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露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露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圭角不露圭角:圭之锋芒有棱角。指深沉不露锋芒。《礼记 儒行》“毁方而瓦合”汉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小人合也。”孔颖达疏:“圭角谓圭之锋芒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异众过甚,去其大圭角,言犹有小圭角也。”
2、显露头角露:显露。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3、烟菲露结菲:飘扬。烟雾飘飞露水凝集的样子。比喻书法。《晋书·王羲之传论》:“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菲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4、袒胸露背敞开上衣,露出胳膊。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71回:“湛越加咆哮,迫令宫女褫李氏衣,使她袒胸露背,然后取鞭自挞。”
5、崭露头脚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6、真相毕露真面目完全显露出来。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4回:“经陛下醉之以酒,酒醉则真相毕露。”
7、本相毕露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第三种人’杜衡辈,标榜超然,实为群丑,不即本相毕露,知耻者皆羞称之,无待这里多说了。”
8、餐风露宿餐:吃;宿:睡觉。在风中吃饭;在露天过夜。形容旅途或野外的艰辛。也作“露宿风餐”、“风餐露宿”。宋 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9、餐葩饮露吞食百花,吸饮露水。形容超尘脱俗的神仙生活。汉 刘向《列仙传 赤将子舆》:“子舆拔俗,餐葩饮露。”
10、人生如朝露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时间短。比喻人生短促。《汉书·苏武传》:“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11、吐肝露胆喻赤诚相待,说出心里话。明·李贽《复京中友朋》:“我既真切向道,彼决无有厌恶之理……决无不吐肝露胆与我共证明之意。”
12、雨露之恩滋生万物的雨露的恩情。比喻恩泽、恩情。唐·刘禹锡《苏州谢上表》:“江海远地,孤危小臣。虽雨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马之恋,亲近为荣。”明·程登吉《幼学琼林·天文》:“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思深者,如雨露之恩。”
13、风云月露指绮丽浮靡,吟风弄月的诗文。汉魏 刘桢《隋书 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14、白骨露野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三国 魏 曹操《蒿里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15、披肝露胆见“披露肝胆”。《晋书·杜弢传》:“吾得披肝露胆,没身何恨!”
16、半吐半露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红楼梦》第五十回:“因贾母尚未说明,自已也不好拟定,遂半吐半露告诉贾母道:‘可惜了这孩子没福!前年他父亲就没了。’”
17、露胆披诚同“露胆披肝”。《梁书·王僧孺传》:“露胆披诚,何能以酬屡顾。”
18、风餐露宿餐:吃饭;露:露水;宿:住宿;过夜。在野外的风雨中吃饭;在露天的环境中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艰苦。宋 范成大《元日》诗:“饥饭困眠全体懒,风餐露宿半生痴。”
19、春露秋霜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20、出头露脸露:显露。具体显示出来,指在公开场合出现。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九回:“伯伯不守戒律,伯母何必出头露脸,送与官打,被他燥皮,又要吃惊吃吓。”
21、霜露之悲对父母先祖的悲思。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终制》:“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
22、捉襟露肘同“捉衿见肘”。清·薛雪《一瓢诗话》:“分题拈韵,诗家之厄也……一遭牵合,未免捉襟露肘。”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一回:“童七道:‘咱实得百十两银接接手才好哩;要不,也就捉襟露肘了。’”
23、披霜冒露冒:冲。身披寒霜,头顶寒露。形容星夜兼程赶路。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6回:“说不尽那水宿风餐,披霜冒露。”
24、秘而不露严守秘密,不肯吐露。晋 陈寿《三国志 董昭传》:“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
25、吸风饮露道家及诗文中常用以指神仙的绝食五谷。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26、露纂雪钞见“露钞雪纂”。郑逸梅《陈瘦愚编年词选》序:“露纂雪钞,累累成帙。”
27、暴衣露盖日晒衣裳,露湿车盖。形容奔波劳碌。《史记·萧相国世家》:“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
28、露往霜来喻岁月迁移,时光流逝。晋·左思《吴都赋》:“露往霜来,日月其除。”
29、霜露之感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30、人生朝露形容人生短暂
31、发奸露覆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序》:“窃怪二千年来,通人大儒,肩背相望,而咸为瞀惑,无一人焉发奸露覆,雪先圣之沉冤。”
32、霜露之思对父母先祖的思念。《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33、露红烟绿见“露红烟紫”。宋·晏幾道《泛清波摘遍》词:“催花雨小,著柳风柔,都似去年时侯好。露红烟绿,尽有狂情斗春早。”
34、泄露天机比喻泄露秘密。宋 陆游《醉中草书因戏作此诗》:“临池勤苦今安有,漏壁工夫古亦稀;稚子问翁新悟处,欲言直恐泄天机。”
35、原形败露本来面目暴露出来。唐浩明《曾国藩》第一部第九章四:“高疤脸先想以一个老实胆小的小商贩的面目混过厘卡,现在见原形败露,知道哀求无用,只有狠心出一笔大钱来买通。”
36、露面抛头抛:暴露。露出头和面孔。原指妇女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现指公开露面。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回:“倘久后此城一破,使我妻女擒往朝歌,露面抛头,尸骸残暴,惹天下诸侯笑我为无谋之辈;不若先杀其妻妇,然后自刎,庶几不失丈夫之所为。”
37、含着骨头露着肉比喻说话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说出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你要我收下这个东西,须先和我说明白了。要是这么‘含着骨头露着肉’的,我倒不收。”
38、餐风吸露餐:吃;露:露水。吃的是风,喝的是露水。形容超脱的生活。明·张景《飞丸记·意传飞稿》:“武陵津傍,藐姑山上,餐风吸露乘云,那许尘眸相通。”
39、霜露之辰指父母先人的生日。
40、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毁方而瓦合”郑玄注“去已之大圭角,下与众小人合也。”孔颖达疏“圭角谓圭之锋芒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异众过甚,去其大圭角,言犹有小圭角也
41、初露头角比喻刚刚显示出能力或才干。周得京《花城洛阳赏牡丹》:“相传洛阳牡丹在隋前还是默默无闻的,到唐朝初露头角。”
42、不露斤斧斤:斧头。看不见刀斧加工的痕迹。形容精巧自然。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巧匠施工,不露斤斧。”
43、露马脚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元·无名氏《陈州粜米》:“这一来只怕我们露出马脚来了。”
44、不露辞色辞色:言辞神色。不让心里的打算从话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形容说话沉着老练。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啖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
45、扬己露才露:显露;扬:表现。显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现自己。汉 班固《离骚序》:“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
46、不露神色神色:态度,神情。内心活动不在脸色上流露,以防别人觉察老舍《老张的哲学》:“南飞生不露神色,只是两手微颤,龙树古坦然的和别的会员说闲话,像没有看见选举结果似的。”
47、袒胸露臂袒:裸露。敞开上衣,露出胳膊,指没有修养和礼貌。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远远望见一个长大汉子,草帽短衣,肩上背了行囊,袒胸露臂,忙忙的走来。”
48、露水夫妻指暂时结合的非正式夫妻;亦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一回:“露水夫妻乃前世定的,只要自己谨慎些儿就是了。”
49、锋芒毕露锋:刀锋;芒:原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比喻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或形容人锐气才干完全显露出来。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50、不露锋芒锋:兵刃;芒:植物的尖刺。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 杂说》第20卷:“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51、餐风宿露宿:住宿,过夜。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元 杨暹《西游记》第五本第20出:“师父力多般,餐风宿露忙投窜,宵衣旰食无撺断,受驱驰百万端。”
52、危如朝露危险得象清早的露水,太阳一出就会消失。比喻处境极危险。《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延年益寿乎。”
53、披露肝胆谓竭诚相告或竭尽忠诚。唐·陈子昂《安宗子科》:“披露肝胆,不知忌讳,实战实惶。”
54、餐风咽露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青天白日》:“餐风咽露,跋涉奔波。”
55、张眼露睛谓瞪着眼睛说瞎话。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回:“这晁大哥可是听着人张眼露睛的没要紧!”
56、不露声色露:显露;声:说话的声音或语气;色:脸上的表情。指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清 王韬《淞隐漫录 蓟素秋》:“女知为所绐,特不知何人设此坑阱。女固黠,不露声色,静以待之。”
57、积露为波比喻积少成多。明 袁宏道《题龙堂僧募册》诗:“衲子欲言面羞涩,试介乌纱作檀越,积露为波江可得,东邻北里贤相识。”
58、露餐风宿在露天中吃饭,在风中住宿。形容旅途艰辛。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33回:“沿途露餐风宿,到了汛地,驻扎数月。”
59、暴衣露冠日晒衣裳,露湿冠冕。形容奔波劳碌。《汉书·燕刺王刘旦传》:“今宗室子孙,曾无暴衣露冠之劳,裂地而王之,分财而赐之,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60、丑态毕露毕:完全。丑恶的形态彻底暴露。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一回:“贾琏亦丑态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