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流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流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流血漂橹橹:盾牌。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汉·贾谊《过秦论》:“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2、从善若流见“从善如流”。《新唐书·张玄素传》:“从善若流,尚恐不逮,饰非拒谏,祸可既乎?”
3、流风遗烈流风:遗风;烈:功绩,功业。指前辈流传下来的风尚和功业。宋·苏轼《凫绎先生文集叙》:“后生不复见其流风遗烈,是以日趋于智巧便佞而莫之止。”
4、马如流水形容人马熙攘。元·揭傒斯《居庸行》:“关门两向当天开,马如流水车如雷。”
5、桃花流水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唐 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6、流水无情流水一去不复返,毫无情意。比喻时光消逝,无意停留。唐 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诗:“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7、风流蕴藉蕴藉:平和宽厚;含蓄内秀。风度潇洒;才华含蕴也可用来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北齐书 王昕传》:“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王氏九龙。”
8、水流花谢谢:脱落。指河水流逝,花儿也凋谢了。形容景色凋零残败,用来比喻局面残破,好景已不存在,无法挽回。亦作“花谢水流”。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二郎神>》:“水流花谢,春事竟茫然。”
9、枕石嗽流见“枕石漱流”。明·唐顺之《送彭通判致仕序》:“故曰去就有二途而仕隐无两道,苟徒枕石嗽流,嘲弄烟月以为旷达,而曰世与我既相违矣,则余又何敢以此望君,且非君所以自待也。”
10、血流成川形容被杀的人极多。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1回:“打进番营来,如入无人之境,打得尸如山积,血流成川。”
11、流言风语犹言流言蜚语。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五章:“蛤蟆滩曾经转播过生宝和这女人的流言风语。”
12、转盼流光盼:顾盼,看;流光:飘忽不定,光彩闪耀。形容美女灵活而多情的眼神。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本是一双秋水眼,再吃了几杯酒,越发横波入鬓,转盼流光。”
13、神流气鬯精神气息流畅通达。明·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第一问》:“夫弈叶承平,法守已定,庶事循习,玩猲易生,而君臣之相与如此,是以神流气鬯,天地太和。”
14、从令如流从令:服从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绝对服从命令。《商君书·画策》:“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锺。”
15、笞杖徒流笞:鞭打;杖:棒打;徒:徒刑;流:流放。指古代的四种刑罚。元·乔孟符《金钱记》第三折:“本是些风花雪月,都做了笞杖徒流。”
16、东播西流谓流落四方。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扬仆射书》:“又闻本朝王公,都人士女,风行雨散,东播西流。”
17、无耻下流无耻:不知耻辱;下流:引起性欲或绘声绘色地描述色情。指不知羞耻,低级下流
18、流风遗躅流风:遗风。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和陈迹。金·蔡松年《雨中花》词序:“方今天壤间,盖第一胜绝之境,有意十筑于斯,雅咏玄虚,不谈世事,起其流风遗躅。”
19、答问如流答:回答。形容答对流畅。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6回:“此时秦宓语言清朗,答问如流,满座皆惊。”
20、勇退急流勇:果敢;退:退却,离去。比喻在官场得意时及时隐退,以明哲保身。宋·陆游《福州请仁王坚老疏》:“勇退急流,虽具衲子参寻之眼;旁观袖手,要非邦人向慕之诚。”
21、浮翠流丹翠:青绿色。丹:朱红色。青绿、朱红的颜色在流动和浮现。形容色彩鲜明艳丽。宋·陆游《安隐寺修钟楼疏》:“浮翠流丹,倘复还于巨丽;撞昏击晓,实大警于沉冥。”
22、潇洒风流气度超脱,风度大方。亦作“风流潇洒”。明·谢谠《四喜记·诗礼趋庭》:“几年踪迹叹江湖,潇洒风流人怎知。”
23、源远流长源:源头;流:水的流程。河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唐 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24、听其自流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淮南子 修务训》:“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25、中流击枻比喻立志奋发图强。明·何大复《滹沱河上》诗:“未识临河意,中流击枻归。”
26、流光瞬息形容时间极短。明 徐霖《绣襦记 鸣珂嘲客》:“流光瞬息驹过隙,莫把青春枉抛掷。”
27、从谏如流谏:直言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水从高处往下流一样顺畅自然。旧指帝王乐意听取下属的批评意见。汉 班彪《王命论》:“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起。”
28、水流云散喻时过境迁,人各一方。宋·陆游《临江仙·离梁州作》词:“水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29、风流雅事雅:风雅。风雅而有情趣的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命探春依次抄录妥协,自己编次,叙其优劣,又命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
30、对答如流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唐 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31、尽付东流比喻完全丧失或前功尽弃。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9回:“那缘法尽了,往时的情义尽付东流,还要变成了仇怨。”
32、流水桃花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33、枕岩漱流同“枕石漱流”。南朝·宋·谢灵运《游名山志》:“俗议多云,欢足本在华堂,枕岩漱流者乏于大志,故保其枯槁。余谓不然。”
34、风流人物风流:指英俊的;杰出的。通常指对一个时代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旧指好色或轻浮放荡的人。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5、落花流水指花残凋落;随流水漂去。原形容残败的暮春景色。常比喻好时光的流逝。后用来比喻残乱而零落的样子。或比喻敌人被打得惨败。也作“流水落花”。唐 李群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诗:“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思离襟。”
36、破烂流丢破烂不堪的样子。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六回:“当驾官即开了,捧出丹盘来看,果然是件破烂流丢一口钟。”
37、讨流溯源谓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清·王韬《蘅花馆诗录》自序:“余自少读诗,自古作者以逮本朝诸大家,皆欲讨流溯源,穷其旨趣,久之,益知作诗之难。”
38、水流湿,火就燥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指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易 乾》:“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孔颖达疏:“此二者以形象相感。水流於地,先就湿处;火焚其薪,先就燥处。”
39、欷歔流涕欷歔:叹气,抽咽声。叹气流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1回:“对曰:‘为人臣而不能使主保全境土,心实悲惭,无颜早见耳。’言汔,欷歔流涕。”
40、谬种流传谬:错误、差错;引申为走了样的;不正确的;种:种子。比喻荒谬错误的东西(言论、学风流派等)一代代流传下去。明 汤显祖《答门人邓君迁书》:“第时课穿杂,谬种流传,纵浚发于慧心,或取惊于拙目。”
41、汗流浃背浃:湿透。汗水流得湿透背衣。形容闷热或干活卖力气。也形容极度惶恐或羞愧。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下 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42、光阴荏苒,日月如流荏苒:不知不觉地过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光阴荏苒,日月如流,早过一月有余。”
43、飞流短长飞、流:散布;短、长:指是非、善恶。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唐 沉亚之《送韩北渚赴江西序》:“故有谀言顺容积微之谗,以基所毁,四邻之地,更效递笑,飞流短长,天下闻矣。”
44、骋目流眄骋目:放眼四望;眄:斜着眼睛看;流眄:转动眼睛。形容极目四处远望。《梁书·沈约传》引《郊居赋》:“临巽维而骋目,即堆冢而流眄。”
45、积厚流广根基深厚,影响广远。战国·赵·荀况《荀子·礼论》:“所以别积厚,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
46、逆流而上逆:倒。逆水前进。比喻迎着困难而上。《诗经·秦风·蒹葭》:“溯洄从之。”毛亨传:“逆流而上曰溯洄。”
47、风流水性性情风流浮荡,如水一样随势而流。比喻妇女爱情不专一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0回:“这贵妃又是个风流水性,他也不必以貌取人,只是爱少年,喜壮士。”
48、平流缓进本指船在缓流中慢慢前进。后比喻稳步前进。唐·白居易《泛小轮》诗:“船缓进,水平流,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幅船头。”
49、剪枝竭流剪:绞切;竭:干涸。剪断树枝,使支流干涸。比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魏书·高闾传》:“堰水先塞其源,伐木必拔其本,源不塞,本不拔,虽剪枝竭流,终不可绝矣。”
50、血流漂杵流的血多得能把舂米的木棰都漂浮起来。杵:旧时舂米的短木棰。《尚书 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51、泪流满面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52、迅电流光比喻光阴像电光迅速地消逝。胡蕴《过临平》诗:“迅电流光三载间,再游胜地百忧删。”
53、裂石流云流:往来无定或转运不停。裂开山石,震动云霄。形容声音高昂响亮。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3回:“唱出一句来,端的有落尘绕梁之声,裂石流云之响。”
54、细水长流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清 翟灏《通俗编 地理》引《遗教经》:“汝等常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
55、随波漂流随:跟从。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泥滞苟且,没而不觉,随波漂流,与熛俱灭者亦甚众多。”
56、御沟流叶御沟:皇城外的护城河。皇城外的护城河水中漂流的红叶。指皇宫中盼望外嫁的宫女。元·无名氏《四喜记·琼英闺闷》:“黄花初绽,碧梧渐凋,御沟流叶空来到,最难熬。”
57、风流跌宕跌宕:为人放纵,不拘束。气度超脱,潇洒放逸。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那宝玉素闻北静王的贤德,且才貌俱全,风流跌宕,不为官俗国体所缚,每思相会,只是父亲拘束,不克如愿。今见反来叫他,自是喜欢。”
58、火耕流种古代原始的耕种方法。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文苑传上 杜笃》:“水耕流种,功浅得深。”李贤注:“以火烧所伐林株,引水溉之而布种也。”
59、溯流徂源同“溯流穷源”。宋·周密《齐东野语·道学》:“其能发明先贤旨意,溯流徂源,论著讲介卓然自为一家者。”
60、曲水流觞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清·沈复《浮生六记》第六卷:“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