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累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1、重光累洽 | 同“重熙累洽”。 | 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重光累洽,下武嗣文,负扆而化,垂衣以君。” | 
| 2、遗世忘累 | 避世隐居而不为世俗之事牵累。 | 明·方孝孺《学士亭记》:“故或放迹于江海,或养操于山林,求遗世忘累志士而与之游。” | 
| 3、累卵之危 | 好比堆叠起来的蛋,极容易打碎。比喻情况极危险。 | 汉 刘向《极谏用外戚封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 
| 4、累教不改 | 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 |
| 5、事危累卵 | 事情危险得像堆起来的蛋一样。形容形势极端危险。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十过》:“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 | 
| 6、日积月累 | 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 《宋史 乔行简传》:“借纳忠效勤之意,而售其阴险巧佞之奸,日积月累,气势盖张;人主之威权,将为所窃弄而不自知矣。” | 
| 7、连篇累帧 | 同“连篇累牍”。 | 清·周亮工《重阳后二日》诗:“连篇累帧真难竟,引睡能消字几行。” | 
| 8、不爽累黍 | 犹言丝毫不差。絫、黍,微小的重量。 | 清 王韬《淞隐漫录 姚云纤》:“女凿壁偷听,得其指授,无人时转喉学唱,音韵抑扬,不爽累黍。” | 
| 9、积时累日 | 形容时间长久。 | 许地山《〈空山灵雨〉弁言》:“在睡着时,偶得趾离过爱,引领我到回忆之乡,过那游离的日子,更不得不随醒随记,积时累日,成此小册。” | 
| 10、不差累黍 | 累黍: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小。形容丝毫不差。 | 东汉 班固《汉书 律历志上》:“度长短者不失毫厘,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权轻重者不失黍累。” | 
| 11、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 累:堆迭,积聚。九层高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比喻欲成大事,须从基础做起。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 12、积日累久 | 指经过的时间长。 |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且古所谓功者,以任官称职为差,非谓积日累久也。” | 
| 13、连帙累牍 | 同“连篇累牍”。 | 宋·文天祥《金匮歌》序:“因自撰为方剂,括为歌诗,草纸蝇字,连帙累牍,以遗其后人。” | 
| 14、层台累榭 | 层:重复,接连不断;累:重叠;榭:建在台上的房屋。形容建筑物错落有致。 | 战国 楚 宋玉《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 | 
| 15、穷年累岁 | 累:接连。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 | 宋·陈亮《传注》:“其予‘六经’之义,穷年累岁,不遗余力矣。” | 
| 16、重熙累盛 | 同“重熙累洽”。 | 《旧唐书·礼仪志六》:“国家系本仙宗,业承圣祖,重熙累盛,既锡无疆之休,合享登神,思弘不易之典。” | 
| 17、长年累月 | 长年:整年;年复一年;累月:一月又一月。形容经历的时间很长很久。 | 高缨《云崖初暖》:“她连一眼也不看那长年累月死尸般坐在火塘边的阿侯蛤嫫。” | 
| 18、口腹之累 | 口腹:指饮食;累:连累。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 | 汉·班固《东观汉记·闵贡》:“仲叔怪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沛。” | 
| 19、积素累旧 | 指多年交往。 | 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昔宁戚商歌,以干齐桓;越石负刍,而寤晏婴:非有积素累旧之欢,皆涂觏卒遇而以为亲者也。” | 
| 20、以利累形 | 为了谋取利益而危害身体。 |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 
| 21、积德累善 | 积累德行与善事。 | 《史记 韩信卢绾列传论》:“韩信、卢绾非素积德累善之世,徼一时权变,以诈力成功。”又《刘敬叔孙通列传》:“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 | 
| 22、胁肩累足 | 胁肩:耸起肩膀;累足:并着双脚。缩着肩膀,重迭着脚(不敢正立)。形容恐惧的样子。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吴王濞传》:“尝患见疑,无以自白,胁肩累足,犹惧不见释。” | 
| 23、连篇累帙 | 同“连篇累牍”。 | 明·李东阳《明故资善大夫黎公先生行状》:“楷法遒整,自习业至公牍,连篇累帙,多不可纪数。” | 
| 24、累足成步 | 比喻不断积累,便能成功。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十:“故累足成步,著备成德。” | 
| 25、连篇累幅 | 同“连篇累牍”。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83回:“论文极力铺张,连篇累幅,无比气势者,由于笔之纯故也。” | 
| 26、长篇累牍 | 累:重 叠;牍:古代写字用的木板。篇幅很长的文章。 | 清 黄宗羲《陈令升先生传》:“高会广座,有所征引,长篇累牍,应口吟诵。” | 
| 27、食不累味 | 同“食不二味”。 | 《晋书·石季龙载记》:“士阶三尺,茅茨不翦,食不累味,刑措不用。” | 
| 28、家累千金 | 谓家中极富财产。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侍中殷仲文进曰”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仲文]性甚贪吝,多纳贿赂,家累千金,常若不足。” | 
| 29、积德累功 | 积累仁德与功业。 | 三国·魏·高贵乡公《改元大赦诏》:“宣力之佐,比积德累功,忠勤帝室。” | 
| 30、连篇累牍 | 连:连接;篇、牍:古代写字用的竹筒和木板;累:重叠、堆积。指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一件事。形容文辞冗长。 | 《隋书 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 
| 31、积铢累寸 | 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 | 何刚德《客座偶谈》第四卷:“如有盈余,积铢累寸,今年买半亩,明年买半亩。” | 
| 32、连阶累任 | 谓作官接连升迁、屡受任用。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香传》:“先人余福,得以弱冠特蒙征用,连阶累任,遂极台阁。” | 
| 33、重手累足 | 两手相重,两足相迭,不敢有所举动。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 宋·王安石《广西转运使李君墓志铭》:“故所在豪人猾吏,重手累足,以终君去,不敢有所触。” | 
| 34、穷岁累月 | 穷:尽。指经过很长的时间。形容连续不断,时间长久。 | 清·黄宗羲《前乡进士泽望黄君圹志》:“及穿剥三藏,穷岁累月,稍稍出而观今之宗师者,发露其败阙。” | 
| 35、重熙累洽 | 熙:光明;洽:谐和。指国家接连几代太平安乐。 | 汉·班固《东都赋》:“至乎永平之际,重熙而累洽。”张铣注:‘熙:光明也。洽:合也;言光武既明,而明帝继之,故曰重熙累洽。” | 
| 36、负俗之累 | 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 |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外传记范伯》:“有高世之材,必有负俗之累。” | 
| 37、铢积寸累 | 一铢一寸地积累起来。铢:古代重量单位;据说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 | 宋 苏轼《裙靴铭》:“寒女之丝,铢积寸累;天步所临,云蒸雷起。” | 
| 38、危于累卵 | 比垒起的蛋还危险。喻极其危险。 | 《战国策·秦策四》:“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后汉书·申屠刚传》:“国家危弱,奸谋不禁;六极之效,危于累卵。” | 
| 39、骈肩累踵 | 同“骈肩累迹”。 | 清·王韬《瀛需杂志》:“二十八日为城隍夫人诞辰,城中热闹,无异于城外,几于倾邑若狂,士女往观者,骈肩累踵。” | 
| 40、铢累寸积 | 见“铢积寸累”。 | 宋·朱 熹《朱子语类·朱子一 》:“扬某自十四五岁时,便觉得这物事是好底物事,心便爱了。某不敢自昧,实以铢累寸积而得之。” | 
| 41、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 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 | 《汉书 邹阳传》:“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鸷鸟比诸侯,鹗比天子。”《文选 孔融〈荐祢衡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李善注:“《史记》赵简子曰: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 
| 42、铢积丝累 | 同“铢积寸累”。 | 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七十九:“当时漕司不量州军之力,一例均科,既有偏重之弊,于是郡县横敛,铢积丝累,江东、西之害尤甚。” | 
| 43、累死累活 | 形容十分劳累。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4回:“端英如丧考妣一般,累死累活的大哭。” | 
| 44、累牍连篇 | 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 | 《宋史 选举志二》:“寸晷之下,惟务贪多,累牍连篇,何由精妙?” | 
| 45、累见不鲜 | 形容数量多,见怪不怪。 | |
| 46、重纸累札 | 谓很多的纸张。 | 《隋书·礼仪志四》:“苟别君臣同异之礼,恐重纸累札,书不尽也。” | 
| 47、印累绶若 | 形容官吏身兼数职,声势显赫。 | 东汉 班固《汉书 佞幸传 石显》:“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绶若若邪!” | 
| 48、郁郁累累 | 忧思不绝的样子。 | 《乐府诗集 杂曲歌辞二 悲歌》:“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 
| 49、积日累月 | 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 | 宋 无名氏《靖康要录》卷一:“若积日累月,万机之微,所失可胜言耶!” | 
| 50、累世通家 | 累:接连;通家:世交。世世代代互相交好。 | 《续汉书》:“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也。” | 
| 51、血债累累 | 杀害的人多;欠下了很多人命债。累累:很多。 | 冯德英《迎春花》第二章:“这狗仗官势、血债累累的地头蛇,被暴怒的人们活活地埋进沙坑。” | 
| 52、累屋重架 | 累:重叠。指层次重叠。 | 唐·刘知几《史通·序例》:“滥觞肇迹,容或可观,累屋重架,无乃太甚。” | 
| 53、累累如珠 | 累累:连接成串。一个紧接一个,就像一串珠子。 | 《礼记·乐记》:“累累乎端如贯珠。”刘师培《文说》:“师乙论音,累如贯珠。” | 
| 54、成年累月 |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我那家左右没甚么可惦记的,平日的没事,还在这里成年累月的闲住着,何况来招呼姑娘呢?” | 
| 55、经年累月 | 经:经历;经年:成年;累:积累;累月:连月。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形容经历很长时间。 | 隋 薛道衡《豫章行》:“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 | 
| 56、累块积苏 | 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周穆王》:“暨及化人之功,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 | 
| 57、累月经年 | 累:累积。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形容经历的时间很长。 | 《敦湟变文集·大目乾运冥间救母变文》:“头似大山,三江难满。无闻浆水之名,累月经年,受饥赢之苦。” | 
| 58、穷年累世 | 形容时间长久。 | 《荀子 荣辱》:“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 
| 59、积日累岁 | 形容时间长久。 | 明 李东阳《求退录》:“或饮食过度,或劳佚不时,积日累岁,其来已久,以至元气弊亏,痰邪洨结。” | 
| 60、累瓦结绳 | 比喻没有用的言词。 | 《庄子·骈拇》:“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词非乎?而杨墨是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