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累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累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连篇累牍连:连接;篇、牍:古代写字用的竹筒和木板;累:重叠、堆积。指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一件事。形容文辞冗长。《隋书 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2、积德累功积累仁德与功业。三国·魏·高贵乡公《改元大赦诏》:“宣力之佐,比积德累功,忠勤帝室。”
3、旷日累时累:积累。耗费时日,拖延很久。宋 曾巩《为人后议》:“今世议者纷纷,至于旷日累时,不知所决者,盖由不考于礼,而率其私见也。”
4、铢积锱累同“铢积寸累”。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老儒故善治生……铢积锱累,得四十金。”
5、累苏积块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同“累块积苏”。清 钱谦益《自拂水步至吾谷登南岩憩维摩寺》诗:“恍然生身色界上,累苏积块何足省。”
6、累世通家累:接连;通家:世交。世世代代互相交好。《续汉书》:“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也。”
7、积年累岁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贼人]只得招出实话来:乃是积年累岁遇着节令盛时,即便四出剽窃,以及平时略贩子女,伤害性命。”
8、层台累榭层:重复,接连不断;累:重叠;榭:建在台上的房屋。形容建筑物错落有致。战国 楚 宋玉《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
9、累及无辜累:带累,使受害。辜:罪。使受牵连;连累到没有罪过的人。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回:“制台只得转告首县,又叫他三天之内一定要破案,却不许累及无辜。”清 林则徐《会谕尖沙嘴英国各船货具结进埔告示稿》:“至搜查之时,俱系官员亲身督验,断不至栽赃陷害,累及无辜。”
10、重熙累洽熙:光明;洽:谐和。指国家接连几代太平安乐。汉·班固《东都赋》:“至乎永平之际,重熙而累洽。”张铣注:‘熙:光明也。洽:合也;言光武既明,而明帝继之,故曰重熙累洽。”
11、顿学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12、鸷鸟累百,不如一鹗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汉书 邹阳传》:“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鸷鸟比诸侯,鹗比天子。”《文选 孔融〈荐祢衡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李善注:“《史记》赵简子曰: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13、连篇累册同“连篇累牍”。明·都穆《南濠诗话》:“世人作诗以敏捷为奇,以连篇累册为富,非知诗者也。”
14、长篇累牍累:重 叠;牍:古代写字用的木板。篇幅很长的文章。清 黄宗羲《陈令升先生传》:“高会广座,有所征引,长篇累牍,应口吟诵。”
15、积年累月积年:多年;累月:连月。指经过的时间长。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后娶》:“况夫妇之义,晓夕移之;婢仆求容,助相说引。积年累月,安有孝子乎!”
16、穷岁累月穷:尽。指经过很长的时间。形容连续不断,时间长久。清·黄宗羲《前乡进士泽望黄君圹志》:“及穿剥三藏,穷岁累月,稍稍出而观今之宗师者,发露其败阙。”
17、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累:堆迭,积聚。九层高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比喻欲成大事,须从基础做起。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8、口腹之累口腹:指饮食;累:连累。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汉·班固《东观汉记·闵贡》:“仲叔怪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沛。”
19、事危累卵事情危险得像堆起来的蛋一样。形容形势极端危险。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十过》:“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
20、积德累仁积累功德与仁义。《后汉书·李固传》:“李氏灭矣·自太公已来,积德累仁,何以遇此?”
21、弥日累夜连日连夜,夜以继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遂留共语,弥日累夜。”
22、负俗之累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外传记范伯》:“有高世之材,必有负俗之累。”
23、不爽累黍犹言丝毫不差。絫、黍,微小的重量。清 王韬《淞隐漫录 姚云纤》:“女凿壁偷听,得其指授,无人时转喉学唱,音韵抑扬,不爽累黍。”
24、累累如珠累累:连接成串。一个紧接一个,就像一串珠子。《礼记·乐记》:“累累乎端如贯珠。”刘师培《文说》:“师乙论音,累如贯珠。”
25、累死累活形容十分劳累。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4回:“端英如丧考妣一般,累死累活的大哭。”
26、骈肩累足同“骈肩累迹”。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
27、联篇累牍形容文字冗长而繁琐。清 俞蛟《潮嘉风月记 丽品》:“友人周海庐与之昵,赠以诗,不啻联篇累牍。”
28、遗世忘累避世隐居而不为世俗之事牵累。明·方孝孺《学士亭记》:“故或放迹于江海,或养操于山林,求遗世忘累志士而与之游。”
29、连阡累陌形容田多。清·王有光《吴下谚·一身财主》:“若坐拥仓箱,刻剥小民,连阡累陌,粟红而不可食,铜臭而不可闻。”
30、重纸累札谓很多的纸张。《隋书·礼仪志四》:“苟别君臣同异之礼,恐重纸累札,书不尽也。”
31、累土至山比喻由小到大,积少成多。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九十卷:“累丝至疋,累土至山,累业至圣,累灵至真,故万里之涉累足乃达。”
32、连编累牍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虽终日兀坐车中,不发一语,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
33、累卵之危好比堆叠起来的蛋,极容易打碎。比喻情况极危险。汉 刘向《极谏用外戚封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34、郁郁累累忧思不绝的样子。《乐府诗集 杂曲歌辞二 悲歌》:“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35、重足累息同“重足屏气”。《梁书·柳忱传》:“朝迁狂悖,为恶日滋,顷闻京师长者,莫不重足累息。”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三:“于是内外恐怖,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于终。”
36、穷年累岁累:接连。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宋·陈亮《传注》:“其予‘六经’之义,穷年累岁,不遗余力矣。”
37、累块积苏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周穆王》:“暨及化人之功,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
38、长年累月长年:整年;年复一年;累月:一月又一月。形容经历的时间很长很久。高缨《云崖初暖》:“她连一眼也不看那长年累月死尸般坐在火塘边的阿侯蛤嫫。”
39、连篇累帧同“连篇累牍”。清·周亮工《重阳后二日》诗:“连篇累帧真难竟,引睡能消字几行。”
40、积素累旧指多年交往。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昔宁戚商歌,以干齐桓;越石负刍,而寤晏婴:非有积素累旧之欢,皆涂觏卒遇而以为亲者也。”
41、成年累月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我那家左右没甚么可惦记的,平日的没事,还在这里成年累月的闲住着,何况来招呼姑娘呢?”
42、连阶累任谓作官接连升迁、屡受任用。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香传》:“先人余福,得以弱冠特蒙征用,连阶累任,遂极台阁。”
43、积日累月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宋 无名氏《靖康要录》卷一:“若积日累月,万机之微,所失可胜言耶!”
44、累屋重架累:重叠。指层次重叠。唐·刘知几《史通·序例》:“滥觞肇迹,容或可观,累屋重架,无乃太甚。”
45、家累千金谓家中极富财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侍中殷仲文进曰”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仲文]性甚贪吝,多纳贿赂,家累千金,常若不足。”
46、重熙累叶同“重熙累洽”。《旧唐书·音乐志四》:“三光再朗,庶绩其凝。重熙累叶,景命是膺。”
47、血债累累杀害的人多;欠下了很多人命债。累累:很多。冯德英《迎春花》第二章:“这狗仗官势、血债累累的地头蛇,被暴怒的人们活活地埋进沙坑。”
48、穷年累月穷:尽;完。累:积累。穷年:年初到年终;整年。累月:持续几个月。形容连续不断;时间长久。先秦 荀况《荀子 荣辱》:“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49、累教不改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50、不差累黍累黍: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小。形容丝毫不差。东汉 班固《汉书 律历志上》:“度长短者不失毫厘,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权轻重者不失黍累。”
51、累牍连篇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宋史 选举志二》:“寸晷之下,惟务贪多,累牍连篇,何由精妙?”
52、危如累卵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累:堆;卵:蛋。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四》:“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
53、洁身累行纯洁身心,约束自己的行为。累,通“缧”。宋·曾巩《库部员外郎范君墓志铭》:“士之能修其内,洁身累行者,非自好之笃莫能至,而世亦罕能知之也。”
54、连帙累牍同“连篇累牍”。宋·文天祥《金匮歌》序:“因自撰为方剂,括为歌诗,草纸蝇字,连帙累牍,以遗其后人。”
55、盈篇累牍形容文辞冗长。田北湖《论文章源流》:“盈篇累牍,而不知其谫陋,此其大蔽欤!”
56、食不累味同“食不二味”。《晋书·石季龙载记》:“士阶三尺,茅茨不翦,食不累味,刑措不用。”
57、盈千累万形容数量非常多。清 李渔《闲情偶记 种植 草木》:“菜果至贱之物,花亦卑卑不数之花,无如积至贱至卑者而至盈千累万,则贱者贵而卑者尊矣。”
58、重手累足两手相重,两足相迭,不敢有所举动。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宋·王安石《广西转运使李君墓志铭》:“故所在豪人猾吏,重手累足,以终君去,不敢有所触。”
59、累土聚沙比喻积累收聚。《魏书 释老志》:“苟能精致,累土聚沙,福钟不朽。”
60、积金累玉金玉堆积。形容财富很多。东汉·王充《论衡·命禄篇》:“积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