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老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老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遗老孤臣指改朝换代后已经失势而仍效忠前朝的老臣。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昔者改姓易代,兴亡倏忽,一二遗老孤臣,不忍见宗社之倾,君父之辱,犹或黄冠草履,歌哭空山,乱礁穷岛,相望饮泣。”
2、耆老久次耆:老;次:第二。年老有德的人久居低位。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略》:“以耆老久次,转为大夫,恬于势利乃如是。”
3、天下老鸦一般黑比喻坏人坏事各地都差不多,到处都是一样黑暗。鲁迅《致孙伏园》:“前几天也颇有流言,正如去年夏天我在北京一样。哈哈,真是天下老鸦一般黑。”
4、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宋·左圭《百川学海》:“临刑无惧色,曰:‘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太守曾天游奏之,乃免死。”
5、老虎屁股形容十分棘手的事情或危险的处境。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
6、官仓老鼠官仓:放公粮的地方。比喻有所依恃的恶人。唐·曹邺《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也不走。”
7、江东父老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的地区。故乡父兄之辈。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笑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8、饱以老拳饱:充分;以:用。痛打,尽情地揍。《晋书 石勒载记下》:“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9、冯唐已老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同“冯唐易老”。唐 王维《重酬苑郎中》诗:“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10、告老还乡年老辞职,回到家乡。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西京洛阳县有一官人,姓刘名弘敬,字元普,曾任过青州刺史,六十岁上告老还乡。”
11、摆老资格摆出自己具有基于年长的声誉或权威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这一点他自己说了,说是有点摆老资格。”
12、扶老携弱扶:挽着;携: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歧下。”
13、老弱残兵军队中年老、体弱、伤残的士兵。指军队中丧失战斗力的部分。也比喻年老体弱、能力很差的人。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城中无粮,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彼必不为备,我即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
14、少年老成老成:经历多。阅历广。懂得人情事故。人虽年轻;却很老练稳重。汉 赵岐《三辅决录 韦康》:“韦元将年十五,身长八尺五寸,为郡主簿。杨彪称曰:‘韦主簿年虽少,有老成之风,昂昂千里之驹。’”
15、老谋深算老:老练;谋:计谋;深:很;算:打算。指周密地筹划;深远地打算。形容人老练精细;很有谋略。清 曾朴《孽海花》第29回:“沉毅哉!老谋深算,革命军之革命家。”
16、长年三老古时指船工。唐·杜甫《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
17、男女老少泛指所有的人。光未然《黄河大合唱 黄水谣》:“麦苗肥,稻花香,男女老少喜洋洋。”
18、剑老无芒,人老无刚芒:锋芒;刚:坚强。剑用久了,锋芒都磨光了,人老了就没有刚强之气。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2回:“桓公虽然是个英主,却不道:‘剑老无芒,人老无刚。’”
19、悬车告老指告老引退,辞官家居。同“悬车致仕”。汉 蔡邕《陈寔碑》:“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四门备礼,闲心静居。”
20、沧浪老人指隐者、渔父。《楚辞 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21、老实疙瘩忠厚老实的人。高玉宝《高玉宝》第五章:“也不要像你爹,一辈子是个老实疙瘩,受人欺负。”
22、天王老子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5章:“天王老子也挡不住改霞到生宝的草棚屋做媳妇去!”
23、老莱娱亲表示孝顺父母。西汉 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24、后台老板戏班子的老板。指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3章:“有党的领导,和供销社拉上关系,又有国家银行做后台老板,咱怕什么?”
2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敬爱。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6、以老卖老仗着年纪大、资格老而自以为比人高明。ü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张:(遇见了爷爷辈的这般以老卖老的同事,只好顺嘴胡溜,嘻嘻地)是啊是啊,陈奶奶。”
27、师老民困师:军队;老:疲惫。军队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战争使兵疲民苦。《新编五代史平话·晋史·下卷》:“杨光运统兵攻广晋,逾年无功,晋主怕师老民困。”
28、扶老将幼扶:挽着。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宋·陆游《董逃行》诗:“逾城散走坠空壕,扶老将幼山中号。”
29、老鼠过街比喻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亦作“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
30、养老送终同“养生送死”。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
31、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32、老之将至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宋·陈亮《谢胡参政启》:“少不如人,所向墙壁;老之将至,乃罣网罗。”
33、老师宿儒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宋·陆九渊《语录》:“三百篇之诗,有出于妇人女子,而后世老师宿儒,且不能注释得分明,岂其智有所不若。”
34、宝刀不老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35、一家老小谓全家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当日接了书信,便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带从者百余人,车百余辆,径望兖州而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七卷:“你若无事退回,我自养你一家老小,如要原钱还府,也是我出。”
36、妻儿老少见“妻儿老小”。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引了妻儿老少,和刘青等心腹三十余人,径投望江县天荒湖来。”
37、望梅阁老喻徒有虚名之官。唐·白居易《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望梅阁老无妨渴,画饼尚书不救饥。”
38、刀笔老手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指代办文书的小吏。《动摇》:“你老兄是刀笔老手,所以非请你帮助不可了。”
39、长天老日指夏季昼长的日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贾母因向宝钗道:‘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
40、隔山买老牛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41、敬老慈稚敬:尊敬;慈:怜爱;稚:幼小。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宋·陈亮《祭妻弟何少嘉文》:“尚贤睦族,以任门户,敬老慈稚,爱及行路。”
42、养小防老,积谷防饥积:聚,储蓄。生养儿子是为了方便老年生活,储存谷物是为了防备荒年挨饿。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43、反老成童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旧唐书·王守澄传》:“服一刀圭,可愈痿弱重膇之疾,复能反老成童。”
44、无颜见江东父老江东:借指家乡。指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再也没脸见家乡父老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45、天不憗遗一老憗:愿;遗:留。天公不愿意留下这一个老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不憗遗一老,俾守我王。”
46、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论语 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7、耆德硕老盛德高年的人。唐 李翱《卓异记 三拜左仆射》:“其后以南省事疏,乃带平章之号,然非耆德硕老有嘉名者,莫得居之焉。”
48、敬老慈幼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49、老子长孙养育子孙,使其长大成人。宋·叶适《安集两淮申省状》:“人在战地,各自为家,养生送死,老子长孙,未尝有阙。”
50、老来俏衣着打扮如青年人的中老年人。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这个老狐狸头上并无一根黑发,还闹这些花样,倒是一个‘老来俏’。”
51、老天拔地形容老年人动作不灵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你老人家老天拔地的,跑什么呢?”
52、练达老成老练稳重。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当那进退维谷的时候,便是个练达老成人也只得如此,何况于你?”
53、老成历练老成:阅历多;历练:长久从事而有经验。指阅历丰富,练达世事。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三回:“太常正卿白玄,老成历练,大有才气。若充迎请上皇之使,定当不辱君命。”
54、老奸巨滑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虽老奸巨滑,无能逃于其术者。”
55、扶老挟稚扶:挽着;挟:夹在胳膊下。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宋史·可适传》:“夏人扶老挟稚,中夜入州城,明日俘获甚夥,而庆兵不至,乃引还。”
56、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以之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语本《史记 项羽本纪》:“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57、老马识途识:认得;途:路。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58、老奸巨猾老:很;极;奸:奸诈;巨:大;极;猾:狡猾。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舞法扰民;盖甚至前日。”
59、识途老马认识路的老马。比喻熟悉情况、富有经验的人。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60、打死老虎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鲁迅《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