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老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1、老黄牛 | 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 吴强《红日》第一章:“这个‘老黄牛’我倒真有点心跳得慌!” | 
| 2、年老力衰 | 年事已高,身体衰弱。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9回:“因他年老力衰,将买卖收了,临别时就将此楼托付我了。” | 
| 3、老谋深算 | 老:老练;谋:计谋;深:很;算:打算。指周密地筹划;深远地打算。形容人老练精细;很有谋略。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9回:“沉毅哉!老谋深算,革命军之革命家。” | 
| 4、识途老马 | 认识路的老马。比喻熟悉情况、富有经验的人。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 5、天不憗遗一老 | 憗:愿;遗:留。天公不愿意留下这一个老人。 |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不憗遗一老,俾守我王。” | 
| 6、老而不死 | 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术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 | 《论语·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 
| 7、怜贫敬老 | 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 
| 8、虐老兽心 | 虐老:虐待老人。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有如野兽。 | 汉 班固《汉书 武五子传》:“呜呼!薰鬻氏虐老兽心,以奸巧边氓。朕命将率,徂征厥罪。”汉 司马迁《史记 王世家》:“于戏!荤粥氏虐老兽心,侵犯寇盗,加以奸巧边萌。” | 
| 9、男女老小 | 泛指所有的人。 | 洪深《五奎桥》:“你到底是帮助救活了桥东几十家的男女老小呢!让我们拆桥吧!” | 
| 10、敬老爱幼 | 尊敬老人,爱护小孩。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47回:“林启荣又能敬老爱幼,每届冬至前后,必预期布告置酒款宴乡老。” | 
| 11、遗老遗少 | 遗老:称前朝的旧臣;遗少:指封建时代留恋前期;思想陈腐的年轻人。指改朝换代后仍然效忠前朝的人。后指思想陈腐、顽固守旧的老人和年轻人。 |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在正面,就是遗老遗少们所戴瓜皮小帽的缀一粒珠子或一块宝石的地方,直写着四个字道:‘一见有喜’。” | 
| 12、家贫亲老 | 家里贫穷,父母年老。旧时指家境困难,又不能离开年老父母出外谋生。 | 西汉·刘向《说苑·建本》:“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 | 
| 13、年老色衰 | 色:容貌,美色。指女人因上了年纪而衰老 |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38回:“那王妈妈自幼在勾栏中出身,后来年老色衰,沦落无靠,遂为人佣仆。” | 
| 14、老成练达 | 练达:指阅历多而通达人情。形容人稳重老练,通达事理。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杜预为人,老成练达,好学不倦,最喜欢读左秋明《春秋传》。” | 
| 15、归老田间 | 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回:“我明日即行辞职,还是归老田间罢。” | 
| 16、老王卖瓜 | 比喻自己称赞自己的货色好或本领高强。 | 杨啸《大字报》:“这是我出的大字报呵!那不成了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了吗?” | 
| 17、识涂老马 | 见“识途老马”。 | 清·钱谦益《夜过磨盘岭》诗:“攫食饥乌心未饱,识涂老马足堪扪。” | 
| 18、百年谐老 | 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 《全元散曲 集贤宾 皂罗袍》:“美满恩深情厚,原百年谐老,共守白头。” | 
| 19、男女老少 | 泛指所有的人。 | 光未然《黄河大合唱 黄水谣》:“麦苗肥,稻花香,男女老少喜洋洋。” | 
| 20、老身长子 | 自己老了,儿子也长大了。指终身。 | 战国·赵·荀况《荀子·儒效》:“乃始率其群徒,辩其谈话,明其辟称,老身长子,不知恶也。” | 
| 21、三老四少 | ①老少众人。②方言。称参加青帮的人。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爷们。 | |
| 22、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 
| 23、笔老墨秀 | 指笔姿老到而墨韵清秀。 | 明 宋濂《跋东坡书〈乳泉赋〉后》:“李侍郎微之,谓笔老墨秀,挟海上风涛之气,当为海内苏书第一,诚知言也。” | 
| 24、敬老恤贫 | 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 
| 25、老羞变怒 | 老:很。因羞愧恼恨而发怒。 | 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想因却奁一事,太激烈了,故此老羞变怒耳。” | 
| 26、纸老虎 | 指表面强大而无实际本事的东西。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4回:“犹之世俗所称纸老虎,望之若真,未尝不可欺人于一时,决不能持于久远。” | 
| 27、后台老板 | 戏班子的老板。指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3章:“有党的领导,和供销社拉上关系,又有国家银行做后台老板,咱怕什么?” | 
| 28、老泪纵横 | 纵横:泪流满面的样子。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 唐·杜甫《羌村三首》:“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 
| 29、田夫野老 | 乡间农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间百姓。 | 《北齐书·王琳传》:“当时田夫野老,知与不知,莫不为之歔欷流泣。” | 
| 30、老有所终 | 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 |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 
| 31、叹老嗟卑 | 感叹年已老大而犹未显达。 | 宋·陆游《岁莫》诗:“小筑幽栖与拙宜,读书写字伴儿嬉,已无叹老嗟卑意,却喜分冬守岁时。” | 
| 32、老弱残兵 | 军队中年老、体弱、伤残的士兵。指军队中丧失战斗力的部分。也比喻年老体弱、能力很差的人。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城中无粮,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彼必不为备,我即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 | 
| 33、和事老 | 调解人。指无原则地进行调解的人。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12回回目:“背冤家拜烦和事老,装鬼戏催转踏谣娘。” | 
| 34、扶老携弱 | 扶:挽着;携: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歧下。” | 
| 35、老八辈子 | 极为古老、陈旧的。 |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8回:“他啊,那么个麻脸儿,我八辈子也看不上!” | 
| 36、久惯老诚 | 同“久惯牢成”。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2回:“个个人古怪精灵,个个人久惯老诚。” | 
| 37、老蚕作茧 | 老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自己束缚自己。 | 宋·苏轼《石芝》:“老蚕作茧何时脱?梦想至人空激烈。” | 
| 38、冯唐易老 | 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 | 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 
| 39、官仓老鼠 | 官仓:放公粮的地方。比喻有所依恃的恶人。 | 唐·曹邺《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也不走。” | 
| 40、田畯野老 | 乡间农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间百姓。 | 南朝·梁·王僧孺《答江琰书》:“其或蹲林卧石,籍卉班荆,不过田畯野老,渔父樵客。” | 
| 41、饱飨老拳 | 指挨一顿痛打。参见“饱以老拳”。 | 《歧路灯》第六七回:“[杜氏]怒将起来,几乎要打,这张类村只得学刘寄如饱飨老拳的本领。” | 
| 42、老成见到 | 见到:见识周到。阅历丰富,见解高明。 | 清 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十二出:“有理,有理!老成见到之言,句句合着鄙意。” | 
| 4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老:敬爱。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 44、老虎头上扑苍蝇 | 比喻自己找死。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老虎头上扑苍蝇,怎的?落得做好好先生。” | 
| 45、长年三老 | 古时指船工。 | 唐·杜甫《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 | 
| 46、还年却老 | 恢复年轻,长生不老。 | 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炼形之家,必就深旷,反飞灵,糇丹石,粒芝精,所以还年却老,延年驻彩。” | 
| 47、师老兵疲 | 老:衰竭;疲:疲乏。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 《魏书 许谦传》:“慕容无道,侵我疆场,师老兵疲,天亡期至。” | 
| 48、老成炼达 | 形容人稳重老练,通达事理。 | 太平天国·洪秀全《设赍奏官诏》:“朕今添封殿前正副赍奏官二员,职同天将,专理进本事务,令表们选举老成炼达元臣保封。” | 
| 49、老牛拉破车 | 形容人做事就像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不讲究效率。 | 吴强《红日》第六章:“那么,什么时候解决战斗?还是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的吗?” | 
| 50、老蚌生珠 | 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 《北齐书·陆印传》:“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 | 
| 51、笑面老虎 | 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 | 李良杰《人生》:“现在,我算领教到他这微笑的厉害了——简直是笑面老虎。” | 
| 52、负老提幼 | 见“负老携幼”。 | 《云笈七签》卷十九:“当期之世,水旱蝗虫,五谷饥贵,兵革并起,人民疾疫,道路不通,负老提幼,散流他方。” | 
| 53、养老送终 | 同“养生送死”。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 | 
| 54、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引了妻儿老少,和刘青等心腹三十余人,径投望江县天荒湖来。” | 
| 55、归老林泉 | 林泉:山林泉石胜境。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 | 明·周楫《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赵雄因见满朝之人都生忌妒,遂上表辞朝而回,归老林泉。” | 
| 56、白头到老 | 白头:头发白。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小娘半老之际,风波历尽,刚好遇个老成的孤老,两下志同道合,收绳卷索,白头到老。” | 
| 57、老调重谈 | 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 | 邹韬奋《无政府与民主政治》:“如今不过是略换花样,实际是老调重谈罢了。” | 
| 58、兵老将骄 | 老:衰。士兵疲惫,将领骄傲。 | 元·郑廷玉《楚昭王》第四折:“我想子胥深入敌境,兵老将骄,可不战而破。” | 
| 59、怜贫惜老 | 同情爱护贫穷的、年老的人。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2回:“难得老太太和姑奶奶并那些小姐们,连这样怜贫惜老照看我。” | 
| 60、告老还家 | 告老:因年老而告退;还:回,返;家:故乡、故里。因年老而辞职回归故乡安度晚年。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4回:“名唤王忠,曾做过宰辅,如今告老还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