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精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精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体大思精体:体制,规模;思:思虑;精:精密。指著作规模宏大,思虑精密。南朝 宋 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
2、研深覃精覃:深入。研究深刻的事理,深入精微的学问。宋·钱易《南部新书》序:“潜心国史,博闻强记,研深覃精,至于前言往行。”
3、殚精毕思殚:竭尽;思:思考。竭尽心力思虑谋划。《清史稿·宁完我传》:“臣敢不殚精毕思,用效驽钝。”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糟粕:酒糟,比喻无用的东西。把有用的东西留下,把无用的东西丢掉。马南邨《不要秘诀的秘诀》:“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
5、惟精惟一精纯专一。《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6、桃李精神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五代·和凝《和满子》词:“正是破瓜年口,含情惯得人饶。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
7、厉精更始厉:振作,奋勉;更始:除旧布新。振奋精神,进行革新。《汉书 宣帝纪》:“其赦天下,与士大夫厉精更始。”
8、精贯白日形容极端忠诚。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武帝纪》:“君执大节,精贯白日,奋其武怒,运其神策。”
9、研精致思专心研究,尽力思考。《后汉书·翟酺传》:“愿陛下亲自劳恤,研精致思,勉求忠贞之臣,诛远佞谄之党,损玉堂之盛,尊天爵之重,割情欲之欢,罢宴私之好。”
10、殚精毕力殚、毕:尽。尽心竭力。明·张居正《示季子懋修》:“甲辰下第,然后揣己力量,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
11、淹贯精微
12、择焉不精择:选择;精:精粹。从中有所选择却不够精当。唐·韩愈《原道》:“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13、矮小精悍悍:勇敢。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曾朴《孽海花》第33回:“一个最勇敢的叫徐骧,生得矮小精悍,膂力过人。”
14、没精塌彩见“没精打彩”。
15、厉精为治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治理好国家。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厉精为治,练群臣,核名实,而相总领众职,甚称上意。”
16、励精更始振作精神,从事革新。《汉书·宣帝纪》:“其赦天下,与士大夫厉精更始。”
17、精兵猛将精:精锐;猛:勇猛。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晋书·郗鉴传》:“使君若顾二帝,自可不行,宜急下檄文,速遣精兵猛将。”
18、失精落彩指没精打彩。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四折:“许佳期无处追寻,走海上失精落彩。”
19、去粗取精除去杂质,留取精华。毛泽东《实践论》:“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20、精金美玉比喻纯洁完美的人或事物。宋 苏轼《答黄鲁直书》之一:“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称扬为?”
21、龙马精神龙马:传说中形状像龙的马;也指骏马。比喻人的精神健旺。唐 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22、马屁精阿谀奉迎的人,拍马者。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30回:“杨用成生性愚憨,又是个马屁精,除了自家上司,任谁都不认。”
23、精疲力竭竭:尽。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净尽。形容极度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也作“精疲力尽”。宋 司马光《司马温公文集 卷二 道傍田家》诗:“筋疲力弊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促。”
24、精妙绝伦绝伦:没有比得上的。精致美妙;无与伦比。形容极为精妙。宋 周密《武林旧事 灯品》:“灯只至多,苏、福为冠,新安晚出,精妙绝伦。”
25、殚精竭思殚:竭尽;思:思考。竭尽心力思虑谋划。清·刘开《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有志于文章者,将殚精竭思于此乎?”
26、历精为治振奋精神,治理好国家。
2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战国·宋·庄周《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28、精神满腹形容富有才智,满腹经纶。《晋书 温峤传》:“深结钱凤,为之声誉;每曰:‘钱世仪精神满腹。’”
29、精禽填海精禽:传说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灵魂化作精卫鸟,常衔西山木石填东海。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梁启超《新罗马》楔子:“精禽填海,斥鷃笑其大愚;杜宇啼枝,行人闻而堕泪。”
30、精忠报国精心忠诚;报效祖国。《北史 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31、抖搂精神振作起精神。
32、精义入神精研事物的微义,达到神妙的境地。《周易·系辞下》:“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33、狐狸精迷信人认为狐狸能修炼成精,变成美女迷惑人。指勾引诱惑男人的女子。清·曹雪芹《红楼梦》:“王夫人道:‘唱戏的女孩子,自然是狐狸精了!’”
34、取精用弘精:精华;用:享受,占有;弘:大。从丰富的材料里提取精华。《左传·昭公七年》:“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35、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十分美好了;还要求更加美好。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 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36、无精嗒彩见“无精打彩”。老舍《骆驼祥子》:“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嗒彩地低垂着。”
37、精金百炼比喻德才修养锻炼十分到家。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精金成炼,在割能断。功则治人,职思靖乱。”
38、颐精养神见“颐养精神”。唐·房玄龄《晋书·郑冲传》:“公宜颐精养神,保卫太和,以究遐福。”
39、拣精拣肥指刻意选择,多方挑剔。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7回:“像娘这样费心,还不讨他说个是,只要拣精拣肥,我也犯不着要效他这个劳。”
40、精力充沛体力强盛,精神充足。李晓明《平原枪声》:“他精力充沛,两眼闪光。”
41、精打细算精:精心;打:计划;规划;细:细密。精心地计划;详细地打算。指在生活或使用人力、物力上精心安排;不使其浪费。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教给他们记帐,看看钱都花在哪里,教给他们精打细算。”
42、精强力壮精力充沛。
43、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五代史平话 周史》:“凡兵在乎精,不在乎多。”
44、习无不精习:学习;精:精通。学习没有不精通的。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
45、刳精呕血见“刳精鉥心”。
46、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竭:用尽;虑:心思)。明 胡应麟《诗薮》:“其用总之工,传情之文宛,有唐人竭精殚力不能追步者。”
47、兵精粮足兵:兵士。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形容军队十分强盛。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
48、无精打采打:打消;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
49、疲精竭力疲:疲倦;竭:尽。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元·刘壎《隐居通议·理学》:“非文公疲精竭力,更千百年终至漏晦。”
50、精神焕发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宋 周密《癸辛杂识后集 太学文变》:“江东李谨思、熊瑞诸人,倡为变体,奇诡浮艳,精神焕发,多用《庄》《列》之语,时人谓之换字文章。”
51、析精剖微指剖析精微深奥的道理。清恽敬《读<大学>一》:“盖知者至广极大,析精剖微不可端倪者也。”
52、人逢喜事精神爽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暢。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回:“人逢喜事精神爽,闷向心来瞌睡多。”
53、龙精虎猛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二一章:“大家一夜没睡觉,到如今还是龙精虎猛,表现了兄弟姐妹们对地主的仇恨。”
54、精明能干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新唐书 苏弁传》:“弁通学术,吏事精明,承延龄后,平赋缓役,略烦苛,人赖其宽。”
55、研精覃思研:研究;精:细密;覃:深入;思:思考。精心研究,深入思考。《尚书序》:“承诏为五十九篇作传,于是遂研精覃思,博考经籍,采摭群言,以立训传。”
56、历精更始振奋精神,从事革新。
57、挑精拣肥犹挑肥拣瘦。张爱玲《郁金香》:“人家好好的小姐你就挑精拣肥的,成天的跟丫头们打打闹闹,我的脸都给你丢尽了!”
58、精神恍惚恍惚:迷糊。形容精神不集中的样子。北齐 魏收《魏书 尔朱荣传》:“荣亦精神恍惚,不自支持。”
59、穷思毕精毕:尽。用尽所有的精力。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曾不得奏薄伎于从官之内,隶御之间,穷思毕精,以赎罪过。”
60、短小精悍精悍:精明勇猛。指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勇猛。比喻文章等精炼简短而有力。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