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精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1、精神满腹 | 形容富有才智,满腹经纶。 | 《晋书 温峤传》:“深结钱凤,为之声誉;每曰:‘钱世仪精神满腹。’” |
2、没精没彩 | 犹没精打彩。 |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他心头突然一沉……没精没彩地踱到学校里。” |
3、金精玉液 | 旧指一种仙药。也指珍贵的饮料。 | 《汉武帝外传》:“太上之药,有风实云子,金精玉液。” |
4、矮小精悍 | 悍:勇敢。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 | 曾朴《孽海花》第33回:“一个最勇敢的叫徐骧,生得矮小精悍,膂力过人。” |
5、精贯白日 | 形容极端忠诚。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武帝纪》:“君执大节,精贯白日,奋其武怒,运其神策。” |
6、精益求精 | 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十分美好了;还要求更加美好。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 |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 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
7、拣精拣肥 | 指刻意选择,多方挑剔。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7回:“像娘这样费心,还不讨他说个是,只要拣精拣肥,我也犯不着要效他这个劳。” |
8、精锐之师 | 精锐:指军队装备优良,战斗力强;师:军队。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 | 《后汉书·铫期传》:“明公据山河之固,拥精锐之师,以顺万人思汗之心,则天下谁人不从?” |
9、没精打彩 | 形容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王夫人见宝玉没精打彩,也只当是金钏儿昨日之事,他好没意思的。” |
10、刳精鉥心 | 极言用心劳苦。 | |
11、目乱精迷 | 眼花缭乱,神情迷惑。形容所见情景复杂纷繁或怪异多变,令人惊异。 |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乐寺》:“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植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士女观者,目乱精迷。”精,一本作“睛”。 |
12、历精更始 | 振奋精神,从事革新。 | |
13、精采秀发 | 精采:精神、神采;秀发:焕发。形容人的精神焕发。 | 《晋书·慕容超载记》:“精采秀发,容止可观。” |
14、精雕细刻 | 精心细致地雕刻。也比喻对文艺创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细。 | 《共青团员;要做八十年代的带头人》(1982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社论):“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点点滴滴、精雕细刻;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
15、厉精更始 | 厉:振作,奋勉;更始:除旧布新。振奋精神,进行革新。 | 《汉书 宣帝纪》:“其赦天下,与士大夫厉精更始。” |
16、没精塌彩 | 见“没精打彩”。 | |
17、短小精干 | 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力。 | 郭沫若《由日本回来了》:“这位女士短小精干,而且说话也似乎颇懂得‘幽默’。” |
18、精金百炼 | 比喻德才修养锻炼十分到家。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精金成炼,在割能断。功则治人,职思靖乱。” |
19、厉精图治 | 图:谋求,设法。厉:奋勉。治:治理。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亦作“励精图治”、“厉精求治”、“厉精为治”。 |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3卷:“熙宁中,王介甫初参大政,神考方厉精图治。” |
20、精忠报国 | 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 《北史 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
21、微言精义 | 微:精深;微言:精深微秒的言辞。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 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越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
22、精进不休 | 精进:专心努力上进;休:停止。指人不停追求进步。 | 《追求》:“刻苦,沉着,精进不休。” |
23、精神百倍 | 形容特别有精神。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回:“想罢,取下玉牌,把朱草从根折断,齐放掌中,连揉带搓,果然玉已成泥,其色甚红。随即放人口内,只觉芳馨透脑。方才吃完,陡然精神百倍。” |
24、去芜存精 | 芜:芜杂。除去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华。 | 《人民日报》:“上海京剧院将这样一出冷了多年的老戏,经过去芜存精加以重新编排,使其重放麟派艺术的光彩。” |
25、精诚团结 | 精诚:真诚。真心诚意;团结一致。 | 《茅盾选集 杂感二题之二》:“唯有盟国的精诚团结,才能赢得和平。” |
26、疲精竭力 | 疲:疲倦;竭:尽。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 元·刘壎《隐居通议·理学》:“非文公疲精竭力,更千百年终至漏晦。” |
27、精疲力倦 | 倦:疲倦,劳累。犹言精疲力尽。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湍制台被他闹的早已精疲力倦。一回想到九姨太脾气不好,不免恨骂两声;一回又想到他俩恩情,不免又私自一人落泪。” |
28、精进勇猛 | 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 《无量寿经》卷上:“勇猛精进,志愿无倦。” |
29、研精竭虑 | 专心研究,尽力思考。 | 宋·张淏《云谷杂记·前辈读书》:“司马温公酷好扬子云《太玄》……自云:‘少好其书,研精竭虑,历年已多,始敢为注。’” |
30、择焉不精 | 择:选择;精:精粹。从中有所选择却不够精当。 | 唐·韩愈《原道》:“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
31、蓄精养锐 | 犹养精蓄锐。 | 清昭槤《啸亭杂录 缅甸归诚本末》:“正值烟瘴炽发,钦奉谕旨,轸念士卒,仡令停兵,蓄精养锐。” |
32、励精求治 | 振奋精神,尽力设法治好国家。 |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十卷:“擢御史中丞,帝方励精求治。” |
33、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 精诚:至诚,真心诚意;加:施及;亏:毁坏。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属和石头毁坏。 | 汉·王充《论衡·感虚》:“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
34、挑精拣肥 | 犹挑肥拣瘦。 | 张爱玲《郁金香》:“人家好好的小姐你就挑精拣肥的,成天的跟丫头们打打闹闹,我的脸都给你丢尽了!” |
35、精兵简政 | 精减人员;紧缩机构。 | 《南史 陈暄传》:“徐陵为吏部尚史,精简人物。” |
36、桃李精神 | 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 | 五代·和凝《和满子》词:“正是破瓜年口,含情惯得人饶。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 |
37、精彩逼人 | 形容人神采奕奕或文章言语精彩感人。 | 宋 洪迈《夷坚丙志 徐大夫》:“君精彩逼人,虽老而健。” |
38、研精苦思 | 精心研究,深入思考。同“研精覃思”。 | 宋 王令《答刘公著微之书》:“研精苦思,扪隙发罅,以窥求门户。” |
39、兵精粮足 | 兵:兵士。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 |
40、励精更始 | 振作精神,从事革新。 | 《汉书·宣帝纪》:“其赦天下,与士大夫厉精更始。” |
41、取精用弘 | 精:精华;用:享受,占有;弘:大。从丰富的材料里提取精华。 | 《左传·昭公七年》:“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
42、抖搂精神 | 振作起精神。 | |
43、潜精积思 | 见“潜精研思”。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 |
44、无精打彩 | 形容不高兴,提不起劲儿。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言毕,只是长吁短叹无精打彩的,不象往日高兴。” |
45、兵在精而不在多 | 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 《五代史平话 周史》:“凡兵在乎精,不在乎多。” |
46、殚精毕力 | 殚、毕:尽。尽心竭力。 | 明·张居正《示季子懋修》:“甲辰下第,然后揣己力量,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 |
47、精神抖擞 | 抖擞:振奋的样子。精神振作。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
48、殚精竭虑 |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竭:用尽;虑:心思)。 | 明 胡应麟《诗薮》:“其用总之工,传情之文宛,有唐人竭精殚力不能追步者。” |
49、励精图治 | 励:原作厉;振作;振奋;精:精神;图:设法;谋求;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 《宋史 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
50、龙马精神 | 龙马:传说中形状像龙的马;也指骏马。比喻人的精神健旺。 | 唐 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
51、专精覃思 | 覃:深入地。精心专研,深入思考。 | 《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北齐书·冯伟传》:“后还乡里,闭门不出将三十年,不问生产,不交宾客,专精覃思,无所不通。” |
52、精妙绝伦 | 绝伦:没有比得上的。精致美妙;无与伦比。形容极为精妙。 | 宋 周密《武林旧事 灯品》:“灯只至多,苏、福为冠,新安晚出,精妙绝伦。” |
53、研精钩深 | 钩深:探取深沉的东西。研究探索精微的道理,探求深奥的学问。 | 唐·白居易《礼部试策·第三道》:“虽言微旨远,而学者苟能研精钩深,优柔而求之,则壼奥指趣,将焉廋哉!” |
54、精明能干 | 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 《新唐书 苏弁传》:“弁通学术,吏事精明,承延龄后,平赋缓役,略烦苛,人赖其宽。” |
55、失精落彩 | 指没精打彩。 |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四折:“许佳期无处追寻,走海上失精落彩。” |
56、厉精求治 | 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 《新唐书·魏知古等传赞》:“观玄宗开元时,厉精求治,元老魁旧,动所尊悼。” |
57、惟一惟精 | ||
58、马屁精 | 阿谀奉迎的人,拍马者。 |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30回:“杨用成生性愚憨,又是个马屁精,除了自家上司,任谁都不认。” |
59、去其糟粕,存其精华 | 糟粕:酒糟,比喻无用的东西。把有用的东西留下,把无用的东西丢掉。 | 李锐《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学生时代》:“他们对于中国的旧东西和外国的新东西……是‘去其糟粕,存其精华’,是‘斟酌国情,两无所偏’。” |
60、精美绝伦 | 绝伦:没有比得上的。精致美妙;无与伦比。也作“精妙绝伦。” | 宋 周密《武林旧事 灯品》:“灯只至多,苏、福为冠,新安晚出,精妙绝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