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接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接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连昬接晨通宵达旦。整日整夜。
2、连墙接栋形容房屋连片。明·陈子龙《霍光论》:“骄妻劲奴,纵横长安中,连墙接栋,比拟宸极,此岂复人臣也哉!”
3、昼日三接一日之间三次接见。形容深受宠爱礼遇。《易·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孔颖达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
4、接踵而来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到来;脚步紧相连。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当此内忧外患接踵而来,老夫子系天下人望,我倒可惜他多此一段闲情逸致!”
5、接踵而至踵:脚后跟;接踵:足跟相接。后头的人脚尖挨上前头人的脚跟;一个跟着一个来到。形容人特别多;络绎不绝。或事情连续不断地发生。也作“继踵而至”、“接踵而来”。《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下》:“是日唐主大军接踵而至。”
6、短兵相接兵:武器。短兵:指刀、剑等一类短小武器。用刀、剑等一类短小武器近距离地面对面搏斗。形容敌我相近;战斗激烈。也比喻进行针锋相对的激烈斗争。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歌 国殇》:“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7、踵接肩摩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清·金捧阊《守一斋笔记·芦花会》:“忽金鼓喧阗,仪卫甚盛,观者踵接肩摩。”
8、连昏接晨通宵达旦。整日整夜。宋·梅尧臣《秋雨篇》:“秋雨一向不解休,连昏接晨终穷秋。”
9、巧不可接指巧妙得别人无法赶上。
10、添枝接叶增添树的枝叶。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加上原来没有的内容,使之走样。宋 朱熹《答黄子耕书》:“生出重重障碍,添枝接叶无有了期,要须认清本意,而就中看得许多曲折。”
11、直接了当同“直截了当”。聂绀弩《关于知识分子》:“因为反正无法挽救,倒不如各人知趣,早点‘卖身投靠’的直接了当。”
12、犬牙相接形容地势像犬牙一样参差不齐。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丧》:“甘州之诸屯,犬牙相接。”
13、夜以接日以:用;接:接续。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勤奋工作或学习。《晏子春秋·内篇谏》:“今齐国丈夫耕,女子织,夜以接日,不足以奉上。”
14、踵武相接同“踵趾相接”。宋·陈亮《跋焦伯强帖》:“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发丝粟之才,皆得以牵连成就,况且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
15、连三接二犹言接连不断。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六回:“王夫人不免暗里落泪,悲女哭弟,又为宝玉耽忧.如此连三接二,都是不随意的事,那里搁得住?”
16、舳舻相接舳:船尾;舻:船头。形容船与船相接,数量多。《隋书·食货志》:“帝御龙舟,文武官五品以上给楼船,九品以上给黄篾舫,舳舻相接,二百余里。”
17、推诚接物拿出真心来对待别人。《晋书·刘元海载记》:“明刑法,禁奸邪,轻财好施,推诚接物,五部俊杰无不至者。”
18、接风洗尘指设宴款待远来的客人,以示慰问和欢迎。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6卷:“虽也送他两把俸金,几件人事,恰好侄儿也替他接风洗尘,只好直退。”
19、兵连祸接指战事、灾祸连续不断。孙中山《诰诫东江叛军通令》:“数年以来,闽、粤、湘生民涂炭,曹吴二贼,实为祸首,近复启衅浙奉,兵连祸接,本大元帅已明令诸将出师北伐。”
20、目不暇接暇:闲暇;接:接收。可看的东西太多;眼睛都忙得看不过来了。清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之二》:“见其扬翬振彩,倏来倏往,目不暇给。”
21、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旧唐书·尹思贞李杰等传论》:“有唐之兴,绵历年所,骨鲠清廉之士,怀忠抱义之臣,台省之间,驾肩接武。”
22、应接如响响:回声。对答有如回声。形容答话敏捷流利。唐·张说《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昭容两朝专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响。”
23、接应不暇暇:空闲。指美景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5回:“普席又要吃酒,未免令人接应不暇了。”
24、移根接叶喻指牵引媒介。明 吴炳《情邮记 选艳》:“小人做官媒呵,移根接叶,种就了多少并头莲。”
25、再接再厉再:继续;接:接触;厉:即“砺”;磨快。原指雄鸡相斗时;每次交锋前先磨磨嘴。现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唐 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26、短兵接战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三国志 魏志 典韦传》:“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
27、连朝接夕朝:早晨;夕:晚上。早晨接晚上,不分白天黑夜地连续干。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自知其苦,非魔而何?”
28、踵足相接同“踵趾相接”。明·张居正《答列卿毛介川书》:“今之士大夫,冠缨相摩,踵足相接,一时号为交游者,盖不少矣。”
29、待人接物物:人物;人们。接待交往各种人物。指平时与人相处。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内而存心养性、立身行己无所歉,外而待人接物、处事应世无所戾。”
30、后手不接指平时不注意留有余地,日后则接应不上,无法继续维持。亦作“后手不上”。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7回:“这两个光棍,他揽的人家债多了,只怕往后后手不接。”
31、青黄未接见“青黄不接”。宋·叶適《上宁宗皇帝札子》之二:“城市之民,青黄未接,食于常平者十家而九。”
32、君子之交接如水君子:品行端正的人。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而不是互相拉拢、利用。西汉·戴圣《礼记·表记》:“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
33、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 游嵩山日记》:“伊阙摩肩接毂,为楚豫大道。”
34、上气不接下气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35、汗流接踵见“汗流至踵”。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柳氏子》:“柳在椟中,历历闻之,汗流接踵,不敢出气。”
36、风马不接犹言风马牛不相及。《宋书 隐逸传 王弘之》:“凡祖离送别,必在有情,下官与殷风马不接,无缘扈从。”
37、接袂成帷袂:衣服袖子。帷:帷帐,帷幕。衣袖连接起来,可以形成帷幕。形容人口众多,城市繁华。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38、接不上茬接不上别人的话头说话,指不能继续下去。
39、接耳交头接耳:嘴凑近耳朵;交头:头靠着头。形容靠得很近,低声交谈。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便是那些服侍的,无不一个个接耳交头,颂扬赞赏。”
40、礼贤接士礼:表示敬意;接:接纳。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去结交或接纳。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三年为蜀帅,惠化大行,不事威仪,礼贤接士。”
41、青黄不接青:田里的青苗;黄:成熟的庄稼。旧粮已吃完;新粮未成熟;口粮中断。也可借指其他物力或人才的中断。《元典章 户部 仓库》:“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42、再接再历用以指继续努力,坚持不懈。同“再接再砺”。
43、连三接四同“连三接二”。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原来平儿出去,有赖林诸家送了礼来,连三接四,上中下三等家人来拜寿送礼的不少。”
44、应接不暇暇。空闲。风景好看;东西好而多;看不过来;或人、事物太多;来不及接待、应付。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45、接续香烟接:连接,继承;续:连接下去;香烟:祭品,指祭享。比喻生养子孙,繁衍不断。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7回:“官人既然作了官,总以接续香烟为重,从此要早毕婚姻,成家立业要紧。”
46、传宗接代宗:宗族;家族;代:后代。传延宗族;接续后代。原指生了儿子可以使家世一代一代传下去。指继承有人。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分大家私,死下来又没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
47、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接:迎面射;猱:猿类;马蹄:一种箭靶的名称。扬起手射中飞猿,俯下身射破箭靶。形容技艺高超。三国·魏·曹植《白马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猿猴,勇剽若豹螭。”
48、连三接五同“连三接二”。清·顾禄《清嘉录·放断鹞》:“晚或系灯于线之腰,连三接五,曰鹞灯。”
49、肩摩袂接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明·宋濂《赠传神陈德颜序》:“余自近岁以来,为求文者肩摩袂接而至,一切谢绝已久。”
50、连畴接陇谓田地连片。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莺粟花连畴接陇于黛柳镜波之间,景趣殊胜。”
51、接踵比肩踵:脚后跟。脚跟相接,肩膀相碰。形容人很多,相继不断。唐·韦嗣立《论职官多滥疏》:“而今务进不避侥幸者,接踵比肩,布于文武之列。”
52、敬上接下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同“敬上爱下”。《隶释 汉金乡长侯成碑》:“安贫乐道,忽于时荣。敬上接下,温故知新。”
53、肩摩毂接肩相摩,毂相接。本形容行人车辆拥挤,后亦借指人才辈出,络绎不绝。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肩摩毂接,竞爽一时,殆古今所罕也。”
54、片接寸附比喻生拼硬凑。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且才分不同,思绪各异,或制首以通尾,或片接以寸附,然通制者盖寡,接附者甚众。”
55、比肩接迹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明 瞿佑《剪灯新话 修文舍人传》:“贤者槁项黄馘而死于下,不贤者比肩接迹而显于世。”
56、踵趾相接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杨天石《黄遵宪》:“黄遵宪盛赞他们‘前仆后起,踵趾相接,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57、攀高接贵谓攀附结交高贵的人。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不是我攀高接贵,由他每说短论长。”
58、架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拥挤。宋·无名氏《灯下闹谈·升斗得仙》:“李相公砡镇扬日,夜梦长衢而行,见一金字牌屹于路左,观者架肩接踵而至,遂诣看焉。”
59、接绍香烟接:连接;绍:继承;香烟:祭品,指祭享。比喻生养子孙,繁衍不断。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挣得这些少家私,却不曾生得个儿子,传授与他,接绍香烟。”
60、携手接武携:牵引;武:脚步。手牵手,跟紧脚步。比喻跟别人亦步亦趋地学。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回仙》:“为人若反是,虽携手接武,终不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