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简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简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仍陋袭简因陋就简。谓凭借原有的简陋条件办事。《明史·王铭传》:“上疏曰:‘臣所领镇,外控岛夷,城池楼橹仍陋袭简,非独不足壮国威,猝有风潮之变,捍御无所,势须改为。”
2、言简意该见“言简意赅”。清·崔述《读风偶识》卷一:“夫《论语》所载孔子论诗之言多矣,若《关雎》、《思无邪》章,诵《诗三百》以及《兴观群怨》、《周南》等章,莫不言简意该,义深词洁。”
3、例直禁简法律或禁令简单明了,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晋书 杜预传》:“例直易见,禁简允犯。”
4、简贤任能指选用贤能。《旧唐书 郭子仪传》:“委诸相以简贤任能,付老臣以练兵御侮,则黎元自理,寇盗自平,中兴之功,旬月可冀。”
5、语简意赅语言简练,意思完备。余易木《初恋的回声》十一:“如今,当‘周马’这个绰号,由于语简意赅,迅速地成为我的正式代号的时候,我反而处之泰然了。”
6、遗编坠简同“遗编断简”。金·元好问《入济源寓舍》诗:“遗编坠简文章烂,粝食粗衣岁月长。”
7、轻车简从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荡寇志》第111回:“独点范成龙一人随护,又带亲随数人,轻车简从,与流广一同上京。”
8、词清讼简词讼清简。谓狱讼稀少,政事清闲。明·范受益《寻亲记·发配》:“词清讼简,陶情诗与酒。帘垂清昼,唐民得自由。”
9、精兵简政精减人员;紧缩机构。《南史 陈暄传》:“徐陵为吏部尚史,精简人物。”
10、简落狐狸抓住狐狸。落,通“络”。比喻制裁奸邪小丑。《后汉书 酷吏传 阳球》:“前虽纠诛王甫、段熲,盖简落狐狸,未足宣示天下。愿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鸱枭各服其辜。”
11、简断编残简:竹简;编:穿竹简的皮条或绳子。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形容书籍磨损残破。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简断编残字欲无,吾儿不负乃翁书。”
12、辞简意足简:简要;足:充实,完备。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元·白珽《湛园静语·叶水心》:“如此数卷,辞简意足,一坐骇然。”
13、言简意明简:简练。言辞简练,意思完备。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王公伯言简意明地说:‘他的刑判得不合理,而且他没认罪。’”
14、言简义丰语言简练,含意丰富。元·德异《〈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夫《坛经》者,言简义丰,理明事备,具足诸佛无量法门。”
15、简贤附势轻视贤良,依附权势。《书 仲虺之诰》:“简贤附势,实繁有徒。”孔传:“简,略也。贤而无势则略之,不贤有势则附之。”
16、删繁就简删:除去。就:趋向。去掉繁杂部分;使它趋于简明。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如孔子退修六籍,删繁就简,开示来学,亦大段不费。”
17、蠹简遗编泛指残存的书籍。唐 罗隐《咏史》:“蠹简遗编试一寻,寂寥前事似如今。”
18、遗编绝简同“遗编断简”。唐·怀素《自叙》:“遗编绝简,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无疑滞。”
19、省烦从简省去烦杂的手续而采取简单的方法。《晋书·虞预传》:“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
20、言简意少简:简练;简洁。语言简洁;内容贫乏。
21、政清狱简狱:讼事。政治清明,刑狱简省《清史稿·黎士弘传》:“裁缺,改授永新知县。政清狱简,与民休息。”
22、以简驭繁用简捷了当的方法来处理复杂纷繁的事物。南朝·梁·沈约《宋书·江秉之传》:“复出为山阴令,民户三万,政事烦扰,讼诉殷积,阶庭常数百人,秉之御繁以简,常得无事。”
23、真独简贵独处时谨慎,富贵时简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真独简贵,不减父祖。”
24、轻骑简从指出门时行装简单,跟随的人不多(多指有地位的人)。徐兴业《金瓯缺》第二章一:“当他轻骑简从,骤马驰入渭州城时,这种欢乐的情绪达到最高峰。”
25、排沙简金排:除去;简:选取。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26、简傲绝俗指高傲而超越世俗。清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三:“亡友文小勇有句云:‘人谁从问字,风不可开门。’于江西宗派体中自居胜地,而其荒凉寒苦之状,简傲绝俗之致,亦概可见矣。”
27、残篇断简残缺不全的书籍。北周·庚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财用,无多作述……至如残编落简,并入尘埃;赤轴青箱,多从灰烬。北周·庚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财用,无多作述……至如残编落简,并入尘埃;赤轴青箱,多从灰烬。”
28、辞简义赅文辞简要,意义完备。《清史稿·刑法志一》:“诸臣以律文昉自《唐律》,辞简义赅,易致舛讹,于每篇正文后增用总注,疏解律义。”
29、简要清通指处事简练扼要,明白通达。语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吏部郎阙,文帝问其人于锺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
30、断简残编断、残:不完整的;简:古代用以写字的竹、木片;编:细长皮条;指用它串简而成的书。残缺不全的书或文章;尤指古代的书籍。宋 陆游《对酒》诗:“断简残编不策勋,东皋犹得肆微勤。”
31、外简内明谓对人表面上简易,而内心明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
32、简丝数米简择丝缕,查点米粒。比喻工作琐细。孙诒让《〈札迻〉自叙》:“凡所考论,虽复简丝数米,或涉琐眉,于作述闳旨未窥百一。”
33、含毫命简毫:毛笔;简:古代写字的竹片。嘴里叼着笔,桌上摆好纸。指准备动手写作。孙中山《心理建设》第三章:“试一问此超越欧美之中国文学家果有能心知作文之法则,而后含毫命简者乎?”
34、简练揣摩简练:在学术技艺上下功夫去磨炼;揣摩:反复思考推求。指在学术技艺上悉心探讨,下苦功磨练。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语之,简练以为揣摩。”
35、因陋就简因:沿袭;陋:简陋;就:将就。马虎凑和;任其简陋;不求改进。指就着原有的简陋条件办事。汉 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36、言简意深言辞简练,含意深刻。清·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诗》:“不在乎奇险诘曲,惊人耳目,而在乎言简意深,一语胜人千百。”
37、抽简禄马抽简:抽竹简占卦;禄马:禄存与天马。指算命占卦。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3回:“因为能与人抽简禄马,川中起他一个混名叫做‘杨抽马’。”
38、遗篇断简同“遗编断简”。清·梅曾亮《陈硕士〈学士授经图〉记》:“而苟其学之不足传,与传之不得其人,虽当时为诸儒所宗,而遗篇断简不可见于后世者,往往有之。”
39、简而言之简括地说,长话短说。
40、简明扼要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41、简要不烦简明扼要,不烦琐累赘。
42、断编残简编:穿简的细长皮条;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宋·黄庭坚《读书呈几复》:“身入群经作蠹鱼,断编残简伴闲居。”
43、残编裂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经籍会通三》:“古书历世兵革洊更,间有残编裂简,仅以空名,寓于载籍。辑录之家,存而不论。”
44、言简意赅简:简洁;简练;赅:完备。语言简练;意思完备而透彻。也作“意简言赅”。宋 张端义《贵耳集》上卷:“言简理尽,遂成王言。”
45、芟繁就简〖释义〗芟:除去;就:趋向。去掉繁杂部分,使它趋于简明。《尚书 纬》:“删夷繁乱。”宋 严羽《历代诗话 诗法家数》:“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
46、简截了当指语言、文字简明,清楚,直截了当。朱自清《论通俗化》:“描写差不多没有,偶然有,也只就那农村生活里取喻,简截了当。”
47、轻装简从行装简便,随从人少。京剧《红色娘子军》:“今日常轻装简从,登门造访。”
48、清简寡欲欲:欲望。保持心地清净,很少欲望。《晋书·张协传》:“转河间内史,在郡清简寡欲。”
49、遗编断简指散佚而残缺不全的典籍。宋·吕大临《〈考古图〉后记》:“虽遗编断简,仅存二三,然世移俗革,人亡书残,不复想见先王之绪余。”
50、辞简意赅简:简练;赅:完备。言辞简练,意思完备。《清史稿·刑法制》:“诸臣以律文昉自《唐律》,辞简意赅,易致舛讹。”
51、断简遗编简:古时用以书写的竹片。编:穿简的皮条。指残缺不全的古籍。唐 陆龟蒙《药名离合夏日即事三首》诗之三:“青箱有意终须续,断简遗编一半通。”
52、积简充栋书简堆积,充塞屋子。形容文章极多。清 方苞《万年宝历颂》:“窃惟我皇上盛德崇功,嘉言善政,虽积简充栋,未能殚尽。”
53、残编断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宋 欧阳修《论删去正义中讥纬札子》:“残编断简,出于屋壁。”
54、政简刑清指官吏的政绩显著;社会安定;人民乐业。政简:施行轻微的赋役或减免繁文缛节的政治措施。刑清:很少施用刑罚。西汉 司马迁《史记 齐太公世家》:“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
55、象简乌纱象简:象牙做的朝笏;乌纱:黑纱制成的官帽。手执象牙笏,头戴乌纱帽。指旧时大官的装束。明 冯惟敏《商调集贤宾 舍弟乞休》:“把象简乌纱收拾起,打扮出村翁的风致,拜谢当今圣主赐臣归。”
56、从俗就简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简易。宋 周辉《清波别志》卷下:“今士人有作一二十字简帖,必旋检本,模仿笔画,从俗就简。
57、删芜就简芜:杂乱;就:趋向。去掉繁杂部分,使它趋于简明。宋·严羽《历代诗话·诗法家数》:“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
58、深居简出简:少。指人呆在家里;不常出门。唐 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
59、书缺简脱简:古代书写的竹、木简;脱:丢失。指书简散佚残缺。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礼坏乐崩,书缺简脱,朕甚闵焉。”
60、简约详核指简要翔实。清 王韬《瓮牗馀谈 西儒实学》:“言舆地形质之学,则有慕维廉之《地理全志》上下编,上编纪实载时事,析论情势,尤简约详核称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