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积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积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积小致巨致:达到;巨:大。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小到大。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臣闻众小成多,积小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至显。”
2、积衰新造衰:衰弱,衰微;造:建立,开始。长期衰颓而新近方才振兴。宋·苏洵《审敌》:“中原之强固百倍于匈奴,虽积衰新造,而犹足以制之也。”
3、积德累善积累德行与善事。《史记 韩信卢绾列传论》:“韩信、卢绾非素积德累善之世,徼一时权变,以诈力成功。”又《刘敬叔孙通列传》:“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
4、存心积虑谓长期、一贯的思想、想法。宋·苏辙《进策五道·臣事下》第三道:“社稷之臣可使死宗庙,郡县之臣可使死封疆,文吏可使死其职,武吏可使死其兵,天下之人,其存心积虑,皆以为当然,是以寇至而不惧,难生而无变。”
5、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元·郑光祖《梅香》第一折:“使小姐振厥家声,又何须悬头刺股、积雪囊萤,那里也齐家治国、显姓扬名。”
6、积土为山,积水为海把土堆起来可以成山,把水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积少成多。《荀子·儒效》:“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7、堆山积海形容东西极多。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别讲银子成了粪土,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
8、积本求原从根本上探求。明 王守仁《与王纯甫书》之三:“后世之学琐屑支离,正所谓采摘汲引,其间亦宁无小补,然终非积本求原之学,句句是,字字合。”
9、积简充栋书简堆积,充塞屋子。形容文章极多。清 方苞《万年宝历颂》:“窃惟我皇上盛德崇功,嘉言善政,虽积简充栋,未能殚尽。”
10、积善成德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11、厝火积薪厝:同“措”;放置;薪:柴草。把火置放在堆积的柴草下面。比喻潜隐着极大的祸患。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1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聚;庆:福。积德的人家,子孙必然会得到福泽。《周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13、积劳成病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同“积劳成疾”。《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病,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敌。”
14、积基树本缔造基础,树立根本。晋 干宝《晋纪总论》:“故其积基树本,经纬礼俗,节理人情,恤隐民事,如此之缠绵也。”
15、累苏积块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同“累块积苏”。清 钱谦益《自拂水步至吾谷登南岩憩维摩寺》诗:“恍然生身色界上,累苏积块何足省。”
16、积羞成怒犹恼羞成怒。指羞愧至极,转生愤怒。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既而臣民犯颜,友邦侧目,志不得逞,遂乃积羞成怒,大兴党狱。”
17、积财吝赏积:聚;吝:舍不得。虽然广有钱财,却舍不得赏赐部下。形容十分吝啬。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2回:“吾为汝御后,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
18、积玉堆金金玉多得可以堆积起来。形容聚敛的财富极多。唐·李贺《嘲少年》诗:“堆金积玉夸豪毅。”
19、积少成多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少变多。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众少成多,积小致钜。”
20、积沙成塔聚细沙成宝塔。原指儿童堆塔游戏。后比喻积少成多。《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21、囤积居奇把稀有的货物储藏起来。指商人囤积大量商品;等待高价出卖;牟取暴利。囤:积存;居:储藏;奇:紧俏或稀有的货物。《谈<憩园>》:“头脑灵敏点的或者更贪心的老爷们还要干点囤积居奇的生意。”
22、旷日积晷久经时日。明·张居正《种莲子戊午稿序》:“若旷日积晷,则铅刀效于一割,驽马可致千里。故曰兵宁拙速,未睹巧之迟也。”
23、深仇积恨深:重大,深重;积:积久而成。极深持久的仇恨。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从今后深仇积恨都消解。”
24、养儿代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元·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爹爹,正是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25、养小防老,积谷防饥积:聚,储蓄。生养儿子是为了方便老年生活,储存谷物是为了防备荒年挨饿。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26、潜精积思见“潜精研思”。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
27、积谗糜骨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谗磨骨”。《梁书 江淹传》:“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糜骨,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吕向注:“言毁谗之深,能销磨金石之坚。”
28、积习难除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同“积习难改”。郭沫若《序〈白毛女〉》:“我们早就呼喊着人民文艺的创造但积习难除,一拿起笔来,总要忸怩作态的。”
29、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图谋了很长时间。指存心很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穀梁传 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30、措心积虑犹言处心积虑。谓长久考虑在心。宋·何坦《西畴常言》:“逮迹其自为,则因循惰弛,罕克自强,措心积虑,甘心为小人,而不以为病。”
31、积以为常指习惯成自然。同“习以为常”。《旧唐书 张柬之传》:“今姚府所置之官……唯知诡谋狡算,恣情割剥,贪叨动掠,积以为常。”
32、积年累岁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贼人]只得招出实话来:乃是积年累岁遇着节令盛时,即便四出剽窃,以及平时略贩子女,伤害性命。”
33、积忧成疾忧:忧虑。长久忧虑就会得病。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李逢吉裴度谏穆宗》:“崔发驱曳中人,诚大不恭,然其母年八十,自发下狱,积忧成疾,陛下方以孝理天下,所宜矜念。”
34、积微成著微:细微;著:显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荀子·大略》:“夫尽小者大,积微成著,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
35、积谗磨骨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毁销骨”。《文选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吕向注:“言毁谗之深,能销磨金石之坚。”《梁书 江淹传》引作“积谗糜骨”。
36、积小成大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汉书 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十:“为小恶者,如积小以成大;从微至着,为一恶以至于万恶,一一而皆有祸应。”
37、积金累玉金玉堆积。形容财富很多。东汉·王充《论衡·命禄篇》:“积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
38、养儿待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2卷:“自古道,‘养儿待老,积谷防饥。’你我年过四旬,尚无子嗣。光阴似箭,眨眼头白。百年之事,靠着何人?”
39、积毁销骨积毁:不止一次的毁谤;销:熔化。一次又一次的毁谤;积累下来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比喻毁谤中伤的可怕。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40、日积月累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宋史 乔行简传》:“借纳忠效勤之意,而售其阴险巧佞之奸,日积月累,气势盖张;人主之威权,将为所窃弄而不自知矣。”
41、积年累月积年:多年;累月:连月。指经过的时间长。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后娶》:“况夫妇之义,晓夕移之;婢仆求容,助相说引。积年累月,安有孝子乎!”
42、行好积德行:从事,做。做好事,积功德。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我虽错了,姑娘们吩咐了,以后改过,姑娘们那不是行好积德。”
43、积毁消骨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毁销骨”。汉 刘向《新序 杂事三》:“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计逐墨翟,以孔墨之辩而不能自免,何则?众口铄金,积毁消骨。”
44、积讹成蠹指谬误积久,败坏人心。唐 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京师,诸夏之本也,将以观理,而豪猾时逾检;太学,明教之源也,期于变风,而生徒多堕业;列郡在乎颁条,而干禁或未绝;又在乎按度,而淫巧或未格。俗恬风靡,积讹成蠹。”
45、积劳致疾积:积之而成的。因劳苦过度而致害病。董必武《挽沈骊英女士》:“积劳而致疾,突发未能痊。”
46、日积月聚同“日积月累”。《宋史·张致远传》:“使州县无妄用,归其馀于监司;监司无妄用,归其馀于朝廷;朝廷无横费,日积月聚,惟军须是虑,中兴之业可致也。”
47、积微成着微:细微;着:显着。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着。《荀子 大略》:“夫尽小者大,积微成着,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
48、愆戾山积愆:过失;戾:罪过。罪过很多,累积如山。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刘封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臣委质以来,愆戾山积。”
49、铢寸累积见“铢积寸累”。清·汪琬《乡饮大宾周翁墓志铭》:“翁削衣缩食,铢寸累积,以谋复故第。”
50、屯积居奇谓把奇货储存起来,待机高价出售。邓子恢《闽西暴动与红十二军》:“通过重租、高利贷、苛捐杂税、屯积居奇,贱买贵卖和充斥市场的洋货,吸吮着闽西人民的鲜血。”
51、积土成山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小而成大。荀况《荀子 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52、铄懿渊积谓德行美好,学问渊博精深。明·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然其铄懿渊积,庇于后来者远矣。”
53、设心积虑处心积虑;用尽心思。宋·洪迈《容斋续笔·贼臣迁都》:“魏唐之祚,竟为高朱所倾。凶盗设心积虑,由来一揆也。”
54、积厚流光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荀况《荀子 礼论》:“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别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
55、祸因恶积积:积聚。灾祸产生是因为坏事做多了。明·汤显祖《还魂记·道觋》:“看修行似福缘善庆,论因果是祸因恶积。”
56、积铢累寸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何刚德《客座偶谈》第四卷:“如有盈余,积铢累寸,今年买半亩,明年买半亩。”
57、苦心积虑积虑:长期地或一再地思考。费尽心思长时间的思考问题。《清史稿·文苑传·申涵光》:“孙奇逢谓其苦心积虑,阅历深而动忍孰。”
58、积箧盈藏箧:小箱子;盈:充满;藏:储存东西的地方。箱子堆积,仓库充盈。形容积聚的财物多。南朝·梁·沈约《舍身愿铭》:“至于积箧盈藏,未尝登体;溢俎充庖,既沃斯弃。”
59、积毁销金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毁销骨”。《文选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吕向注:“言毁谗之深,能销磨金石之坚。”
60、积功兴业指建立功业,实现抱负。《意林》卷五引晋 杨泉《物理论》:“傅子曰:‘诸葛亮诚一时之异人也,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积功兴业,事得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