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极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1、极情纵欲 | 竭力满足自己的情感和贪欲而不加节制。 |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又曰:‘我为天子,极情纵欲,有谏者辄杀之,不过杀数百人,众自定矣。’” | 
| 2、消极应付 | 不求进取地处理问题。 | 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有的人对政策对工作采取漠不关心的消极应付态度。” | 
| 3、位极人臣 | 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綝传》:“臣伏自省,才非干国,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 
| 4、极本穷源 | 谓彻底地推究本源。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伊川言极本穷源之性,乃是对气质之性而言。” | 
| 5、帡天极地 | 谓包罗万象。 | |
| 6、极目迥望 | 极:尽;迥:远。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 三国·魏·王朗《与许靖书》:“子虽在裔土,想亦极目而迥望,侧耳而遐听,延颈而鹤立。” | 
| 7、极往知来 | 通晓过去,预知未来。 | 唐·柳宗元《迎长日赋》:“探赜索隐,得郊祀之元辰;极往知来,正邦家之大体。” | 
| 8、穷凶极恶 | 穷:极端。形容非常的凶恶。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 | 
| 9、钩深极奥 | 谓探索并极尽深奥的意义、道理。 | 汉·蔡邕《玄文先生李子材铭》:“休少以好学,游心典谟,既综七经,又精群纬,钩深极奥,穷览圣旨。” | 
| 10、无所不尽其极 | 犹言竭尽其所有。 | 老舍《四世同堂》:“赶到她宴请日本人的时候,她也无所不尽其极的把好的东西拿出来,使日本人不住的吸气。” | 
| 11、词穷理极 | 穷:完,尽;极:终,到头。把话说完,把理讲透。 | 宋·王安石《辞同修起居注状七之五》:“诚原陛下日月之明,察臣之清,辞穷理极,非如向时避让职事犹在可冒之地。” | 
| 12、穷凶极暴 | 穷:极。形容极端残暴凶恶。 | 宋·陆游《上殿札子》:“故自金虏猖獗以来,靖康、建炎之间,穷凶极暴,则有绍兴之和。” | 
| 13、穷极凶恶 | 穷:极。形容极端残暴凶恶。 | 章炳麟《为辛亥同志俱乐部纠正段祺瑞废止法统令通电》:“虽守府之身,未能穷极凶恶,而一言坏法,实能驯至乱流。” | 
| 14、穷兵极武 | 动用全部兵力,肆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奢侈无限,穷兵极武,百姓空竭,万民疲弊。” | 
| 15、强弩之极 | 犹强弩之末。 | 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 
| 16、乐极哀生 | 乐:快乐。欢乐过度就会招致悲哀的事情。 | 唐·张鷟《游仙窟》:“有同必异,自昔攸然;乐极哀生,古来常事。” | 
| 17、罪大恶极 | 罪恶大到了极点。 | 宋 欧阳修《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 
| 18、泰极而否 | 好的到了极点,坏的就来了。 | 唐 刘禹锡《史公神道碑》:“侍中以帐下生变闻,泰极而否,当歌而哭。” | 
| 19、贵极人臣 | 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 《三国志 吴书 孙林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高阳王寺》:“贵极人臣,富兼山海,居止第宅,匹于帝宫。” | 
| 20、乐极则忧 | 好乐过度而不止,必生忧伤。 |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 | 
| 21、至于此极 | 至:到。到了这般绝境。指痛苦到了极点。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 
| 22、造天立极 | 造:到,往;极:准则。指君王登上帝位,确立纲纪。 | 唐·陈子昂《为资州郑使君让官表》:“伏惟陛下,革命开基。造天立极,方且弘宜帝典。” | 
| 23、乐不极盘 | 盘:乐。指享乐不能过分。 | 东汉 班固《东都赋》:“乐不极盘,杀不尽物。” | 
| 24、穷奢极欲 | 穷、极:尽;极端。奢:奢侈;浪费。欲:欲望;奢望。过分的奢侈和欲求;形容挥霍享乐。 | 《汉书 谷永传》:“穷奢极欲,湛湎荒淫。” | 
| 25、穷极思变 | 指在穷困艰难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 | 宋·程颐:“热极生风,穷极思变。” | 
| 26、苦心极力 | 费尽心思,使出了全部力量。 | 宋·陆九渊《黄公墓志铭》:“为文操笔立成,藻思赡蔚,统记不紊,有苦心极力所不到者。” | 
| 27、穷天极地 | 比喻极边远之处。 | 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元之盛时,外夷朝贡者千余国,可谓穷天极地,罔不宾服。” | 
| 28、计穷智极 | 见“计穷虑极”。 | 明·李东阳《冰玉斋记》:“及其计穷智极,几微仓卒之际,盖有赪面泚颡,而不能自己者。” | 
| 29、乐极悲生 | 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 《史记 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淮南子 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 
| 30、极则必反 | 谓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 《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污。” | 
| 31、穷态极妍 | 妍:美丽。形容把各种美姿都表现出来。 | 清·陈祚明《采菽堂诗选》第17卷:“大抵多发天然,少规往则,称性而出,达情务尽,钩沉索隐,穷态极妍。” | 
| 32、乐不可极 | 享乐不可过分。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 
| 33、乐极则悲 | 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 
| 34、高官极品 | 品:等级、品级。官位居于最高的等级。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5回:“子欲养而亲不待,虽高官极品,不能一日养亲,亦有何味!” | 
| 35、否极阳回 | 犹言否极泰来。 | 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祸盈业满,否极阳回。” | 
| 36、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清·陈确《答张考夫书》:“今《大学》之为圣经,已成极重不反之势。” | 
| 37、开阶立极 | 旧指开创基业,建立统治。 | 《旧唐书·辛替否传》:“拨乱反正,开阶立极,得至理之体,设简要之方。” | 
| 38、极重难返 | 犹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用于消极方面。 | 清·顾炎武《日知录·苏松二府田赋之重》:“此固其极重难返之势,始于景定,讫于洪武,而征科之额,十倍于绍煕以前者也。” | 
| 39、大奸极恶 | 指极为奸诈且作恶多端的坏人。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9回:“而大奸极恶之人行事背理,亦不消说得。” | 
| 40、穷凶极逆 | 逆:违背。做事凶残不合礼法。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遂得使操穷凶极逆,主后戮杀,皇子鸩害。” | 
| 41、穷工极巧 | 穷:极。形容十分精巧。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于葛岭起建楼台亭榭,穷工极巧。” | 
| 42、不知纪极 | 纪极:终极,限度。原形容贪得无厌。亦表示极多。 | 《后汉书·杨震传》:“无厌之心,不知纪极。” | 
| 43、否极泰来 | 否:坏;泰:好;顺利。坏到极点;好的就来了。指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对立面转化。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 
| 44、物极将返 | 见“物极则反”。 | 清·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一》:“子亦知物极将返乎?天生物,命官理之,有所溃,有所郁。” | 
| 45、极寿无疆 | 谓永存。 |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声名魂魄施于虚,极寿无疆。” | 
| 46、物极则衰 | 极:尽头。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衰败。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 
| 47、消极怠工 | 指用消极的方法不认真工作。 |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五)消极怠工。稍不遂意,就消极起来,不做工作。” | 
| 48、穷侈极奢 | 穷:极,尽;奢:奢侈。极端奢侈,尽情享受,荒淫腐化。 | 《通典·食货》:“又逆征数年之赋,穷侈极奢。” | 
| 49、极武穷兵 | 黩武。滥用武力。 | 《周书·韦孝宽传》:“且君辅翼幼主,位重望隆,理宜调阴阳,抚百姓,焉用极武穷兵,构怨连祸。” | 
| 50、穷极无聊 | 无聊;精神空虚;无所寄托。原形容生活贫困;生活没有着落。现多形容无事可做;精神上非常空虚。 | 南朝 宋 费昶《思公子》诗:“虞卿亦何命,穷极若无聊。” | 
| 51、否极生泰 | 否:坏;泰:好,顺利。坏的达到极点,好的就来了。指厄运终了好运就来。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几时得否极生泰,看别人青云独步立瑶阶。” | 
| 52、计穷虑极 | 谓计虑穷尽。 |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始与豫州观于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 | 
| 53、位居极品 | 极:顶点。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泛指身为重臣,官位很高。 | 《宋史·职官志》:“遂为内臣之极品。” | 
| 54、计穷力极 | 见“计穷力竭”。 | 明·冯梦龙《情史类略·东御史妓》:“妓曰:‘然则君将何往?’东谓:‘计穷力极,终还家,功名事终直之耳。’” | 
| 55、穷泰极侈 | 穷:极;泰:骄恣;侈:奢侈。极端奢侈,尽情享受,生活荒淫腐化。 | 东汉·班固《西都赋》:“历十二年之延祚,故穷泰而极侈。” | 
| 56、尽态极妍 | 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 | 唐 杜牧《阿房宫赋》:“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 
| 57、尽思极心 | 尽:全部使出来;极:穷尽。指用尽全部心思 | 汉·王充《论衡·对作》:“其本皆起人间有非,故尽思极心,以讥世俗。” | 
| 58、继天立极 | 继:继承;天、极:指帝位。继承天子之位。 | 宋·朱熹《<大学章句>序》:“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 | 
| 59、极深研幾 | 研:研究,审查;幾:细微。形容钻研深刻、细致。 | 《周易·系辞上》:“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 
| 60、无所不用其极 | 极:穷尽。原意是无处不用尽心力。现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