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会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会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比喻为人做事像变戏法一样,各有各的巧妙之处。鲁迅《现代史》:“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其实是许多年间,总是这一套,也总有人看。”
2、社会贤达指不属任何党派而具有广泛社会声望的人士。
3、牵合附会犹言牵强附会。宋·李纲《灾异论》:“某异见,则某事为之符,其说牵合附会,迂阔而难信。”
4、文期酒会定期举行的文酒之会。宋·柳永《玉蝴蝶》:“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5、以文会友通过文字结交朋友。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6、后会无期期:时间。以后何时相会还没有一定的日期。北朝 魏衒之《洛阳伽蓝记 大统寺》:“老翁送元宝出,云:'后会难期。'以为凄恨,别甚殷勤。”
7、不期而会期:约会。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或自动聚集。《穀梁传 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遇者志相得也。”
8、贯穿融会见“贯通融会”。清·戴名世《方舟传》;“年十四五,尽通六经诸史及百家之书,贯穿融会,发挥为义理之文,穷微阐幽,务明其所以然之故。”
9、贞元会合指新旧更迭。元鸥阳玄《魏国文正公许先生神道碑》:“论许先生之为臣,而推世祖之为君,则见我元国家之初,当贞元会合之气运,故善言先生,必以道统为先,而后及功业。
10、遭逢际会同“遭遇际会”。《周书·文帝纪上》:“侯莫陈悦本实庸才,遭逢际会,遂叨任委。”
11、能言会道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这位侄少爷算得能言会道。”
12、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缘:缘分。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也聚不到一块。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14出:“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13、穿凿附会穿凿:硬要把讲不通的道理讲通;附会:把毫无关系的事硬拉在一起。指勉强生硬解释;把没有意义硬是说成有某种意义。宋 洪迈《容斋续笔》第二卷:“用是好知奇者,欲穿凿附会,固各有说云。”
14、夸强说会夸:夸耀;会:能。夸耀自己有才能与本事。元·张养浩《寄阅世道人侯和卿·朱履曲》:“休只爱夸强说会,少不得直做的贴骨黏皮。”
15、切身体会指自身遇到的经验。浩然《艳阳天》第63章:“团支书这几句话,是她这一程子的切身体会。”
16、融会通浃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宋 叶適《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已而遍观诸书,博求百家,融会通浃,天文、地理、象数、异书,无不该极。”
17、风云会合风云:指难得的好机会;会合: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宋·陈亮《与陈君举》:“一旦风云会合……便可以坐福一世苍生。”
18、心领意会见“心领神会”。邹韬奋《经历》:“他们不许用帝国主义,所以各报遇着这个名词,总是写作‘××主义’,读者看得惯了,也就心领意会。”
19、殊涂同会犹殊途同归。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充等传论》:“如使用审其道,则殊涂同会。”
20、穿凿傅会生拉硬扯,牵强解释。明·王廷相《答许廷纶》:“与夫五行之学,皆出于异端穿凿傅会之私,儒者不宜据以解经。”
21、衣裳盟会衣:穿。穿着礼服聚会。与“兵车之会”相对而言,指春秋时代诸国之间和好的会议。南朝·梁·江淹《萧让太傅相国齐公十郡九锡表》:“若乃衣裳盟会,九合一匡,犹惭德斯礼也。”
22、阳九之会阳九: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阳九有天灾,百六有地灾。指灾厄之年。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
23、遭际时会同“遭遇际会”。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厥后遭际时会,擢授京尹。”
24、道头会尾见“道头知尾”。《五灯会元·芭蕉清禅师法嗣·承天辞确禅师》:“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道头会尾,举意知心。’”
25、置酒高会置:设,办。举行盛大宴会。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汉王遂入彭城,收羽美人货赂。置酒高会。”
26、亨嘉之会亨嘉:美好的事物聚会在一起。比喻优秀人物济济一堂。《周易·乾》:“亨者,嘉之会。”
27、际会风云遭逢到好的际遇。《旧五代史·晋书·赵莹传论》:“赵莹际会风云,优游藩辅。”
28、遭遇运会同“遭遇际会”。《后汉书·公孙述传》:“隗嚣遭遇运会,割有雍州,兵强士附,威加山东。”
29、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30、附会穿凿将无关之事硬扯在一起牵强地解释。宋·陈善《扪虱新话·欧阳公信经废传》:“此岂可以私意附会穿凿而为之哉。”
31、深文傅会牵强而苛细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明史·仁宗纪》:“吏或深文傅会,以致冤滥。”
32、聚精会神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广益的意思;现常用以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33、后会难期会:会见,见面;期:约定的时间。以后相会没有一定的日期。指以后很难见面了。北朝·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大统寺》:“老翁送元宝出,云:‘后会难期。’”
34、遭遇际会犹言逢遇时机。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今吾德至薄也,人至鄙也,遭遇际会,幸承先王馀业,恩未被四海,泽未及天下,虽倾仓竭府以振魏国百姓,犹寒者未尽暖,饥者未尽饱。”
35、牵强附会牵:拉;附会:把无联系的事物生硬地拉扯到一起。把不相干的事物硬拉在一起;说成彼此相干。清 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36、一场误会指一次错怪别人。王朔《人莫予毒》:“单立人和曲强开始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场误会,但也得问下去。”
37、会逢其适会:恰巧,适逢;适:往。原指恰巧走到那儿了。转指正巧碰上了那件事。隋 王通《文中子 周公》:“子谓仲长子光曰:'山林可居乎?'曰:'会逢其适也,焉知其可?'”
38、衣裳之会与兵车之会相对而言,指春秋时代诸国之间和好的会议。《谷梁传 庄公二十七年》:“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
39、牵合傅会见“牵合附会”。明·王廷相《雅述》下篇:“《吕氏月令》乃牵合傅会之书,柳子厚论之详矣。”
40、一缘一会谓有缘相合。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吴山道:‘拜问娘子青春?’小妇人道:‘与官人一缘一会,奴家也是二十四岁。’”
41、会家不忙见“会者不忙”。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强逼我们凿天,人言道:‘会家不忙’,我们别样事倒做过,凿天的斧头却不曾用惯。”
42、逢机遘会遭逢机会。明·王世贞《纲鉴会纂·宋纪》:“谋取者,逢机遘会,阳施阴设,而人莫觉,宋主祖是也。”
43、点头会意①形容机灵乖觉。②表示允可、赞许。《水浒传》第七二回:“柴进唤燕青,附耳低言:‘你与我如此如此。’燕青是个点头会意的人,不必细问,火急下楼。”
44、淹会贯通犹融会贯通。明·高启《〈史要类钞〉序》:“遂使义理之微不备,事变之实不详,无以淹会贯通,明其同异而辨其得失矣。”
45、头会箕赋见“头会箕敛”。《淮南子·氾论训》:“头会箕赋,输于少府。”高诱注:“头会,随民口数,人责其税;箕赋,似箕然敛民财,多取意也。”
46、鹅湖之会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47、默契神会谓从意识深处默默领会和揣摩事物所蕴含的精神气韵。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论·论气韵非师》:“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
48、六阳会首中医术语,六阳脉集中在头部。指头。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对着众官人在此,我这一去,若有些儿差失呵,我输我这六阳会首。”
49、头会箕敛头会: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形容赋税繁重苛刻。《淮南子·氾论训》:“头会箕赋,输于少府。”《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
50、星离月会犹言时分时合,时去时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鬼妻》:“从此星离月会,积有年余。”
51、朋酒之会朋酒:朋友聚会畅饮。朋友欢饮的聚会。《晋书·陶潜传》:“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
52、神会心契会:领会,理解;契:投合。互相之间,内心理解并相投合。《宣和书谱·行书·王安石》:“而京师神会心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可与方驾。”
53、可以意会,不可言传会:领会,理解。只能心领神会,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清·刘大魁《论文偶记》:“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
54、此处不留人,会有留人处指这里不可居留,自会有可居留的地方。《通俗编》卷十三引《平陈录》:“张贵妃权宠,沈后经半年不得御。陈主当御沈后处,暂入即还,谓后曰:‘何不见留?’赠以诗曰:‘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会有留人处。’”
55、文山会海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人民日报》1988年11月26日:“机关干部解脱了文山会海之后,获得更多时间和精力,该是一件幸事。”
56、会少离多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宋 辛弃疾《蝶恋花 送祐之弟》词:“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
57、适逢其会会:时机。恰巧遇到那个时机。唐 薛用弱《集异记 李子牟》:“子牟客游荆门,适逢其会。”
58、贯通融会犹言融会贯通。宋·袁燮《〈象山先生文集〉序》:“自始知学,讲求大道,弗得弗措,久而寝明,又久而大明,此心此理,贯通融会,美在其中,不劳外索。”
59、深文附会见“深文傅会”。《明史·徐石麟传》:“当是时,帝以威刑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附会,予重比。”
60、后会可期会:相见,见面;期:时期。以后还有见面的日子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