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怀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怀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感恩怀德感激别人的恩德。《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南朝·宋·裴松之注:“古之舍生取义者,必有理存焉,或感恩怀德,投命无悔,或利害有机,奋发以应会,诏所称聂政、介子是也。”
2、心怀鬼胎心里隐藏着不可告人的事或坏主意。鬼胎:比喻不可告人的念头。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谁知素梅心怀鬼胎,只是长吁短叹,好生愁闷,默默归房去了。”
3、骋怀游目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游目:远眺。纵目四望,开阔心胸。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暮夜怀金比喻暗中行贿。《后汉书·杨震传》:“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5、怀璧为罪璧:宝玉。身藏宝玉,因此获罪。比喻有才能而遭忌妒、迫害。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
6、怀敌附远怀:来,使亲近。对敌人采取怀柔政策,使远方之人来归附。汉·贾谊《论积贮疏》:“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7、怀璧其罪怀:怀藏。身藏璧玉,因此获罪。原指财能致祸。后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8、宽大为怀宽大:对人宽宏大量;怀:胸怀。对别人抱有宽大的胸怀。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第71章:“我们最好是宽大为怀,不为己甚。”
9、怀珠韫玉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后因以“怀珠韫玉”比喻怀藏才德。“怀珠韫玉”比喻怀藏才德。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10、饮流怀源指喝水时应该想想水源。比喻不能忘本。北周·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11、远怀近集谓远近的人都来归附。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德盛业广则宅心者众,舍瑕录用则远怀近集。”
12、襟怀磊落襟怀:胸怀。磊落:光明正大。心怀坦荡,光明磊落。宋·胡梦昱《竹林愚隐集·象州祭弟利用行十八文》:“弟之襟怀磊落,交游敬之。”
13、正中下怀正好对上自己的心意(中:投合;符合;下:在下;自己)。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蔡福听了,心中暗喜:‘如此发放,正中下怀。’”
14、襟怀坦白襟怀:胸怀;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清 陈文述《放牛行同前韵》:“董君性仁慈,襟怀亦坦白。”
15、正中其怀正:恰好;中:投合。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孝公闻‘伯术’二字,正中其怀。”
16、怀德畏威畏:害怕,恐惧。对君王或上司既感怀恩德又畏惧其威严。《北齐书·文宣帝纪》:“怀德畏威,向风清顺。”
17、托物感怀假借事物抒发胸怀。清·汪琬《说铃》:“故能托物感怀,缠绵凄恻,若使饥寒切肤,亦未暇尔尔。”
18、身在林泉,心怀魏阙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回:“我老臣虽是身在林泉,心怀魏阙,岂知平地风波,生此异事。”
19、关怀备至关心得无微不至。刘白羽《海天集 伟大创业者》:“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20、怀安败名怀安:贪图安逸。贪图安逸会败坏自己的名声。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怀与安,实败名。”
21、佩紫怀黄腰间佩挂紫色印绶,怀里揣着黄金官印。汉代丞相、太尉等皆金印紫绶。因以“佩紫怀黄”指身居高官。语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吾持粱刺齿肥,跃马疾驱,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揖让人主之前,食肉富贵,四十三年足矣!”语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吾持粱刺齿肥,跃马疾驱,怀黄金之印,结紫绶於要,揖让人主之前,食肉富贵,四十三年足矣!”
22、不怀好意怀:包藏。没安好心。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听了这话,自家肚里寻思道:‘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23、耿耿于怀耿耿;形容有心事。老是放在心里;不能忘怀。形容有无法排遣的心事。宋 文天祥《贺前人正》:“心绕贺星,遥指于轸中,拳拳公寿,雪立于门外,耿耿于怀。”
24、投怀送抱指投入别人的怀抱以博取欢心。借指投靠。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凡是富春江上‘江山船’中投怀送抱的船娘,一上岸都以阿狗嫂为居停。”
25、怀金垂紫旧指官尊位高,荣耀显贵。金:指金印。紫:指系印的紫色丝带。《后汉书·冯衍传下》:“衍少事名贤,经历显位,怀金垂紫,揭使奉节。”
26、怀着鬼胎比喻藏着不可告人的心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这刘太公怀着鬼胎,庄家们都捏着两把汗。”
27、握素怀铅犹言握铅抱椠。《北史·儒林传序》:“握素怀铅,重席解颐之士,间出于朝廷。”
28、抗怀物外抗:通“亢”,高尚;物:指世俗。胸怀高尚,超出尘俗之外。宋·洪迈《容斋四笔·王逸少为艺所累》:“以抗怀物外,不为人役,故功名成就,无一可言。”
29、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30、触景生怀触:接触。看到眼前的景物而产生某种感情。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三折:“与人为主气中和,触景生怀变态多。”
31、十月怀胎比喻事情成熟需要足够的时间。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32、被褐怀宝被:通“披”,散开;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身穿粗布衣服,怀中藏着宝玉。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郎顗传》:“臣伏见光禄大夫江夏黄琼,耽道乐术,清亮自然,被褐怀宝,含味经籍。”
33、含仁怀义谓有仁义之德。汉·刘向《说苑·辨物》:“故麒麟麕首牛尾,圆顶一角,含仁怀义。”
34、心怀忐忑心神不宁的样子。指因心虛或忧虑而不能安心。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巧娘》:“听松声谡谡,宵虫哀奏,中心忐忑,悔至如烧。”
35、蜂虿作于怀袖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晋书·刘毅传》:“蜂虿作于怀袖,勇夫为之惊骇,出于意外故也。”
36、怀柔天下使天下归服。怀柔:旧指统治者用政治手腕笼络人心,使之归服。
37、怀质抱真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同“怀真抱素”。《梁书 武帝纪上》:“其有勇退忘进,怀质抱真者,选部或以未经朝谒,难于进用。”
38、心怀叵测心里藏着难以测度的恶意。形容用心险恶。心怀:居心;存心;叵:不可;测:揣测;猜测。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39、怀道迷邦犹言怀宝迷邦。《晋书·董京传》:“楚乃贻之书,劝以今尧舜之世,胡为怀道迷邦。”
40、褚小怀大褚:口袋。用小口袋装大东西。比喻能力不能胜任。战国·宋·庄周《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41、久怀慕蔺比喻想望十分殷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
42、兄弟孔怀孔:很;怀:思念。兄弟之间非常思念。《诗经·小雅·常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43、被褐怀珠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44、身怀六甲六甲:传说为上帝造物的日子。指妇女怀孕。《隋书·经籍志三》载有《六甲贯胎书》
45、怀觚握椠见“怀铅提椠”。清·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海内之士,怀觚握椠之伦,介景者锵军,祝延者漎萃。”
46、怀才不遇怀:怀藏;才:才干;才能。很有才能但是没有碰到赏识和重用他的人;没有施展的机会。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通显,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
47、有女怀春谓少女爱慕异性。《诗·召南·野有死麇》:“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48、怀银纡紫指显贵。银,银印;紫,紫绶。汉制,相国、丞相、太尉、公侯皆紫绶;秩二千石皆银印。汉·王充《论衡·命禄》:“怀银纡紫,未必稷契之才。积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
49、满怀信心心中充满自信心。曲波《林海雪原》:“战士们满怀信心地要走这条三关道。”
50、怀黄握白谓携带着钱财。黄,指黄金;白,指白银。晋·葛洪《抱朴子·勉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挈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暮获矣。”
51、怀土之情怀:怀念;土: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汉·班彪《王命论》:“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52、被褐怀玉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先秦 李耳《老子》第70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河上公注:“被褐者,薄外;怀玉者,厚内。匿宝藏怀,不以示人也。”
53、怀恨在心把怨恨藏在心里。形容对人记下仇恨,以伺机报复。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回:“知县听玉姐说了一会,叫:‘皮氏,想你见那男子弃旧迎新,你怀恨在心,药死亲夫,此情理或有之。’”
54、柔远绥怀安抚远方归顺者。怀,归附。清·林则徐《喻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虽以天朝柔远绥怀,亦不能任其藐玩,应即遵照新例,一体从重惩创。”
55、毫不介怀毫:丝毫;介:进入。指丝毫不往心里去。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2章:“对此不惟毫不介怀,且愿趁此为陛下举荐贤材,为国效力。”
56、触物兴怀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情怀。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月泉吟社》:“触物兴怀言不尽,春来非是爱吟诗。”
57、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怀:怀藏。胸中怀藏祖国,眼光要放远到全世界。张双林《解读北京人》:“上海人过于讲实惠,讲自家的事,而北京人确实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58、怀瑾握瑜瑾、瑜:美玉。怀里揣着瑾;手里拿着瑜。比喻人具有纯洁而优美的品德。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章 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59、讬物感怀假借事物抒发胸怀。
60、触目伤怀见“触目伤心”。朱自清《背影》:“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不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