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怀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怀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握瑜怀瑾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章 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2、身在林泉,心怀魏阙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回:“我老臣虽是身在林泉,心怀魏阙,岂知平地风波,生此异事。”
3、怀珠抱玉见“怀珠韫玉”。《梁书·刘显传》:“怀珠抱玉,有殁世而名不称者,可为长太息,孰过于斯!”
4、襟怀磊落襟怀:胸怀。磊落:光明正大。心怀坦荡,光明磊落。宋·胡梦昱《竹林愚隐集·象州祭弟利用行十八文》:“弟之襟怀磊落,交游敬之。”
5、怀着鬼胎比喻藏着不可告人的心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这刘太公怀着鬼胎,庄家们都捏着两把汗。”
6、匹夫怀璧见“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少资利薄多资累,匹夫怀璧将为罪。”
7、怀安败名怀安:贪图安逸。贪图安逸会败坏自己的名声。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怀与安,实败名。”
8、耿耿于怀耿耿;形容有心事。老是放在心里;不能忘怀。形容有无法排遣的心事。宋 文天祥《贺前人正》:“心绕贺星,遥指于轸中,拳拳公寿,雪立于门外,耿耿于怀。”
9、胸怀磊落心地光明正大。
10、触目伤怀见“触目伤心”。朱自清《背影》:“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不能自己。”
11、宽大为怀宽大:对人宽宏大量;怀:胸怀。对别人抱有宽大的胸怀。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第71章:“我们最好是宽大为怀,不为己甚。”
12、怀铅握素铅:石墨笔。常带书写工具,以备写作的需要南朝·梁·任昉《为梁武帝集坟籍令》:“便宜选陈农之才,采河间之阙,怀铅握素,汗简杀青。”
13、久怀慕蔺比喻想望十分殷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
14、怀铅握椠见“怀铅提椠”。唐·刘知畿《史通·采撰》:“自古探穴藏山之士,怀铅握椠之客,何尝不征求异说,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传诸不朽。”
15、感今怀昔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晋·潘岳《为诸妇祭庚新妇文》:“仿佛示行,故瞻弗获;伏膺饮泪,感今怀昔。”
16、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17、抱宝怀珍怀:藏有。比喻人具有美好的品德、才能。汉·蔡邕《陈寔碑》:“于皇先生,抱宝怀珍,如何昊穹,既丧斯文。”
18、怀刺漫灭刺:名帖,名片。身藏名片太久,以致名片字迹模糊消失。形容自视甚高,看不起他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祢衡传》:“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
19、褚小怀大褚:口袋。用小口袋装大东西。比喻能力不能胜任。战国·宋·庄周《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20、骋怀游目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游目:远眺。纵目四望,开阔心胸。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1、怀才不遇怀:怀藏;才:才干;才能。很有才能但是没有碰到赏识和重用他的人;没有施展的机会。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通显,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
22、怀瑾握瑜瑾、瑜:美玉。怀里揣着瑾;手里拿着瑜。比喻人具有纯洁而优美的品德。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章 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23、怀黄握白谓携带着钱财。黄,指黄金;白,指白银。晋·葛洪《抱朴子·勉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挈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暮获矣。”
24、托物感怀假借事物抒发胸怀。清·汪琬《说铃》:“故能托物感怀,缠绵凄恻,若使饥寒切肤,亦未暇尔尔。”
25、怀冤抱屈心中有冤屈。南朝·梁·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所欲既多,理无悉当,怀冤抱屈,非止百千。”
26、蜂虿作于怀袖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晋书·刘毅传》:“蜂虿作于怀袖,勇夫为之惊骇,出于意外故也。”
27、宽怀大度胸怀宽阔,度量大。郭澄清《大刀记》第五章:“他怎能不对主子的‘宽怀大度’感激涕零?”
28、怀才抱器见“怀材抱器”。唐·唐彦谦《楼上偶题》诗:“可能前岭空乔木,应有怀才抱器人。”
29、睹物怀人睹:看见;怀:想念。看见死去或离去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形容深切的怀念。明·汤显祖《还魂记·忆女》:“睹物怀人,人去物华销尽,道的个仙果难成、名花易殒。”
30、直吐胸怀直率而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明·杨循吉《朱先生诗序》:“余观诗不以格律体裁为论,惟求能直吐胸怀,实叙景象,读之可以喻。”
31、触物兴怀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情怀。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月泉吟社》:“触物兴怀言不尽,春来非是爱吟诗。”
32、正中己怀正合自己的心意。同“正中下怀”。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回:“夏婆子听了,正中己怀,忙问:‘因什么事?’”
33、襟怀坦白襟怀:胸怀;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清 陈文述《放牛行同前韵》:“董君性仁慈,襟怀亦坦白。”
34、怀德畏威畏:害怕,恐惧。对君王或上司既感怀恩德又畏惧其威严。《北齐书·文宣帝纪》:“怀德畏威,向风清顺。”
35、怀真抱素真:纯真。素:质朴的本色。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亦作“怀质抱真”。《宋书·孝武帝纪》:“其有怀真抱素,志行清白,恬退自守,不交当世,或识通古今,才经军国,奉公廉直,高誉在民,具以名奏。”
36、怀土之情怀:怀念;土: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汉·班彪《王命论》:“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37、正中其怀正:恰好;中:投合。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孝公闻‘伯术’二字,正中其怀。”
38、怀银纡紫指显贵。银,银印;紫,紫绶。汉制,相国、丞相、太尉、公侯皆紫绶;秩二千石皆银印。汉·王充《论衡·命禄》:“怀银纡紫,未必稷契之才。积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
39、含仁怀义谓有仁义之德。汉·刘向《说苑·辨物》:“故麒麟麕首牛尾,圆顶一角,含仁怀义。”
40、正中下怀正好对上自己的心意(中:投合;符合;下:在下;自己)。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蔡福听了,心中暗喜:‘如此发放,正中下怀。’”
41、饮流怀源指喝水时应该想想水源。比喻不能忘本。北周·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42、明月入怀比喻人心胸开朗。南朝 宋 鲍照《代淮南王》诗:“朱城九门门九闺,愿逐明月入君怀。”
43、遗寝载怀谓心有所念而寝不安席。唐·李元成《应贤良方正科对策》:“且犹郡邑公选,岩穴敷求,遗寝载怀,比岁临问,伫经术以佐职,相艺能以建官,则古之坐明堂,议衢室,安可以俦清问之深也。”
44、怀柔天下使天下归服。怀柔:旧指统治者用政治手腕笼络人心,使之归服。
45、襟怀洒落襟怀:胸怀;洒落:洒脱。心情坦率,光明正大。宋·周必大《益公题跋·三·跋唐子西贴》:“不妄与人交,而襟怀洒落,人自受之。”
46、畏威怀德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德惠。《国语 晋语八》:“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
47、投怀送抱指投入别人的怀抱以博取欢心。借指投靠。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凡是富春江上‘江山船’中投怀送抱的船娘,一上岸都以阿狗嫂为居停。”
48、握椠怀铅椠:古代书写的木板;铅:铅粉笔。拿着木板,带着铅粉笔。指写作或校勘。唐·史承节《后汉大司农郑公之碑》:“今故寻源讨本,握椠怀铅,兼疏本传之文。”
49、怀璧为罪璧:宝玉。身藏宝玉,因此获罪。比喻有才能而遭忌妒、迫害。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
50、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形容非常谦虚。谷:山谷。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51、十月怀胎比喻事情成熟需要足够的时间。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52、怀珠韫玉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后因以“怀珠韫玉”比喻怀藏才德。“怀珠韫玉”比喻怀藏才德。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53、关怀备至关心得无微不至。刘白羽《海天集 伟大创业者》:“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54、怀山襄陵谓洪水汹涌奔腾溢上山陵。《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55、怀材抱器犹言德才兼备。材,才能;器,器度。唐·封演《封氏闻见录·匦使》:“东曰延恩匦,怀材抱器,希于闻达者投之。”
56、开怀畅饮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元·无名氏《射柳棰丸》第三折:“令人们安排酒肴,与众大人每玩赏端阳,开怀畅饮。”
57、怀璧其罪怀:怀藏。身藏璧玉,因此获罪。原指财能致祸。后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58、抱素怀朴抱:胸怀;素:质朴;朴:敦厚。指风俗敦厚,人心质朴。《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朴。”
59、兄弟孔怀孔:很;怀:思念。兄弟之间非常思念。《诗经·小雅·常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60、被褐怀珠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