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华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华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捐华务实捐:舍弃;务:勉力从事。抛弃浮华,务求朴实。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禁采供不时诏》:“收豪家之利,笼非膳之翼,为童戏之资,岂所以还风尚本,捐华务实。”
2、马入华山《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因以“马入华山”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3、风华浊世指佼佼不凡。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他一看,见是个风华浊世的佳公子,先觉得人如其文。”
4、开华结果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宋·释惟白《续传灯录·万寿普信禅师》:“无影树栽人不见,开华结果自馨香。”
5、枯杨生华枯:干枯;华:同“花”。枯萎的杨树重新开花。比喻老年女子嫁了做官的丈夫,好景不长。《周易·大过》:“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
6、华封三祝华:古地名。封:疆界,范围。华封:华州这个地方。华州人对上古贤者唐尧的三个美好祝愿。《庄子外篇·天地篇》:“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寿…圣人富…圣人多男子。”
7、繁华胜地繁华:繁盛华丽。热闹的名胜之地。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因游学来至嘉禾地方,这是古秀州,乃江南繁华胜地。”
8、天华乱坠见“天花乱坠”。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令遵禅师》:“聚徒一千二千,说法如云如雨,讲得天华乱坠,只成个邪说争竞是非。”
9、啜英咀华比喻品赏、体味诗文的精华。语出唐·韩愈《进学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
10、白华之怨指女子失宠之哀怨。《诗经 小雅 白华》:“白华,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取申女以为后,故下国化之,以妾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能治。”
11、以华制华华:中国人;制:控制。用中国人控制中国人。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它将更厉害地进行其‘以华制华’的政治进攻和‘以战养战’的经济侵略。”
12、悃愊无华悃愊:至诚;华:浮夸。至诚而不虚浮。形容真心实意,毫不虚假。《后汉书·章帝纪》:“安静之吏,悃愊无华。”
13、踵事增华踵:追随,继续。继续前人的事业,并使更加完善美好。南朝 梁 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14、摭华损实摭:摘取;华:同“花”。摘取花朵,损失果实。比喻只重表面,忘记实质。唐·张说《大唐西域记序》:“名流先达,部执交弛,趋末忘本,摭华损实。”
15、一梦华胥《列子·黄帝》:“扞黄帝呴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后因称一场幻梦为“一梦华胥”。《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
16、才华超众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才能远远超出一般人。
17、雍荣华贵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18、春华秋实华:古同“花”。春天盛开的花;秋天结的果。比喻文采和德行。有时也比喻学问和品德修养之间的关系。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邢颙传》:“(君侯)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19、水木清华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晋 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20、遗华反质谓舍弃浮华而返归朴质。《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做诗〉》:“颓纲既振,品物咸秩。神道见素,遗华反质。”李善注:“华谓采章,质谓淳朴也。遗,弃也。”
21、秋实春华比喻德行和才华。清 林则徐《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凡尔诸生,各宜踊跃,此日驰驱文囿,竞吐珠零锦粲之词;他年黼黻皇猷,伫收秋实春华之用。”参见“春华秋实”。
22、风华正茂风:风采;华:才华;茂:茂盛;蓬勃。正是风采动人;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人朝气蓬勃;年轻有为。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3、华不再扬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晋·陆机《短歌行》:“时无重至,华不再扬。”
24、朱轮华毂朱、华:形容装饰华丽;毂:车轮中心的圆木。指古代王侯贵族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比喻显贵。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令范阳令乘朱轮华毂,使驱驰燕赵郊。”
25、华屋山丘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三国 魏 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26、华而不实华;同“花”;开花;实:结果实。光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里空虚;有名无实。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27、水石清华见“水木清华”。《宋书·隐逸传论》:“且岩壑闲远,水石清华,虽复崇门八袭,商城万雉,莫不蓄壤开泉,仿佛林泽。”
28、朴素无华俭朴:不浮华。《元史·乌古孙泽传》:“常曰:‘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人皆言之,泽不以为意也。”
29、芳年华月芳年:妙龄。指美好的年华。南朝·宋·刘铄《拟行行重行行》:“芳年有华月,佳人无还期。”
30、风华绝代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南史·谢晦传》:“时谢混风华为江左第一,尝与晦俱在武帝前,帝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
31、豆蔻年华豆蔻:一种花色淡黄、果实含香可入药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少女。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妙龄年代。唐 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32、咀嚼英华咀嚼:用牙齿磨碎食物,比喻反复体会。英华:此指精华。比喻细细体会文章中的精华。唐·韩愈《进学解》:“沈浸浓郁,含英咀华。”
33、质朴无华质朴:朴实;华:华丽,华而不实。朴实而毫不虚夸。林语堂《萧伯纳一席谈》:“然而一见其为人,又是质朴无华的文人本色。”
34、含菁咀华见“含英咀华”。明·张居正《赠吴霁翁督学山东序》:“今世学者,含菁咀华,选词吐艳,盖人人能矣。”
35、华衮之赠华衮:古代帝王的礼服。形容贵重的赠与。晋·范宁《谷梁传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一言之贬,辱过市井之挞。”
36、华颠老子华:头发花白;颠:头颅。指头发花白的老头子。曾朴《孽海花》第18回:“最难得的,仍是原班,不弱一个!不是绿鬓少年,都换了华颠老子了。”
37、褫其华衮,示人本相褫:剥夺;衮:礼服;示:展示。剥开华美的外衣,在人前显示本来面目。比喻揭穿别人的伪装。鲁迅《书信集·至曹聚仁》:“此种物件,都须褫其华衮,示人本相,庶青年不再乌烟瘴气,莫名其妙。”
38、放马华阳谓不再用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四》:“武王伐纣,天下既定,王巡岳渎,放马华阳,散牛桃林,即此处也,其中多野马。”
39、华亭鹤唳华亭谷的鹤叫声。表示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尤梅》:“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呼?’”
40、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糟粕:酒糟,比喻无用的东西。把有用的东西留下,把无用的东西丢掉。马南邨《不要秘诀的秘诀》:“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
41、朝华夕秀比喻有新意的文章。晋·陆机《文赋》:“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42、才华盖世盖:覆盖。才能很高;远远超出当代的人。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他做宗人府主事时候,管宗人府的便是明善主人,是个才华盖世的名王。”
43、枯树生华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三国志 魏志 刘廙传》:“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44、铁树开华见“铁树开花”。《续传灯录·或庵师体禅师》:“淳熙己亥八月朔示微疾,梁翰别郡守曾公。逮夜半书偈辞众曰:‘铁树开华,雄鸡生卵,七十二年,摇篮绳断。’掷笔云寂。”
45、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糟粕:酒糟,比喻无用的东西。把有用的东西留下,把无用的东西丢掉。李锐《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学生时代》:“他们对于中国的旧东西和外国的新东西……是‘去其糟粕,存其精华’,是‘斟酌国情,两无所偏’。”
46、纷华靡丽纷华:繁华富丽;靡丽:奢侈,华丽。形容繁华富丽,奢侈讲究。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安帝纪》:“嫁娶送终,纷华靡丽。”
47、掇菁撷华掇:拾取;菁:精华。撷:摘取。选取事物的精华。清·黄宗羲《明文案序上》:“《文选》主于修辞,一知半解文章家有偏霸也;《文粹》掇菁撷华,迹选之鼓吹;《文鉴》主于政事,意不在文。”
48、神州华胄神州:中国;华:华夏民族;胄:后代。指华夏民族的后代。指中国人。鲁迅《忽然想到》:“况且我们是神州华胄。”
49、惨绿年华指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清 龚自珍《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诗之七:“十年提倡受思身,惨绿年华记忆真。”
50、风信年华指女子二十四岁时。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那轿中走出来一个风信年华的丽人,便是年羹尧的爱妾。”
51、及笄年华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笄。”
52、虚度年华白白地度过年岁。虚:指没有收获、成就。《忆邓拓 邓拓与人民日报》:“他认为:古今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不虚度年华。”
53、雍容华贵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曹禺《王昭君》第一幕:“姜夫人雍容华贵地走下,盈盈和戚戚恭恭敬敬地陪送出去。”
54、花信年华花信:开花时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而且正当花信年华,就如秋月将满,春花方盛,令人一见便觉不可错过。”
55、荣华富贵荣华:兴旺显耀。旧时形容有钱有势。现比喻兴盛或显达。宋 沈作喆《寓简》:“一涉世俗,虽荣华富贵中,无一切如意事。”
56、年华虚度虚度:白白渡过。白白地度过年岁李欣《除夕夜话》:“即使到了除夕,我们也不使年华虚度,要守住每一秒。”
57、华屋丘墟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三国 魏 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58、华冠丽服冠:帽子。形容衣着华丽。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全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59、鸿图华构宏大华美的建筑景观。明·张居正《宫殿纪》:“高皇帝定鼎金陵,文皇帝建都燕蓟,我皇上龙飞襄郢,三大都在寰宇间,皆据百二之雄胜,萃岳渎之灵秀。鸿图华构,鼎峙于南北。”
60、直权无华质朴无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