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画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画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画疆自守疆:境界,边界。按照已确定下来的区域驻守。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孙中山《和平统一之通电》:“在统一未成之前,四派各画疆自守……先守和平之约,以企统一之成。”
2、刻画无盐古代传说中的丑女。精细地描绘无盐;把丑妇当作美人。《晋书 周顗传》:“庚亮尝谓顗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顗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3、画地成图在地上画出地图,来说明山川河岳等地理形势。形容信手拈来,才能出众。东汉·班固《汉书·张安世传》:“千秋口对兵事:画地成图,无所忘失。”
4、琴棋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唐高测,彭州人。聪明博识,文翰纵横。至于天文历数,琴棋书画,长笛胡琴,率梁朝朱异之流。”
5、依样画葫芦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6、口讲指画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7、断齑画粥分开捣碎的菜和凝结的粥;按定量来吃。指食物精简微薄。形容生活清苦。断;画:断开;划分。齑:捣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宋 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8、比手画脚说话的同时用手脚来比画。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九章:“他像个大总管,率领所有人员从前庭到后院,比手画脚地指点了半个钟头。”
9、较若画一谓明确一致。汉·荀悦《汉纪·惠帝纪》:“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10、画蚓涂鸦形容书法或文字拙劣。多用作谦词。明 宋濂《赠会稽韩伯时序》:“顾余不敏,操无用之学,徒以空文出应时须,画蚓涂鸦,日不暇给。”
11、依葫芦画瓢照着真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刻板地照着做。《诗刊》1977年第12期:“如果就事论事,依葫芦画瓢,就会写成:一条搭肩六尺长,劳动一天沾了灰。”
12、斠若画一公平持正;整齐画一。唐·程晏《萧何求继论》:“萧河为法,斠若画一。”
13、画一之法指全体遵行、无一例外的法令政策。《后汉书 王充王符等传论》:“太叔致猛政之褒,国子流遗爱之娣,宣孟改冬日之和,平阳循画一之法。”
14、画疆墨守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清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唐初比偶……继以李杜代兴,杯酒论文,雅称同调,而李不袭杜,杜不谋李,未尝党同伐异,画疆墨守。”
15、口讲手画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形容详细地解说。宋·黄庭坚《题跋》:“好学者从之请问,口讲手画,终席或至千字。”
16、描神画鬼描画鬼神,指凭臆想描写不存在的事物。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叶紫<丰收>序》:“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
17、画卵雕薪在鸡蛋、薪木上雕画图形。是古代富豪生活穷奢极侈的一种表现。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法云寺》:“晋室石崇乃是庶姓,犹能雉头狐腋,画卵雕薪,况我大魏天王,不为华侈?”
18、画龙点睛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19、出谋画策谋:谋略。画:筹划。制定计谋策略。常指为人出主意。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20、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
21、画地成牢比喻只许在限定的范围内活动。同“画地为牢”。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诗之有皎然、虞伯生,经义之有茅鹿门、汤宾尹、袁了凡,皆画地成牢以陷人者,有死法也。”
22、助画方略协助规划作战的方针策略.。
23、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只见宝玉跑至围屏灯前,指手画脚,信口批评。”
24、画虎刻鹄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东观汉记 马援传》:“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饬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25、刻画无盐,唐突西施刻画:描绘;无盐:战国时齐国的丑女;唐突:冒犯;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比喻拿丑的和美的比较,冒犯与贬低了美的。《晋书·周顗传》:“庚亮尝谓顗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顗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26、画龙点晴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27、画符念咒道士画符箓、念咒语。比喻写字、念书今人难以索解。瞿秋白《乱弹 哑巴文学》两千多年中国绅士的画符念咒,保持象形文字,垄断着知识,这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绝妙工具。”
28、画沙印泥书法家比喻用笔的方法。唐·褚遂良《论书》:“用笔当如锥画沙,如沙印泥。”
29、照葫芦画瓢比喻照着样子模仿。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30、画水镂冰在水上作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汉 桓谭《新论》:“画水镂冰,与时消释。”
31、依本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同“依样画葫芦”。《朱子语类》卷四二:“仲弓却只是据见本子做,只是依本画葫芦。”
32、画策设谋画:谋划,筹划;设:筹划。筹划办法,图谋计策。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6回:“凤姨见有功效,一发贴心贴意,替他画策设谋。”
33、画栋雕梁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宣和遗事》前集:“画栋雕梁,高楼邃阁,不可胜计。”
34、比葫芦画瓢比喻照样子模仿。
35、画脂镂冰镂:雕刻。在没脂上绘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汉 桓宽《盐铁论 殊路》:“故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36、雕梁画栋梁:房梁;古代考究的房梁常雕刻有花纹图案;栋:支柱。指房屋有十分华丽的彩绘装饰。形容房屋富丽堂皇。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这的是雕梁画栋圣祠堂。”
37、眉眼如画形容容貌端正秀丽。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姆抱幼子立侧,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
38、乔龙画虎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0回:“他自吃人在他跟前那等花丽胡哨,乔龙画虎,两面三刀哄他,就是千好万好了。”
39、画虎类狗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40、诗情画意原指诗歌绘画所蕴含的情感、意境。也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物。宋 周密《清平乐 横玉亭秋倚》词:“诗情画意,只在阑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一片吴山越水。”
41、画蛇添足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42、指方画圆谓谈论时以手指比画。明·宋濂《王府君墓志铭》:“或共其议论,辄掀眉吐气,指方画圆,滚滚数千言不休。”
43、故步自画犹故步自封。郭沫若《文艺论集·论中德文化书》:“我国自印度思想输入以后,几千年来溺佛者遁世无营,避佛者亦故步自画。”
44、充饥画饼画个饼子来解饿。比喻虚有其名而无补于实际。也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元 宋方壶《醉花阴 雪浪银涛套 古水仙子曲》:“当初指雁为羹,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
45、画地为牢,议不入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46、画虎不成画老虎画不好(画得像只狗)。比喻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东汉 班固《东观汉记》:“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47、画地为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同“画地为牢”。《汉书 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
48、点纸画字指在契约或供词上捺指模和签押。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家礼·婚礼》:“诸婚娶两家,并用点纸画字,写立合同文约,明白具载往回聘礼。”
49、点指画字指在合同文约或供词上按手印签字画押。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家礼·婚礼》:“诸婚娶两家,并用点指画字,写立合同文约,明白具载往回聘礼。”
50、画中有诗绘画当中具有诗意。形容画画得很好。宋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51、画影图形画:绘画。摹绘人的形貌,古时用于悬赏缉捕逃犯。元·施惠《幽闺记·图形追捕》:“奉上司明文,遍张文榜,画影图形,十家为甲,排门粉壁,各处挨捕。”
52、江山如画江山:山河;常指国土。山河美如图画。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53、眉目如画形容容貌端正秀丽。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
54、雕甍画栋雕:雕绘;甍:屋脊;栋:支柱。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4回:“雕甍画栋吐龙光,凤阁斜张朱网。”
55、画梁雕栋雕:用彩画装饰;栋:房屋的正梁。有雕刻和彩画装饰的栋梁。形容豪华的宫室。也作“雕梁画栋”。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宽绰绰罗帏绣成栊,郁巍巍画梁雕栋。”
56、画地而趋趋:疾走。只在规定的范围内行动。比喻不知变通。庄周《庄子 人世间》:“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
57、画土分疆指划分疆域而治。清 鲁一同《正统论》:“高光崛起,李赵彷徨,魏晋盗窃,秦隋强梁,偏安割据,画土分疆,无所拘滞,安所纷扰哉。”
58、京兆画眉京兆:汉朝官名;画:描。指男女或夫妇相亲相爱。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
59、指天画地本指道教画符。汉 应劭《风俗通 皇霸》:“指天画地,神仙潜通。”
60、运筹画策同“运筹决策”。唐·刘知幾《史通·言语》:“运筹画策,自具于章表;献可替否,总归于笔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