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广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广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广见洽闻洽:广博。看的广,听的多。形容见识广博。唐·杨炯《百泉县令李楚才神道碑》:“雄才壮思,首九奏而和八音;广见洽闻,披五年车而诵三箧。”
2、志广才疏犹志大才疏。宋·李纲《奏陈利害札子》:“今浚之罪乃在于志广才疏,力小任重,不能谘诹良策,而专于自用。”
3、广譬曲谕多方晓谕,委婉开导。明·张敬修《文忠公行实》:“每进讲经执义,广譬曲谕,词极剀切。”
4、广陵散绝《广陵散》已失传。常比喻优良传统断绝或后继无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5、太丘道广太丘:东汉陈寔,曾为太丘长,世称陈太丘。指交游甚广。《后汉书·许劭传》:“太丘道广,广则难周。”
6、才高意广意:意愿;理想;广:广阔;远大。才学很高;志向远大;却难于成就大事业。明 胡震亨《唐音癸签》:“大抵才高意广,如孔北海(孔融)之徒。”
7、稠人广坐坐:同“座”。指人很多的地方,即公共场合。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
8、识多才广识:知识,见识。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5回:“他是晋国勋臣,识多才广。”
9、地广人希见“地广人稀”。《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
10、集思广议谓集中众人智能,广泛进行议论。清·昭梿《啸亭杂录·钱南园》:“佞者既明目共视,难以挟私,贤者亦集思广议,以济其事。”
11、才疏意广疏:粗疏;广:广大。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12、积厚流广根基深厚,影响广远。战国·赵·荀况《荀子·礼论》:“所以别积厚,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
13、意广才疏意:意愿,志向。志向远大,但才能浅薄。指志大才疏。宋·杨万里《陈公墓志铭》:“臣素不识浚,亦闻其人意广才疏,虽有勤王之节,安蜀之功,然其败事亦不少。”
14、李广难封见“李广未封”。唐·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15、李广不侯见“李广未封”。徐夤《赠杨著》:“李广不侯身渐老,子山操赋恨何深!”
16、广而言之一般说来。
17、李广未封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因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唐·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18、见多识广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19、广土众民土地广阔,人民众多。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
20、积思广益指集中众人的智慧,可使效果更大更好。三国 蜀 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集,亦作“积”。
21、宇量深广宇量:器宇度量。形容人的度量宏远。晋·潘岳《司空密陵侯郑袤碑铭》:“弘操岳峻,宇量深广。”
22、广开门路指尽量想办法开辟多种渠道。邓小平《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要广开门路,多想办法,千方百计,解决问题。”
23、广谋从众集思广益,听从多数人的意见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臣闻广谋从众,则合乎天心。”
24、大庭广众庭:旧时指官署的厅堂;后泛指大院子;大庭:宽大的场所;广:多;众:许多人。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也作“广庭大众”。汉 孔鲋《孔丛子 公孙龙》:“如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悔而不敢斗争。”
25、广众大庭广:多;众:许多人;大庭:宽大的场所。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明·屠隆《昙花记·冥词断案》:“世人造业,不论广众大庭,暗室屋漏。”
26、多见广识见闻多,知识广。《水浒传》第七四回:“话说这一篇诗,单道着燕青。他虽是三十六星之末,果然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
27、广厦之荫厦:大房子;荫:遮蔽。指像大房子可以遮风蔽日那样给人们以保护。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力命》:“进其茙菽有稻粮之味,庇其蓬室若广厦之荫。”
28、大廷广众见“大庭广众”。清·龚自珍《上大学士书》:“大廷广众,苟且安之,梦觉独居,胸弗谓是。”
29、广袖高髻宽大的衣袖,高耸的发髻。形容风俗奢靡。汉《童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眉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
30、稠人广座指人很多的场合。《史记 很其武安侯列传》:“稠人广众,荐宠下辈。
31、才广妨身妨:妨害。自恃才能广博,有时反而害了自己。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看了些英雄休争闲气,为功名将命亏……常言道才广妨身,官高害已。”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看了些英雄休争闲气,为功名将命亏……常言道才广妨身,官高害已。”
32、粮多草广比喻战备物资充足。明 无名氏《桃园结义》第一折:“俺这蒲州,地方宽阔,粮多草广,军民好汉,我何不起兵播乱。”
33、广庭大众广庭:宽大的场所。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秦·孔鲋《孔丛子·公孙龙》:“尹文曰:‘使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侮而不敢斗,王将以为忠乎?’
34、进壤广地扩展地域。汉·桓宽《盐铁论·诛秦》:“虽以进壤广地,如食荝之充肠也,欲其安存,何可得也。”
35、广大神通神通:指神奇的本领。原为佛教语。形容本领、手段极为高超,无所不能。清·颐琐《黄绣球》第五回:“公门中人,三头六臂,广大神通,真令人无从捉摸。”
36、束广就狭谓把丰富的内容概括为极少的文字。宋·韦居安《梅裥诗话》上卷:“他人欲隐括此意,非累数十言不可,而公以二十八字尽之,真得束广就狭体。”
37、长才广度指才能出众器量宏大的人。三国 魏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而能不营,乃可贵耳。”
38、众人广坐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史记 魏公子列传》:“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39、集思广益集:集中;思:思想;广:扩大;益:好处。集中群众的意见和智慧;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指集中众人的思想和智慧;广泛吸收好的意见。三国 蜀 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40、经多见广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7章:“特别对制造兵器的知识很丰富,可说是经多见广。”
41、广开言路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42、广文先生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据《新唐书·郑虔传》载,玄宗爱郑虔才,为置广文馆,以之为博士。②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据《新唐书·郑虔传》载,玄宗爱郑虔才,为置广文馆,以之为博士。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早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43、兵多将广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凭着俺这里兵多将广,马壮人强,量吴国姬光到的那里,就怕着他哩?”
44、高堂广厦厦:高大的房屋。指高大豪华的房屋建筑。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高堂广厦,玉宇琼楼,是坟山上起得的享堂。”
45、广结良缘多做善事,以得到众人的赞赏。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七回:“你又发起善念,广结良缘,岂不是俺一家的福份。”
46、俭故能广平素俭省,所以能够富裕。《老子》:“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47、推而广之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48、通衢广陌四通八达的宽广大路。唐·牛僧儒《玄怪录·崔绍》:“二使者押绍之后,通衢广陌,杳不可知际,行五十许里。”
49、取民愈广攫取民众的财货,劳力越多.。
50、广阔天地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毛泽东《<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按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51、广厦万间厦:大屋子。有很多宽敞的屋子。形容受到保护、得到周济的人很多。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52、钧天广乐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汉 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
53、广开才路指让有才干的人广泛得到任用。
54、广种薄收薄:少。种植的面积很大,但单位产量却很低。比喻实行的很广泛,但收效甚微。明·康海《秋兴次前韵》:“凭着这广种薄收百亩庐,有甚踌躇?”
55、源广流长源:源头;流:流程。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唐·陆贽《晋王荆襄江西道兵马都元帅制》:“源广流长,庆深祚远。”
56、莽莽广广莽:粗率、莽撞。做事鲁莽。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8卷:“况我老人家,从来药材行里,不曾着脚,怎便莽莽广广的要去行医。”
57、稠人广众稠:多而密。指人很多的场合。东汉 班固《汉书 灌夫传》:“稠人广众,荐宠下辈。”
58、心广体胖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广:宽广;开阔;胖:安泰舒适。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59、地广人稀地域广阔;人烟稀少。东汉 班固《汉书 地理志下》:“习俗颇殊,地广民稀。”
60、地广民稀广:宽阔;稀:稀少。指土地广大,人烟稀少。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习俗颇殊,地广民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