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孤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孤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恤孤念寡恤:体恤,周济。救济孤儿,关心寡妇。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二折:“据居士恤孤念寡,敬老怜贫,世之少有也。”
2、孤形吊影谓孤单一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权翰林身居客邸,孤形吊影;想着‘牛女银河’之事,好生无聊。”
3、六尺之孤指没有成年的孤儿。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
4、鳏寡孤茕茕,无兄弟。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同“鳏寡孤独”。唐 陆贽《赐京畿及同华等州百姓种子赈给贫人诏》:“赈赐贫人,先尽鳏寡孤茕目下不济者。”
5、孤身只影形容孤单一人。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6、野鹤孤云见“闲云孤鹤”。宋·王千秋《临江仙》词:“野鹤孤云元自在,刚论隐豹冥鸿。”
7、孤标独步孤标:独特的标格;独步:超群出众,独一无二。形容品格极其清高。《旧唐书 杜审权传》:“尘外孤标,云间独步。”
8、鳏寡孤惸同“鳏寡孤独”。惸,无兄弟。
9、孤臣孽子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艰难困苦的人。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朱熹集注:“孤臣,远臣;孽子,庶子。”
10、惜孤念寡惜:爱惜。爱怜孤寡。元·张廷玉《看钱奴》第一折:“盖寺建塔,修桥补路,惜孤念寡,敬老怜贫,我可也舍的,则是圣贤可怜见我。”
11、孤立无援孤立:没有得到同情和援助。指单独行事;没有援助。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焉耆以中国大丧,遂功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而龟兹姑墨数发兵攻疏勒。”
12、孤儿寡母指男子死后遗留的孩子和妇女。《晋书·石勒载记》:“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13、孤悬浮寄形容孤立而没有依托。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上海]势居下游,无险可扼。蕞尔区,孤悬浮寄,数十里外皆贼兵。”
14、孤独鳏寡泛指无依无靠的人。《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15、怜孤惜寡怜:哀怜,同情;惜:怜惜。怜悯同情孤苦无依的孤儿寡妇。明·徐元《八义记·赵宣训子》:“怜孤惜寡念贫穷,今日收留我运通。”
16、孤行一意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清·钱谦益《父楫中议大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制》:“孤行一意,惟知砥节而首公;榰柱众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17、孤苦仃俜犹言孤苦零丁。明·汤显祖《牡丹亭·诘病》:“今生怎生?偏则是红颜薄命,眼见的孤苦仃俜。”
18、孤军独战孤:单独。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比喻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无援的情况下从事某项工作。《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独战,死者十八九。”
19、白云孤飞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旧唐书 狄仁杰传》:“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伫立久之。云移乃行。”
20、双斧伐孤树指嗜酒好色,摧残身体。《元史·阿沙不花传》:“而惟曲蘖是耽,妃姬是好,是犹双斧伐孤树,未有不颠仆者。”
21、孤舟独桨喻单独行动,没人帮助。京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怎能够光凭这一家仇恨,个人勇敢、孤舟独桨、匹马单枪?”
22、孤子寡妇指男子死后遗留的孩子和妇女。战国·楚·宋玉《高堂赋》:“孤子寡妇,寒心酸鼻。”
23、曙后孤星曙:唐朝进士崔曙;孤:指没有父亲。指人死后只留下一个孤女。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9回:“十三妹者,盖曙后孤星。”
24、闲云孤鹤漂浮的云,孤飞的鹤。比喻无拘无束、来去自如的人。宋 文莹《续湘山野录》:“州亦难添,诗亦不改,然闲云野鹤何天而不可飞邪?”
25、孤履危行谓行为孤高独特。明·李东阳《冰玉斋记》:“若明仲者,雄谈博辩而人不以为狂,志高远虑而人不以为迂,孤履危行而人不以为异。”
26、孤豚腐鼠同“孤雏腐鼠”。清·钱谦益《春秋论二》:“成济,奴隶小人,昭视之,孤豚腐鼠耳。”
27、苦心孤诣苦心:用心良苦。孤诣:独到的成就或境地。用尽苦心;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指精心钻研学问或技艺;很有独到之处。清 翁方纲《复初斋文集 格调论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独运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诣戛戛独造者言之,今且以效古之作若规仿格调者言之。”
28、孤寡鳏独泛指没有劳动能力、无依无靠的人。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29、闳识孤怀远大的见解,独特的情操。清 曾国藩《圣哲画像记》:“班氏闳识孤怀,不逮子长远甚。”
30、孤傲不群孤:孤单;傲:高傲。指高傲孤僻,难与人相处。刘斯奋《白门柳·秋露危城》第九章:“偏偏却是天生一副孤傲不群的秉性,社友们都有点怕他,他也懒得管别人。”
31、孤标傲世孤:孤单;标:标准高。孤高自赏,傲然一世。原形容菊花傲霜独立的形态。比喻人格的傲然不群和不与俗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32、孤衾独枕单条棉被与单个枕头。指夜间独自一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虽是夜晚间孤衾独枕,不惯寂寞,奈一心丢了众人,只念柳湘莲早早回来完了终身大事。”
33、一意孤行不接受人家的劝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做(行:行动;做)。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34、孤文断句指片断、孤立的文句。鲁迅《〈古小说钩沉〉序》:“《庄子》举宋鈃之言,孤文断句,更不能推见其旨。”
35、道寡称孤谓自封为王,称霸一方。明·无名氏《陈仓路》第三折:“都待要分疆土,霸山川,寻战讨,相攻拒,出来的道寡称孤。”
36、孤学坠绪将要失传的学问典籍。清·龚自珍《语录·书戴氏定本〈水经〉》:“是本孔氏继涵刻入《微波榭丛书》中,不为矣孤学坠绪。”
37、只身孤影只:单独的。指孤单一人。亦作“只影孤形”、“只影单形”。宋·葛长庚《水龙吟》词:“人间天上,喟然俯仰,只身孤影。”
38、孤芳自赏孤:单独;唯独;孤芳:单独的一支香花。把自己看作是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宋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词:“应念岭表经年,孤芳自赏,肝胆皆冰雪。”
39、孤魂野鬼比喻没有依靠,处境艰难的人。钱钟书《围城》:“人家哪里有工夫梦见我们这种孤魂野鬼。”
40、孤形单影孤:单独;单:独。形容孤单一人,无亲无友。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牧羊记·北海牧羝>》:“冷清清孤形单影,静恍恍没一个人来至。”
41、负德孤恩缺少恩义。宋·李觏《闵雨诗》:“安知愚下鬼,负德孤恩难制指,弄天之权侮人命。”
42、根孤伎薄势力孤单,才智浅薄。南朝·宋·鲍照《侍郎报满辞阁疏》:“日晏途绕,块然自丧,加以无良,根孤伎薄,既同冯衍负困之累,复抱相如痟渴之疾。”
43、遗老孤臣指改朝换代后已经失势而仍效忠前朝的老臣。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昔者改姓易代,兴亡倏忽,一二遗老孤臣,不忍见宗社之倾,君父之辱,犹或黄冠草履,歌哭空山,乱礁穷岛,相望饮泣。”
44、孤恩负德孤:负。指背弃恩义,忘恩负义。汉·李陵《答苏武书》:“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45、孤行己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鲁迅《集外集·记“杨树达”君的袭来》:“我想,原来是一个孤行己意,随随便便的青年,怪不得他模样如此傲慢。”
46、人单势孤人数少,力量单薄。京剧《猎虎记》第十场:“劫牢之后,倘若登州兵马杀来,我等人单势孤,只怕寡不敌众。”
47、黔驴技孤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同“黔驴之技”。明·孙仁孺《东郭记·妾妇之道》:“腐鼠堪惊,黔驴技孤。”
48、孤文只义指零碎的文字材料。清·龚自珍《〈春秋决事比〉自序》:“斯时通古今者起,以世运如是其殊科,王与霸如是其殊统;考之孤文只义之仅存,而得之乎出没隐显之间;……竹帛烂,师友断,疑信半;为立德、适道、达权之君子,若此其难也。”
49、汉武托孤汉武:汉武帝;孤:遗孤。汉武帝把8岁的儿子托霍光辅佐。
50、尘外孤标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旧唐书·杜审权传》:“冲碎孕灵岳之秀,精明含列宿之光,尘外孤标,闲云独步。”
51、孤雌寡鹤丧失配偶的禽鸟。后亦用以比喻失偶之人。汉·王褒《洞箫赋》:“孤雌寡鹤,娱优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颠。”
52、幺弦孤韵谓小曲的音韵,与具备各种乐曲乐器的大乐相对。唐·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如幺弦孤韵,瞥入人耳,非大乐之音。”
53、平地起孤丁比喻无事生非。
54、矜寡孤独矜:同“鳏”,老而无妻的人;寡:寡妇;孤:孤儿;独:独身。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独居无靠的人。西汉·戴圣《礼记·礼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55、孤雏腐鼠孤独的鸟雏,腐烂的老鼠。比喻微贱而不值得一说的人或事物。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宪传》:“今贵主尚见枉夺,何况小人哉!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耳。”
56、南面称孤南面:面朝南;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朝南坐着,自称孤家。指统治一方,称帝称王。《庄子 盗跖》:“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
57、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多;孤寒:指贫困的读书人。许多生活贫困的读书人。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58、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指单一方面的因素或条件是不能生长出新事物的。清·程允开《幼学故事琼林·夫妇》:“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
59、抚孤恤寡恤:救济。指养育孤儿,救助寡妇。明·无名氏《鸣凤记·桑林奇遇》:“守经行权,各有其时,抚孤恤寡,存乎一念。”
60、鸾孤凤寡见“鸾孤凤只”。明·吴廷翰《集贤宾·题情》:“叹鸾孤凤寡,啼痕榅透香罗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