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干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干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干巴利落干脆;爽快。
2、大动干戈干、戈:古代两种兵器。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3、一干二净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清 李汝珍《镜花缘》:“他是‘一毛不拔’,我们是‘无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净,看他如何?”
4、干霄凌云高高地耸起,直逼云霄。比喻前程远大,能够迅速成才。宋·黄榦《勉斋文集·五·林子至子字序》:“勉乎哉!行将见子干霄凌云,而为栋梁之用。”
5、外强中干指外表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五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
6、墨汁未干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可是墨汁未干,将军们即奉命作成消灭边区的军事计划。”
7、朝干夕愓指终日勤奋谨慎,不敢懈怠。语出《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8、邪不干正邪恶的压不倒正派刚正的事物。宋 王谠《唐语林 方正》:“臣闻邪不干正,若使咒臣,必不能行。”
9、油干灯尽见“油干灯草尽”。《荡寇志》第四四回:“孔厚道:‘嫂嫂揣理,小生并非不出力,只我不是神仙,那有灵芝仙药,所用不过树皮草根,油干灯尽,大命已终,如何救得。’”
10、扭转干坤比喻从根本上改变已成的局面。
11、敢想敢干敢于冲破某种束缚思索问题和发表意见康濯《太阳初升的时候》:“其实既是个细琢细磨的能人巧匠,也有着敢想敢干的猛烈劲儿。”
12、善罢干休善:好好地;甘休:情愿罢休。好好地解决纠纷,不再闹下去(多用于否定)。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他看见奶奶比他标致,可比他得人心儿,他就肯善罢干休了?”
13、不干好事不做有益的事情。
14、一干人犯指罪犯和有关的人。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奸夫淫妇,虽该重罪,已死勿论。其余一干人犯,释放宁家。”
15、枕干而寝干:盾。枕着盾牌睡觉。形容复仇之心急切而坚定。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
16、精明强干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况且随带的那些司员,又都是些精明强干、久经审案的能员,那消几日,早问出许多贼款来。”
17、干名采誉干:求;采:取。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东汉 班固《汉书 终军传》:“而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
18、干鲜水陆干:干菜果品;鲜:新鲜水果蔬菜等;水:水产;陆:陆产。各种山珍海味干鲜瓜果都有。形容宴席丰饶。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3回:“那四十个碟子……里面自是山南海北干鲜水陆的酒馔果菜。”
19、埋头苦干埋头:一直低着头;苦干:尽心尽力地干。形容工作勤奋、努力。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20、煨干就湿极言抚育孩子的辛苦。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三折:“不想共乳同胞一体分,煨干就湿母艰辛。”
21、蝉喘雷干蝉喘息,雷声净。形容酷热干旱。前蜀 贯休《苦热寄赤松道者》:“蝉喘雷干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
22、干啼湿哭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北齐书·尉景传》:“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23、推干就湿同“推燥居湿”。明·徐田臣《杀狗记·孙荣奠墓》:“三年乳哺恩爱深,推干就湿多劳顿。”
24、木干鸟栖谓鸟栖树上,至树干枯也不离去。喻行事坚定不移。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外篇》:“身不敢饮食,拥辕执轺,木干鸟栖,袒肉暴骸。”
25、朝干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不敢疏忽懈怠。《周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26、大干物议干:冒犯;物议:众人的议论。引起众多的议论或引起舆论的不满。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9回:“恐怕他摆出老前辈的架子来,那是大干物议的。”
27、湿肉伴干柴形容拷打。
28、整顿干坤乾坤:卦名,象征天地,阴阳等。治理国家,使混乱的局面变得有秩序。
29、偎干就湿形容母亲抚育幼儿之辛苦。谓幼儿溺床,母亲宁可以身就湿,使小儿卧处常干。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且休说怀耽十月,只从小偎干就湿,几口气抬举他偌大,便恰似燕子衔食。”
30、共枝别干比喻一个教师传授下来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他们所注之书,或所见不同,各有所取;或师资相传,共枝别干。”
31、干端坤倪天地显示的征兆。
32、矫情干誉故违常情,以求美誉。《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其余凡贪官、污吏……及矫情干誉、欺世盗名种种之人,无不随业得报,一一不爽。”
33、旋干转坤扭转天地。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极大。唐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干转坤。”
34、干燥无味味:滋味,趣味。干巴巴的毫无趣味。艾芜《文学手册·怎样获得文学的工具》:“这首歌,前头三句都是平铺直叙,显得干燥无味,一加尾后一句,便格外明快生动起来。”
35、载戢干戈载戢:装运收藏;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引申为战争。将武器收藏起来。指不再诉诸武力。《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36、夕惕朝干指终日勤谨慎,不敢懈怠。《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37、喉焦唇干喉咙和嘴唇都非常干。形容极力劝说。汉·焦延寿《易林》第13卷:“龙马上山,焦无水泉,喉焦唇干,渴不能言。”
38、干干净净没有污垢、尘土、杂质。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的,没了踪迹,便是武二回来,待敢怎地?”
39、涸思干虑犹言绞尽脑汁。明·王志坚《表异录·艺文》:“极思为文,曰涸思干虑。”
40、舌干唇焦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苦心劝说。
41、寝苫枕干谓古时父母被人所杀,子女卧草枕盾,表示时刻不忘报仇。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孔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
42、材优干济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清史稿 高宗纪五》:“刘宗周、黄道周立朝守正,熊廷弼材优干济。”
43、精明能干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新唐书 苏弁传》:“弁通学术,吏事精明,承延龄后,平赋缓役,略烦苛,人赖其宽。”
44、水米无干见“水米无交”。朱自清《我是扬州人》:“我知道上海虽然也许比知道绍兴多些,但是绍兴究竟是我的祖籍,上海是和我水米无干的。”
45、干卿底事干:关涉。管你什么事?常用于讥笑人爱管闲事。《南唐书·冯延巳》:“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元宗尝戏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46、煨干避湿见“煨干就湿”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生下这孩儿,十月怀胎,三年乳哺,咽苦吐甜,煨干避湿,不知受了多少辛苦。”
47、泪干肠断形容伤心到极点。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气的彩云哭个泪干肠断。”
48、焦唇干舌见“焦唇干舌”。《孔子家语·屈节》:“孤尝不料力而兴吴难,受困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
49、唇干口燥形容说话过多而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古乐府·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
50、溜干二净一点不剩,非常干净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个冬天,花得溜干二净,一颗也不剩。”
51、干脆利索同“干脆利落”。莫应丰《将军吟》第24章:“‘回去,回去!’政委朝门外把手一挥,干脆利索地答复了他。”
52、更待干罢意谓怎肯干休。
53、旋转干坤扭转天地。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极大。
54、颠干倒坤乾坤:指天地。能把天地颠倒。形容本领非常大。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二回:“我平生有个癖见,以为天地间最可宝贵的是两种人物,都是龙跳虎踞的精神,颠干倒坤的手段,你道是什么呢?
55、口干舌燥非常干渴。多形容天热或说话很多;费尽口舌。三国 魏 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56、干卿何事干:关涉;卿:你的尊称。跟你有什么关系?指人爱管闲事。宋·马令《南唐书·冯延巳传》:“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元宗尝戏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57、强干弱枝加强树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汉兴以来诸侯年表序》:“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厄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
58、干云蔽日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高大。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59、干打雷不下雨干:空。比喻空作许诺,不肯实施,不肯给人以实惠。老舍《离婚》:“干打雷不下雨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60、昼干夕惕日夜勤勉戒慎。语出《易·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语出《易·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