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甘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1、食不甘味 | 甘:味道好。吃东西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形容心中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传》:“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 |
2、甘分随时 | 甘愿顺随时世环境。 | 元 无名氏《谇范叔》楔子:“常则是半生忙不遂,我平生志,居陋巷甘分随时。” |
3、死不甘心 | 就是死了也不甘心情愿或满足。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 |
4、甘贫守志 | 甘:情愿,乐意。甘受贫困,守住志节 |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奉圣人的命,因为你梁鸿甘贫守志,孟光举案齐眉,着小官亲赍此封丹诏,与他加官赐赏。” |
5、不甘寂寞 | 甘:甘心情愿;寂寞:冷漠、孤单、无声无息。形容不甘心受冷落;而要参与某事;或者是不情愿无声无息;而积极从事活动。 | 清 吕留良《与高旦中书》:“念头淡薄,自然删落,若不甘寂寞,虽外事清高,正是以退为进。” |
6、甘心情原 | 谓完全愿意。 | |
7、啖以甘言 | 啖:引诱;甘:甜。用甜言蜜语去引诱人。 | 宋·陈亮《酌古论·孙权》:“啖以甘言,效其珍物,有求则从,惟恐少拂其意。” |
8、同甘共苦 |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
9、甘言厚礼 | 甜美的言辞,厚重的礼品。亦作“甘言厚币”。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悉斩送弥晏等首”裴松之注引《魏略》:“臣前遣校尉宿舒、郎中令孙综,甘言厚礼,以诱吴贼。” |
10、不甘雌伏 | 甘:甘心,情愿;雌伏:雌鸟伏在那儿不动,比喻隐藏,不进取。比喻不甘心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典传》:“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
11、甘棠之惠 | 甘棠:木名,即棠梨。指对官吏的爱戴。同“甘棠之爱”。 | 汉 杨雄《甘泉赋》:“函甘棠之惠,挟东征之意。” |
12、随车甘雨 | 见“随车致雨”。 | 清·杨潮观《东莱郡暮夜却金》:“揽辔清风,随车甘雨,免他供顿徒劳。” |
13、甘棠之爱 | 甘棠:木名,即棠梨。指对官吏的爱戴。 | 《诗经 召南 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
14、甘露法雨 | 甘露:甜美的露水。佛教称如来的教法如降甘露雨水。 | 《妙法莲花经·普门品》:“淑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
15、甘脆肥醲 | 甘脆:美味;醲:指酒性浓烈。味美的食物。泛指美好的酒食 | 汉·枚乘《七发》:“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 |
16、甘雨随车 | 旧时称讼地方官的政治措施的话。 | 《太平御览》第十卷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诉曰:‘人等是公百姓,独不迂降。’回赴,雨随车而下。” |
17、自甘落后 | 甘:情愿,乐意。指自己不求上进。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帝国主义者的凶狠残恶,泯灭天良是一回事,但我们固步自封,自甘落后,不能日新又新的往前进取,求发展,也是不能否认的。” |
18、欲得而甘心 | 想要弄到手才称心满意(多用于对人的报复或打击)。 | |
19、分甘共苦 | 同享幸福,分担艰苦。 | 晋 王隐《晋书 应詹传》:“詹与分甘共苦,情若弟兄。” |
20、甘泉必竭 | 甘泉:甜水的泉。竭:尽。甘甜的泉一定会干涸的。比喻有才干的人受累多而往往早衰。亦作“甘井先竭”。 | 《逸周书·周祝解》:“肥豕必烹,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
21、食不求甘 | 饮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节俭。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吾为天下母,而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但著帛布。” |
22、甘言巧辞 | 甘:甜,甜言蜜语。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 | 唐·王勃《平台秘略论·褒客》:“便辟脂事饰其迹,甘言巧辞运其辨。” |
23、分甘同苦 | 见“分甘共苦”。 | 《北齐书·慕容俨传》:“俨犹申令将士,信赏必罚,分甘同苦,生死以之。” |
24、美食甘寝 | 甘:美好。吃得好,睡得香。形容生活舒适安逸。 | 唐·陈翰《异闻集·庐江冯媪》:“媪不之异,又久困寒饿,得美食甘寝,不复言。” |
25、久旱逢甘雨 | 逢:遇到;甘雨:好雨;遂人愿的及时雨。长久干旱之后遇到一场好雨。形容一直渴望得到的东西;终于获得了满足。 | 宋 洪迈《容斋随笔 四笔 卷八 得意失意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
26、甘冒虎口 | 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 |
27、乐贫甘贱 | 乐:喜欢;甘:甘愿;贱:地位卑微。乐于贫困的生活,甘于卑贱的地位。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3卷:“其次潇洒荜门,乐贫甘贱,抱经济之器,泛若无;洞古今之学,旷若虚,爵之不从,禄之不受。” |
28、甘井先竭 | 甜水井的水先枯竭。比喻有才能的人往往早衰。 | 《庄子 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
29、甘食好衣 | 甘:甜。指吃穿都是好的。形容生活奢华。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0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
30、甘居人后 | 甘心落在别人后面。指人不求上进或有意不前。 | 明 张岱《自为墓志铭》:“夺利争名,甘居人后;现场游戏,肯让人先。” |
31、苦尽甘来 | 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 |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
32、甘居下流 | 甘:情愿,乐意;居:处于;下流:下游,比喻落后。甘心落到别人后面。 | 李劼人《暴风雨前》第二部分:“听说快要升哨官了,儿子又在进学堂,如何能不要面子,甘居下流呢?” |
33、甘心如荠 | 荠:甜菜。荼菜虽苦,但是和内心的痛苦相比,觉得就像荠菜一样甜美。 | 《诗经 邶风 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
34、甘心情愿 | 出于自愿;毫不勉强。甘心:心里乐意。 | 宋 王明清《摭青杂说 项四郎》:“此事儿甘心情愿也。” |
35、绝少分甘 | 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 《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央湿,绝少分甘。” |
36、甘酒嗜音 | 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 《尚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 |
37、肥醲甘脆 | 醲:指酒性浓烈;甘脆:美味。味美的食物。泛指美好的酒食 | 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肥醲甘脆,非不美也,然民有糟糠、菽、粟不接于口者,则明主弗甘也。” |
38、心甘情愿 |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心甘:乐意。 |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
39、齿甘乘肥 | 食美味,骑骏马。形容生活豪奢。 | 清·王韬《原士》:“而游惰者且齿甘乘肥,三代下之国家,所以有岌岌之势也。” |
40、绝甘分少 | 自己不吃甘美的东西,把仅有的很少的东西分给大家。 |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以为李陵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
41、甘棠遗爱 | 甘棠:木名,即棠梨;遗:留;爱:恩惠恩泽。旧时颂扬离去的地方官。 | 唐 刘禹锡《答衢州徐使君》诗:“闻道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
42、沛雨甘霖 | 充足而甘美的雨水。比喻恩泽深厚。 | 明 无名氏《四贤记》第二十八出:“情浓意长,情浓意长,沛雨甘霖,憔悴生香。” |
43、甘言厚币 | 甘:甜;币:礼物,金钱。甜蜜的言辞,厚重的礼品 | 《梁书·侯景传》:“不顾社稷之安危,惟恐私门之不植。甘言厚币,规灭忠梗。” |
44、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甘味:味道好。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吃饭时吃不出好味道。形容心事重重,坐卧不安。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45、食之无味,弃之不甘 | 味:滋味。吃起来没有滋味,丢掉它又可惜。形容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 | 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这一种杂志,大约小峰是食之无味,弃之不甘也。” |
46、甘言蜜语 | 甘:甜,甜言蜜语。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 | 《塞上行·百灵庙战后行》:“你们不该听他们的甘言蜜语……更不该受他们的驱使。” |
47、甘贫苦节 | 甘:情愿,乐意;节:节操。甘心忍受贫穷,刻苦保持忠贞的节操。 | 唐·韩愈《举张正甫自代状》:“甘贫苦节,不愧神明。” |
48、甘言好辞 | 甘:甜,甜言蜜语。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 | 西汉·刘向《战国策·韩策》:“诸侯不料兵之弱,食之寡,而听从人之甘言好辞,比周以相饰也。” |
49、不甘后人 | 甘:甘心;情愿。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而广不甘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
50、甘心瞑目 | 瞑目:闭上眼睛,指死去。心甘情愿,死了也不遗憾。 | 《后汉书·马授传》:“吾受厚恩,年迫余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 |
51、甘为戎首 | 甘:情愿,乐意;戎首:发动战争的祸首。甘愿作战争的主谋。指发动战争的人。 |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毋为戎首,不亦善乎。” |
52、甘心乐意 | 甘心:心里乐意。心里完全愿意,毫不勉强。 | 老舍《四世同堂》:“但是为了钱先生的恢复健康,就是冬天没有皮袍穿,他也甘心乐意。” |
53、甘贫乐道 | 甘贫:情愿受贫困;乐道:乐于守道。甘于受贫,乐于守道。是儒家所倡导的处世态度。 | 《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不仰慕之。” |
54、甘处下流 | 甘愿处于下流。比喻甘居落后。 | 清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 无锡杨氏女》:“尔为尔之官,我为我之丐,何预尔事邪?不顾而去,此子甘处下流,真别有肺肠者。” |
55、甘之若饴 | 甘:以为甘;饴:甜。把它看成像糖那样甜。比喻甘愿承担艰苦的事情和作出牺牲。 | 《明史·桑乔等传赞》:“言者踵至,斥逐罪死,甘之若饴,而不能得君心一悟。” |
56、甘心屈从 | 甘心:情愿。情愿屈意顺从。 | |
5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横眉:怒目而视;千夫指:众人都指责;孺子牛:甘为为人服务的人。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 鲁迅《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58、食甘寝宁 | 吃得香甜,睡得安稳。形容心绪宁静。 | 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患解忧除,然后食甘寝宁,居安游乐。” |
59、甘苦与共 | 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 |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
60、心甘情原 | 非常愿意,没有丝毫勉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