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富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富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贫富悬殊贫的和富的相差极大。朱自清《论且顾眼前》:“现在的贫富悬殊是史无前例的。”
2、富国裕民使国家和人民富裕。刘大白《龟——为任君茂梧题画》诗:“你大肚彭亨,好像个财神。但身没半文,说什么富国裕民!”
3、辞富居贫辞:推辞,推却。原指拒绝厚禄,只受薄俸。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甘于清贫的生活。《孟子·万章下》:“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4、不汲汲于富贵汲汲:心情急切。不迫切追求富贵。指人清高,安于清贫生活。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5、富富有余形容东西量多,满足需要外,还有富余。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238回:“众位不必费心了,富富有余。”
6、富贵无常常:永久不变。指功名利禄变化莫测。汉·荀悦《汉纪·宣帝纪》:“富贵无常,忽辄易人,如此传舍,所阅多矣。”
7、富贵逼人来①指不求富贵而富贵自来。②指富贵能使他人前来靠拢。《北史 杨素传》:“常令为诏,下笔立成,词义兼美。帝嘉之,谓曰:‘善相自勉,勿忧不富贵。’素应声曰:‘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
8、堂皇富丽堂皇:盛大,雄伟;富丽:华丽。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连忙灯下一看,只见当朝圣人出的是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
9、安国富民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汉书 汲黯传》:“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
10、心存高官,志在巨富存:想念。一心想做高官,大富大贵。明·李贽《焚书·又与焦弱侯》:“彼以为周、程、张、朱者,皆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
11、富贵不能淫富:有钱;贵:旧指官位高;淫:迷惑、诱使腐化堕落。指不为金钱和权位所迷惑。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2、鸿商富贾豪富的商人。
13、欺贫爱富欺侮贫穷;喜爱富有。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有那等嫌贫爱富的儿曹辈,将俺这贫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个肯恤孤念寡存仁义。”
14、富丽堂皇富丽:华丽。堂皇:雄伟;盛大。豪华美丽、雄伟壮大。形容建筑物的宏伟壮丽;场面的盛大豪华。也形容诗文辞藻华丽。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只见当朝圣人出的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
15、行乎富贵行:所作所为。指所作所为符合富贵的身份。西汉·戴圣《礼记·中庸》:“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16、民殷国富殷:殷实,富足;阜:丰富。国家人民殷实富裕。《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17、国富兵强国家富裕,军队强盛。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18、微为繁富稍微有些辞藻繁多。
19、发家致富发展家业,使家庭变得富裕起来。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一章:“这个村子里的‘大能人’,更关心的却是个人的发家致富。”
20、富而好礼礼: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富有而又彬彬有礼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21、富贵不淫①不为金钱、地位所迷惑。②见“富贵不能淫”。清·方亨咸《邵村杂记·武风子传》:“或曰:其有道者欤?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22、安富恤穷安:安定;恤:体恤。安定富有者,振济贫苦者。指统治者治国安民之道。《周礼 地官 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23、国富民丰国家富有,民众富裕。三国·魏·曹植《七启》:“散乐移风,国富民康。”
24、富贵安乐指富裕而有显贵的地位,过着安宁快乐的生活。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今日富贵安乐,从何而来?早晚将些金银,可使人亲到郓城县走一遭,此是第一件要紧的事务。”
25、贫不学俭,富不学奢俭:节省;奢:奢侈。穷人不学也会节俭,富人不学也会奢侈。指人的思想受环境习惯的影响。唐·马周《请崇节俭及制诸王疏》:“语曰:‘贫不学俭,富不学奢’,言自然也。”
26、富商蓄贾同“富商大贾”。《管子·轻重甲》:“故迁封食邑、富商蓄贾、积余藏羡跱蓄之家,此吾国之豪也。”
27、富可敌国敌:匹敌。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8卷:“母银越多,丹头越精。若炼得半合许丹头,富可敌国矣。”
28、富国彊兵使国家富裕,军力强盛。亦作“富国强兵”。
29、富比陶卫陶:陶朱公,春秋越国大夫范蠡;卫:商鞅。形容非常富有。西汉·刘向《战国策》:“裂地定封,富比陶卫。”
30、长命富贵既长寿又富裕显贵。《旧唐书 姚崇传》:“经云:‘求长命得长命,求富贵得富贵。’”
31、富家大室亦作“富家巨室”。指广有财产的大户人家。宋·何薳《春渚纪闻·二富室疏财》:“所谓富家大室者,所积之厚,其势可以比封君,而钱足以使鬼神。”
32、荣华富贵荣华:兴旺显耀。旧时形容有钱有势。现比喻兴盛或显达。宋 沈作喆《寓简》:“一涉世俗,虽荣华富贵中,无一切如意事。”
33、欺贫重富欺:欺负。欺负贫穷的人,尊重富有的人。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又有一诗,说欺贫重富,世情皆然,不止一买臣之妻也。”
34、年富力强年:年岁;富:多;年富:未来的年岁多;指年轻;力:精力。年纪轻;精力旺盛。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 宋 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35、国富民安国家富强,人民安定。《汉书·刑法志》:“至齐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
36、富贵利达犹言功名利禄。《孟子·离娄下》:“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相泣者,几希矣。”
37、富埒天子埒:相等。资财与帝王相等。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故吴,诸侯也,以即铸钱,富埒天子,其后卒以叛逆。”
38、富贵骄人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陈书 鲁悉达传》:“悉达虽仗义任侠,不以富贵骄人。”
39、民富国强人民富裕,国家强盛。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越主内实府库,垦其田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40、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富:有钱;贵:地位高;淫:惑乱;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清·方亨咸《邵村杂记·武风子传》:“其有道者欤?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41、富而不骄骄:骄傲。虽已富有但不骄傲。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富而不骄者鲜,吾唯子之见。”
42、富国安民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后汉书·方术许杨传》:“明府今兴立废业,富国安民,谣童之言,将有征于此,诚愿以死效力。”
43、国富民强国家富足;人民强健。汉 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44、富国强民使国家富足;民力强盛。先秦 商鞅《商君书 壹言》:“故治国者,其抟力也,以富国强兵也。”
45、富埒陶白比喻极富有。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富埒陶白,赀巨程罗,山擅铜陵,家藏金穴。”
46、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论语 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47、富有天下有:享有,占有;天下:指全国。充分享有全国的财富。形容帝王最为富有。战国·赵·荀况《荀子·荣辱》:“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所同欲也。”
48、多文为富以多学知识、技能为富有。《礼记·儒行》:“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孔子家语·儒行》:“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仁义以为土地,不求多积而多文以为富。”
49、杀富济贫杀掉那些为富不仁的人,向穷人提供救济和帮助。冯德英《苦菜花》第二章:“远近闻名的神枪手于得海带领着他们,杀富济贫,替穷人做主。”
50、百城之富形容藏书极多,似拥有许多城市那样富有。语出《魏书 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51、穷贵极富穷:极。形容非常富贵。《宋史·文彦博传》:“彦博虽穷贵极富,而平居接物谦下,尊德乐善,如恐不及。”
52、为富不仁想发财致富的剥削者绝不会有好心肠。为富:想发财致富;不仁:没有好心肠。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53、宁可清贫,不作浊富宁愿清白而遭受贫困,决不污浊而享受富贵。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招庆道匡》:“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
54、强兵富国使兵力强大,国家富足。清·王韬《上当路论时务书》;“西国之所以讲强兵富国者,率以尚器为先。”
55、贫儿曝富曝:通“暴”,显露。穷人炫耀财富。比喻稍微有点成绩就炫耀宋·苏轼《与程全父书》:“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一部,若了此二书,便得贫儿曝富也。”
56、丰富多彩彩:颜色;花色。数量充足、品种繁多;且极出色。也形容艺术形式应有尽有;绚丽多彩。峻青《秋色赋》:“一个不久前才由机关、工厂的业余戏剧爱好者所组织进来的吕剧团,演出了丰富多彩的节目,非常令人兴奋。”
57、穷儿暴富穷人骤然发了大财。比喻学问大增。宋·苏轼《答程父推官书》:“儿子比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
58、学富五车学问很多;有五车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富: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很多。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59、安富尊荣安:安逸;富:富有;尊:尊贵;荣:荣耀。安定富足,尊贵荣华。也指安于富裕安乐的生活。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
60、富面百城形容藏书非常丰富。北齐 魏收《魏书 逸士传 李谧》:“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遂绝迹下帏,杜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卷无重复者四千有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