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动物有关凤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凤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潜蛟困凤喻被埋没的贤才。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有日皇风动,黎民欢颂。那时呵,看潜蛟困凤,终须腾踊。”
2、威凤一羽谓略见善政一斑之意。《梁书·刘遵传》:“及弘道下邑,未申善政,而能使民结去思,野多驯雉,此亦威凤一羽,足以验其五德。”
3、打凤捞龙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也不须打凤捞龙,别选元戎。”
4、认鸡作凤佛教语。谓认凡庸为珍贵。《万善同归集》卷一:“如楚国愚人认鸡作凤,犹春池小果执石为珠。但任浅近之情,不探深密之旨。”
5、凤鸣朝阳朝阳:早晨的太阳。凤凰在早晨的阳光中鸣叫。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发挥的机会。《诗经 大雅 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6、凤翥鹏翔形容奋发有为。清·陆陇其《与李枚吉婿书》:“吾婿英年有志,前程远大,苟发愤力学,将来凤翥鹏翔,何可限量。”
7、威凤片羽由一根凤羽而显示其全貌。比喻卓越的人才所表现出来的某一方面或珍贵难得的事物的零星片断。清·平步青《霞外捃屑·诗话·费鹿峰诗笺》:“泛然酬应之作,犹是七子遗响,集未必存,威凤片羽,亦不可轻弃也。”
8、凤骨龙姿形容超凡的体格和仪态。《云笈七签》卷四:“今视子之质,实霄景高焕,圆精重照,凤骨龙姿,脑色宝曜。”
9、凤采鸾章形容诗文的文采华丽。南朝·梁·沈约《谢齐竟陵王示永明乐歌启》:“凤采鸾章,霞鲜锦缛。”
10、凤毛鸡胆凤的羽毛,鸡的胆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11、麟凤龟龙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12、凤管鸾笙笙箫之乐的美称。明·廷讷《狮吼记·访友》:“歌儿舞女朝朝醉,凤管鸾笙步步随。”
13、龙楼凤城犹言龙楼凤池。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论文章围棘堪驰骋,愿藏身龙楼凤城。”
14、景星凤皇传说太平之世才能风到景星和凤凰。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15、龙飞凤翔①谓帝王的兴起。②比喻仕途得意,飞黄腾达。三国·魏·吴质《答文帝笺》:“曹烈、曹丹,加以公室支庶,骨肉旧恩,其龙飞凤翔,实其分也。”
16、龙楼凤阁①帝王的宫殿、楼阁。②喻指封建统治者的巢穴。元·马致远《拨不断》:“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
17、凤毛龙甲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明·袁中道《石浦先生传》:“旧有传奇二种,置于笥中,为鼠子嚼坏,凤毛龙甲,竟不存于世。”
18、龙楼凤池指禁省,皇宫。明·梁辰鱼《浣纱记·送钱》:“念生长在香闰绣帏,念出入在龙楼凤池。”
19、飞鸾翔凤谓英俊才识之士。明·许三阶《节侠记·侠晤》:“诸公飞鸾翔凤,望重时流。”
20、凤歌鸾舞神鸟歌舞。比喻美妙的歌舞。宋·赵善括《醉蓬莱》词:“桂子兰孙,凤歌鸾舞,介我公眉寿。”
21、凤皇于蜚见“凤凰于飞”。《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懿仲欲妻完,卜之,占曰:‘是谓凤凰于蜚,和鸣锵锵。’”
22、龙兴凤举喻王者兴起。《东观汉记·冯衍传》:“皇帝以圣德灵威,龙兴凤举,率宛叶之众,将散乱之兵,歃血昆阳,长驱武关,破百万之阵,摧九虎之军。”
23、老鸹窝里出凤凰老鸹:乌鸦;凤凰:古代鸟王。比喻在卑微的环境中出了高贵的人物。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三姑娘的混名儿叫‘玫瑰花儿’: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只是有刺扎手,——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鸹窝里出凤凰!’”
24、烹龙炮凤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唐·李贺《将进酒》诗:“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
25、凤狂龙躁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唐·韩偓《喜凉》诗:“炉炭烧人百疾生,凤狂龙躁减心情。”
26、龙翰凤雏喻杰出的人才。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颜冉龙翰凤雏,曾史兰薰雪白。”
27、凤表龙姿形容英俊的仪表。明 张凤翼《红拂记 俊杰知时》:“瞥然一见,凤表龙姿自出群,雌雄胜负隐然分。”
28、鸾胶凤丝指续娶的后妻。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虽然如此,只怕春风暗里恨弃鱼,当垆偷写文君句,谩重寻鸾胶凤丝。”
29、凤凰来仪仪:容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尚书 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30、龟龙麟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东汉·班固《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麟凤之应。”
31、鸾翔凤翥翔:盘旋而飞;翥:高飞。比喻书法笔势飞动舒展。唐 韩愈《石鼓歌》:“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校。”
32、麟角凤嘴嘴:鸟嘴。麒麟的角,凤凰的嘴。比喻稀罕名贵的东西。汉 东方朔《海内十洲记》:“煮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为续弦胶,或名连金泥。此胶能续弓驽已断之弦,刀剑断折之金。”
33、凤雏麟子比喻贵族子孙或称誉佳子弟。唐·李咸用《轻薄怨》诗:“凤雏麟子皆至交,春风相逐垂杨桥。”
34、娇鸾雏凤幼小的鸾凤。比喻青春年少的情侣。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五折:“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
35、炮龙烹凤见“炮凤烹龙”。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二回:“堂上堂下,皆列位次,大设筵宴,轮番把盏。厅前大吹大擂。虽无炮龙烹凤,端的是肉山酒海。”
36、凤泊鸾漂飘、泊:随流飘荡。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唐 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拏虎螭。”
37、龙雏凤种指帝王后裔。明·徐渭《渔阳三弄》:“更有那两个儿,又不是别树上花,都总是姓刘的亲骨血在宫中长大,却怎生把龙雏凤种做一瓮鲊鱼虾。”
38、翔鸾翥凤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翥:飞举。凤凰展翅高飞。比喻富丽的文辞。明·孙柚《琴心记·相偕抵舍》:“有志客,必取文章价,翔鸾翥凤人终爱,黄金白璧时终在。”
39、鸾分凤离同“鸾凤分飞”。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48出:“自从他鸾分凤离,到如今雁断鱼稀。”
40、凤鸣鹤唳形容优美的声音。
41、化鸱为凤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语出《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42、景星麟凤犹言景星凤凰。比喻杰出的人才。《元史 同恕传》:“自京还,家居三年,缙绅望之若景星麟凤,乡里称为先生而不姓。”
43、凤臆龙鬐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
44、龙腾凤集喻王业兴盛,英雄会合。前蜀·贯休《相合歌词·蒿里》:“气凌云天,龙腾凤集,尽为风消土吃。”
45、朝阳丹凤比喻贤才逢明时。《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46、鸾吟凤唱鸾凤鸣叫相和。比喻优美的乐曲。
47、鸾翔凤集比喻优秀的人才汇聚到一起。晋 傅咸《申怀赋》:“穆穆清禁,济济群英。鸾翔凤集,羽仪上亲。”
48、凤翥龙翔龙飞凤舞,形容风采姿态的高超。翥:鸟飞。明·张居正《陵寝纪》:“山趋水会,凤翥龙翔,信乾坤之……”
49、抛鸾拆凤指夫妻或情侣分离或拆散。元·邦哲《寿阳曲·思旧》:“谁知道,天不容,两三年间抛鸾拆凤。”
50、鬻鸡为凤谓以次充好,混淆优劣。唐·黄滔《谢试官》:“伏念鬻鸡为凤,有识咸惊,投砾参琼,良知足鄙。”
51、吉光凤羽吉光与凤凰的毛羽。比喻艺术珍品。明·王世贞《题三吴楷法十册》:“吾所缀集,皆待诏中年以后书,真吉光凤羽,缉而成裘,后人其宝守之。”
52、凤翥鸾翔像凤凰高飞。比喻女子婚姻美满得意。明·李东阳《祭孔氏女文》:“我女之嫁,凤翥鸾翔。我女之行,山遥水长。”
53、威凤祥麟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象征,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宋书 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风。”《宋史 乐志一》:“九年,岚州献祥麟。”
54、蛾眉倒蹙,凤眼圆睁蛾眉:细长的眉毛;蹙:皱;凤眼:长而大的双眼皮眼睛。形容美女发怒的面容。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晴雯听了,果然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
55、麟角凤距距:鸟的脚爪。麒麟的角,凤凰的爪。比喻备而不必用的珍贵东西。晋 葛洪《<抱朴子>自叙》:“晚又学七尺杖术,可以入白刃,取大戟,然亦是不急之末学;知之譬如麟角凤距,何必用之。”
56、梧凤之鸣《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毛传:“梧桐盛也,凤凰鸣也,臣竭其力,则地极其化;天下和洽,则凤凰乐德。”后因以“梧凤之鸣”比喻政教和协、天下太平。《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毛传:“梧桐盛也,凤凰鸣也,臣竭其力,则地极其化;天下和洽,则凤凰乐德。”
57、麟角凤毛麟的角,凤的毛。比喻稀有而又难得之人才或事物。元·王逢《奉寄兀颜子忠廉使》诗:“君侯素是骨鲠臣,麟角凤毛为世珍。”
58、龙蟠凤翥谓贤者遁世归隐。宋·苏轼《水龙吟》词:“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翥。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
59、龙潜凤采喻英俊之士才能未展现。
60、烹龙煮凤见“烹龙炮凤”。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一卷:“有《鹧鸪天》词为证: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凤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