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动物有关凤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凤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跨凤乘鸾凤:凤凰;鸾:传中凤凰一类的鸟。夫妻骑着凤,乘着鸾。比喻飞黄腾达,意得志满。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暂时间且略别,三日后向城西传取长生块,管着你跨凤乘鸾。”
2、彩凤随鸦比喻女子嫁给才貌配不上好的人。明 汤显祖《紫钗记 哭收钗燕》:“终不然到嫁了人,那里有彩凤去随鸦,老鹮戏弹牙。”
3、鸳俦凤侣形容男女欢爱似鸳鸯、凤凰般相偕作伴。明·王玉峰《焚香记·离间》:“谩说鸳俦凤侣,惹起蜂争蝶忌。”
4、吕安题凤比喻造访不遇。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
5、祥麟瑞凤麒麟和凤凰,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明·沈受先《三元记·祝寿》:“未须期东海南山,愿早赐祥麟瑞凤。”
6、倒凤颠鸾指织品上的花纹图案。也比喻男女间的性行为。金 元好问《赠答张教授仲文》诗:“天孙缲丝天女织,倒凤颠鸾金粟尺。”
7、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鳞凤之应。”
8、梧凤之鸣《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毛传:“梧桐盛也,凤凰鸣也,臣竭其力,则地极其化;天下和洽,则凤凰乐德。”后因以“梧凤之鸣”比喻政教和协、天下太平。《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毛传:“梧桐盛也,凤凰鸣也,臣竭其力,则地极其化;天下和洽,则凤凰乐德。”
9、鸾分凤离同“鸾凤分飞”。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48出:“自从他鸾分凤离,到如今雁断鱼稀。”
10、龙兴凤举喻王者兴起。《东观汉记·冯衍传》:“皇帝以圣德灵威,龙兴凤举,率宛叶之众,将散乱之兵,歃血昆阳,长驱武关,破百万之阵,摧九虎之军。”
11、龙飞凤翥形容笔势雄奇飞动。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玩具·秦玺始末》:“其文龙飞凤翥,不足拟其势。”
12、凤凰在笯笯:鸟笼。凤凰被关在笼中。比喻有才能者不能施展报负。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凤凰在笯兮,鸡鹜翔舞。”
13、百鸟朝凤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九百一十五卷引《唐书》:“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
14、烹龙炰凤烹:煮。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艺术技巧高明。唐·李贺《将进酒》诗:“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帷绣幕围香风。”
15、凤冠霞帔凤冠:古代后妃所戴的装饰着彩制凤凰的帽子;帔:古代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类似披肩。饰有彩制凤凰的帽子和美如云霞的披肩。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戴凤冠霞帔的夫人,是好锁的?待我来。”
16、凤鸣麟出凤凰鸣唱,麒麟出现。比喻贤人出现。
17、鸾只凤单孤独的鸾凤。比喻夫妻或情侣离散后的孤单情形。明 高濂《玉簪记 合庆》:“恨当初鸾只凤单,喜今日夫荣妻显。”
18、凤臆龙鬐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
19、景星麟凤犹言景星凤凰。比喻杰出的人才。《元史 同恕传》:“自京还,家居三年,缙绅望之若景星麟凤,乡里称为先生而不姓。”
20、龙姿凤采形容姿态风采非凡。明·郭勋《英烈传》第15回:“陶安见太祖龙姿凤采,也自羡得所主。”
21、祥麟威凤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凤。”
22、凤凰于飞本指凤和凰相偕而飞。比喻夫妻和好恩爱。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诗经 大雅 卷阿》:“凤皇于飞,刿刿其羽。”
23、凤枭同巢凤:凤凰,吉祥的象征;枭:恶鸟的象征。神鸟与恶鸟同在一个窝里。比喻好和坏混在一起不分。
24、有凤来仪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仪:仪容。古时吉祥的征兆。《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25、麟角凤距距:鸟的脚爪。麒麟的角,凤凰的爪。比喻备而不必用的珍贵东西。晋 葛洪《<抱朴子>自叙》:“晚又学七尺杖术,可以入白刃,取大戟,然亦是不急之末学;知之譬如麟角凤距,何必用之。”
26、凤管鸾箫见“凤管鸾笙”。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六回:“听一派凤管鸾箫,见一簇翠围珠绕。”
27、飞鸾翔凤谓英俊才识之士。明·许三阶《节侠记·侠晤》:“诸公飞鸾翔凤,望重时流。”
28、吉光凤羽吉光与凤凰的毛羽。比喻艺术珍品。明·王世贞《题三吴楷法十册》:“吾所缀集,皆待诏中年以后书,真吉光凤羽,缉而成裘,后人其宝守之。”
29、麟凤龟龙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30、乘鸾跨凤乘鸾:求得佳偶。比喻结成美好的佳偶。清·李渔《慎鸾交·债饵》:“只留下伊行笔踪就不怕事成空,准备着乘鸾跨凤。”
31、龙肝凤髓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
32、龙盘凤逸喻怀才不遇。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即声誉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33、鳏鱼渴凤比喻独身的男子急于求得配偶。唐·李商隐《李夫人歌》之三:“清澄有馀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
34、麟角凤嘴嘴:鸟嘴。麒麟的角,凤凰的嘴。比喻稀罕名贵的东西。汉 东方朔《海内十洲记》:“煮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为续弦胶,或名连金泥。此胶能续弓驽已断之弦,刀剑断折之金。”
35、鸾俦凤侣指男女欢爱如鸾凤般相谐作伴。《好逑传》第16回:“何不与舍侄女竟成鸾俦凤侣,便完了一件百年的大事?”
36、龙骧凤矫龙腾凤飞。喻指行动迅猛。《宋书·武帝纪中》:“公龙骧凤矫咫尺八纮,括囊四海,折冲无外。”
37、龙蟠凤逸如龙盘曲,如凤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没有人赏识。唐 李白《与韩刑州书》:“一登龙门,即声誉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38、麟角凤毛麟的角,凤的毛。比喻稀有而又难得之人才或事物。元·王逢《奉寄兀颜子忠廉使》诗:“君侯素是骨鲠臣,麟角凤毛为世珍。”
39、鸦巢生凤乌鸦的窝里生出了凤凰。比喻贫苦人家培养出了才化的人物。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如何是异类?’显端曰:‘鸦巢生凤。’”
40、鸠集凤池比喻庸才居要位。《资治通鉴·唐纪则天后圣历二年》:“内史王及善虽无学术,然清正难夺,有大臣之节。”胡三省注:“《朝野佥载》曰:‘王及善才行庸猥,风神钝浊,为内史时,人号为“鸠集凤池”。’”
41、龙跃凤鸣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42、凤箫鸾管笙箫之类的吹奏乐。明·谢谠《四喜记·大宋毕姻》:“歌动迎仙,声袅凤箫鸾管。”
43、龙雕凤咀喻辞藻之美。
44、凤舞鸾歌①形容美妙的歌舞。②仙舞的两支曲名。唐·宋之问《太平公主山池赋》:“凤舞鸾歌兮俨欲飞,披烟弄月兮宵未归。”
45、凤附龙攀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后以“凤附龙攀”谓依附帝王权贵建功立业。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
46、娇鸾雏凤幼小的鸾凤。比喻青春年少的情侣。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五折:“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
47、龟龙麟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东汉·班固《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麟凤之应。”
48、龙攀凤附犹言攀龙附凤。明·李东阳《太白行》:“龙攀凤附不自由,何乃弃君来事雠,危言逆耳谁为谋?”
49、腾蛟起凤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唐 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50、朝阳鸣凤比喻品德出众、正直敢谏之人。语出《诗 大雅 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51、鸾孤凤只比喻夫妻离散。也比喻人失偶孤居。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吕温侯鸾孤凤只,烦恼杀情分两处旧娇妻。”
52、凤引九雏《晋书·穆帝纪》:“(升平四年)二月,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后以“凤引九雏”为天下太平、社会繁荣的吉兆。《晋书·穆帝纪》:“(升平四年)二月,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
53、托凤攀龙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扬戏传》:“宗计于朝,或异或同,敌以乘衅,家破人亡。乖道反德,托凤攀龙。”
54、龙言凤语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55、龙楼凤池指禁省,皇宫。明·梁辰鱼《浣纱记·送钱》:“念生长在香闰绣帏,念出入在龙楼凤池。”
56、龙盘凤舞喻山川雄踞蜿蜒,有王者气象。宋·方千里《西河·钱塘》词:“都会地,东南王气须记。龙盘凤舞到钱塘,瑞烟回起。”
57、炮凤烹龙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唐 李贺《将进酒》诗:“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帷绣幕围香风。”
58、鸾姿凤态比喻神仙的仪态。《云笈七签》卷五:“弟子十八人,并皆殊秀,然鸾姿凤态,眇映云松者,有韦法昭、司马子微、郭崇真。”
59、翥凤翔鸾盘旋飞举的凤凰。常比喻美妙的舞姿。明梁辰鱼《浣纱记 演舞》:“舞所以导人沉滞,故春风起于筵上,夜有聚于楼头,古有翥凤翔鸾,萦尘集羽,折腰翘袖,《激楚》《阳阿》,俱要俯仰应声,抑扬合节。”
60、凤泊鸾漂飘、泊:随流飘荡。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唐 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拏虎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