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动物有关凤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凤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抛鸾拆凤指夫妻或情侣分离或拆散。元·邦哲《寿阳曲·思旧》:“谁知道,天不容,两三年间抛鸾拆凤。”
2、打凤捞龙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也不须打凤捞龙,别选元戎。”
3、龙言凤语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4、龙潜凤采喻英俊之士才能未展现。
5、龙盘凤舞喻山川雄踞蜿蜒,有王者气象。宋·方千里《西河·钱塘》词:“都会地,东南王气须记。龙盘凤舞到钱塘,瑞烟回起。”
6、雏凤清声雏凤:比喻优秀子弟;清声:清越的鸣声。比喻后代子孙更有才华。唐 李商隐《寄韩冬郎兼长之员外》:“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7、龙肝凤脑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
8、龙凤呈祥指吉庆之事。汉 孔鲋《孔丛子 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
9、化鸱为凤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语出《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10、鸾凤分飞比喻夫妻或情侣离散。唐 房千里《寄妾赵氏》诗:“鸾凤分飞海树秋,忍听钟鼓越王楼。”
11、凤舞龙蟠凤凰飞舞,蛟龙盘曲。形容相配得当。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四回:“不想这一拜,恰恰的合成一个‘名花并蒂’,俨然是金厢玉琢,凤舞龙蟠!”
12、龙飞凤舞像龙在飞腾;像凤在欢舞。原形容山势蜿蜒曲折;奔放雄伟。旧时迷信;认为是帝王气象。现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多指草书。宋 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13、攀龙托凤攀:高攀,接近;托:依附。比喻巴结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南朝·梁·钟嵘《诗品·总论》:“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
14、只鸾单凤只:独,单;鸾:传说中风凰一类的鸟。没有配偶,孤零的一个。元·王子一《误人桃源》第二折:“他年不骑鹤,何日可登鳌,今夜恰乘龙,说甚的只鸾单凤,天与配雌雄。”
15、凤毛济美旧时比喻父亲做官,儿子能继承父业。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你不听见说他们世兄即日也要保道台?真正是凤毛济美,可钦,可敬!”
16、鸾孤凤只比喻夫妻离散。也比喻人失偶孤居。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吕温侯鸾孤凤只,烦恼杀情分两处旧娇妻。”
17、凤采鸾章形容诗文的文采华丽。南朝·梁·沈约《谢齐竟陵王示永明乐歌启》:“凤采鸾章,霞鲜锦缛。”
18、鸾分凤离同“鸾凤分飞”。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48出:“自从他鸾分凤离,到如今雁断鱼稀。”
19、龟龙麟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东汉·班固《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麟凤之应。”
20、凤冠霞帔凤冠:古代后妃所戴的装饰着彩制凤凰的帽子;帔:古代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类似披肩。饰有彩制凤凰的帽子和美如云霞的披肩。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戴凤冠霞帔的夫人,是好锁的?待我来。”
21、起凤腾蛟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唐·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22、凤臆龙鬐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
23、分钗劈凤见“分钗断带”。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刘王氏》:“[县令]乃赋一诗刻诸墓上云:‘分钗劈凤已联年,就义何妨晚慨愆。’”
24、翥凤翔鸾盘旋飞举的凤凰。常比喻美妙的舞姿。明梁辰鱼《浣纱记 演舞》:“舞所以导人沉滞,故春风起于筵上,夜有聚于楼头,古有翥凤翔鸾,萦尘集羽,折腰翘袖,《激楚》《阳阿》,俱要俯仰应声,抑扬合节。”
25、烹龙庖凤见“烹龙炮凤”。宋·杨万里《西溪先生和陶诗序》:“东坡以烹龙庖凤之手,而饮木兰之坠露,餐秋菊之落英者也。”
26、龙颜凤姿指帝王之相。唐·韩偓《迷楼记》:“陛下享天下之富贵,圣貌轩逸,龙颜凤姿,而不自爱重。”
27、鸾颠凤倒指男女欢合。明 谢谠《四喜记 仁主赐婚》:“喜孜孜鸾颠凤倒,美津津露涩花娇。”
28、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鳞凤之应。”
29、凤箫龙管指笙箫一类管乐的吹奏声。清·黄永《龙衣舟行》诗:“凤箫龙管穿云去,锦缆牙樯映日月。”
30、龙翔凤舞犹言龙飞凤舞。宋·赵彦卫《云麓漫钞》第三卷:“山势自西北来,如龙翔凤舞,掀腾而下,至凤凰山止。”
31、凤箫鸾管笙箫之类的吹奏乐。明·谢谠《四喜记·大宋毕姻》:“歌动迎仙,声袅凤箫鸾管。”
32、凤仪兽舞《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后用“凤仪兽舞”表示圣贤教化的功效极大,能使神异的鸟兽奋然起舞。《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33、凤管鸾笙笙箫之乐的美称。明·廷讷《狮吼记·访友》:“歌儿舞女朝朝醉,凤管鸾笙步步随。”
34、跨凤乘龙比喻结成夫妻或成仙。明 单本《蕉帕记 备聘》:“喜融融,好似萧郎秦女,跨凤乘龙。”
35、烹龙炮凤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唐·李贺《将进酒》诗:“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
36、凤叹虎视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足下鹰扬其体,凤叹虎视,谓萧曹不足俦,卫霍不足侔也。”李善注:“凤以喻文也,虎以喻武也。叹犹歌也。取美壮之意。”
37、鸾回凤舞鸾:传说中像凤凰的鸟;回:旋转。比喻书法笔势优美飞动。明·于慎行《毂山笔塵·纪述》:“字画遒劲,鸾回凤舞,濡毫挥洒,顷刻而成。”
38、庖凤烹龙烹:煮。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连日杀牛宰马,大排筵宴,庆赏卢员外。虽无庖凤烹龙,端的肉山酒海。”
39、镜分鸾凤比喻夫妻分离。元·高明《琵琶记·临妆感叹》:“文场选士,纷纷都是才俊徒,少甚么镜分鸾凤。”
40、鬻鸡为凤谓以次充好,混淆优劣。唐·黄滔《谢试官》:“伏念鬻鸡为凤,有识咸惊,投砾参琼,良知足鄙。”
41、龙楼凤阁①帝王的宫殿、楼阁。②喻指封建统治者的巢穴。元·马致远《拨不断》:“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
42、威凤片羽由一根凤羽而显示其全貌。比喻卓越的人才所表现出来的某一方面或珍贵难得的事物的零星片断。清·平步青《霞外捃屑·诗话·费鹿峰诗笺》:“泛然酬应之作,犹是七子遗响,集未必存,威凤片羽,亦不可轻弃也。”
43、凤皇于飞见“凤凰于飞”。《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刿刿其羽。”
44、鸾翱凤翥比喻字体飘逸,笔势飞动。唐·韩愈《石鼓歌》:“鸾翱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45、丹凤朝阳比喻贤才逢明时。《诗经 大雅 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46、凤靡鸾吪靡:指凤死;吪:指鸾死。比喻人死。旧时多作挽辞。《禽经》:“凤靡鸾吪,百鸟瘗之。”
47、凤翥鸾翔像凤凰高飞。比喻女子婚姻美满得意。明·李东阳《祭孔氏女文》:“我女之嫁,凤翥鸾翔。我女之行,山遥水长。”
48、鸾孤凤寡见“鸾孤凤只”。明·吴廷翰《集贤宾·题情》:“叹鸾孤凤寡,啼痕榅透香罗帕。”
49、凤附龙攀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后以“凤附龙攀”谓依附帝王权贵建功立业。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
50、描龙绣凤指精美的手工刺绣。泛指古代女红。亦作“描鸾刺凤”、“描龙刺凤”。清·张南庄《何典》第七回:“不拘描龙绣凤,样样皆精;琴棋书画,般般都会。”
51、炮龙烹凤见“炮凤烹龙”。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二回:“堂上堂下,皆列位次,大设筵宴,轮番把盏。厅前大吹大擂。虽无炮龙烹凤,端的是肉山酒海。”
52、鸡不及凤鸡赶不上凤凰。比喻儿子不如父亲。《南齐书·王慈传》:“谢超宗尝谓慈曰:‘卿书何当及虔公?’慈曰:‘我之不得仰及,犹鸡之不及凤也。’”
53、龙章凤姿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刘孝标注引《嵇康别传》:“康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54、凤毛龙甲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明·袁中道《石浦先生传》:“旧有传奇二种,置于笥中,为鼠子嚼坏,凤毛龙甲,竟不存于世。”
55、凤引九雏《晋书·穆帝纪》:“(升平四年)二月,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后以“凤引九雏”为天下太平、社会繁荣的吉兆。《晋书·穆帝纪》:“(升平四年)二月,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
56、龙蟠凤翥谓贤者遁世归隐。宋·苏轼《水龙吟》词:“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翥。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
57、祥麟威凤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凤。”
58、龙姿凤采形容姿态风采非凡。明·郭勋《英烈传》第15回:“陶安见太祖龙姿凤采,也自羡得所主。”
59、鸾歌凤舞比喻美妙的歌舞。《山海经 大荒南经》:“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
60、龙跃凤鸣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