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飞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飞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飞文染翰挥笔疾书。《旧五代史 唐书 卢程传》:“承业之曰:公称文士,即合飞文染翰,以济霸国,尝命草辞,自陈短拙,及留职务,又以为辞,公所能者何也。”
2、于飞之乐于飞:比翼齐飞。比喻夫妻间亲密和谐。《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翩翩其羽。”
3、游丝飞絮飘荡的蛛丝,飞扬的柳絮。比喻轻浮的女子。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惊鸿记·七夕私盟>》:“恩情占断人间丽,莫认做游丝飞絮,看万岁千秋鸾凤仪。”
4、双宿双飞宿在一起,飞在一起。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无名氏《杂词》:“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5、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法书苑》:“唐时一僧释亚楼善草书,曾自题一联:‘飞鸟入林,惊蛇入草。’”
6、霞举飞升
7、魂飞胆裂同“魂飞魄散”。向春《煤城怒火》第二十章:“小岛左堵右挡支持不住,看到刘铁冲在前边直取他来,吓的他魂飞胆裂,关山一群保护着小岛狂跑猛窜!”
8、飞书走檄迅速地书写文件。唐·李白《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
9、逸兴遄飞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唐王勃《滕王阁序》:“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10、羽化飞天羽化:成仙。指修行的人成道时骑鹤升天而去。指去世。《魏书·释老志》:“至于化金销玉,行符敕水,奇方妙术,万等千条,上云羽化飞天,次称消灾灭祸。”
11、飞砂转石同“飞沙走石”。《三国志·吴志·陆胤传》:“风则折木,飞砂转石。”
12、玉走金飞谓日月如飞。比喻时光易逝。玉,玉兔,指月亮。金,金乌,指太阳。唐·吕岩《寄白龙洞刘道人》诗:“玉走金飞两曜忙,始闻花发又秋霜。”宋·柳永《看花回》词:“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13、飞熊入梦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西汉 司马迁《史记 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14、将飞翼伏翼:翅膀。伏:收拢。鸟在将要飞起的时候,先收拢翅膀。比喻在大的举动之前,总是要先潜伏收敛。
15、莺飞燕舞莺燕飞舞。象征春光明媚。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5章:“清明节前,汤河两岸换上了春天的盛装,正是桃红柳绿,莺飞燕舞的时光。”
16、灰飞烟灭灰也飞散了;烟也消失了。比喻人的死亡;事物的消亡。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17、归心如飞归心:回家的念头。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飞快。形容回家心情十分急切。宋·陈亮《复陆伯寿书》:“兼又新得罪于人,意况不佳,虽欲陪款语而归心如飞,破雨东渡,但剧怅仰。”
18、流言飞文犹言流言蜚语。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是以群小窥见间隙,缘饰文字,巧言丑诋,流言飞文,哗于民间。”
19、飞黄腾达飞黄:传说中的神马名。腾达:本作“腾踏”;形容神马腾空飞驰。像飞黄神马似的腾空飞驰。比喻升迁很快。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李春郎飞黄腾达,赖长者恩荣德化。”
20、鱼游沸鼎,燕巢飞幕沸:开水;鼎:古代锅类器皿;巢:筑巢。鱼在开水锅里游,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危险,快要灭亡。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方当系颈蛮邸,悬首稿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21、飞云掣电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一回:“不说追兵随后飞云掣电而来。”
22、飞蛾赴火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23、横灾飞祸见“横祸飞灾”。徐绍武《检察长人选》:“好同志啊!我永远忘不了你!希望你坚强地安然无恙地度过这横灾飞祸之年。”
24、飞黄腾踏形容马的飞驰。后多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25、鸡飞狗跳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26、飞燕游龙像飞翔的燕子和游走的龙。形容美女体态的轻柔飘逸。清·洪昇《长生殿·舞盘》:“宛若翾风回雪,恍如飞燕游龙。”
27、天外飞来天外:意料不到的地方。后指事情出乎意料地发生,凭空而来。
28、飞墙走壁飞:形容迅速如飞。指能飞越房檐,攀登墙壁。形容武艺高强,身体矫捷如飞。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5回:“拿出飞墙走壁的本事,进到庵中。”
29、鸦飞雀乱同“鸦飞鹊乱”。形容纷乱。清·华伟生《开国奇冤·约叙》:“最可笑那些提调、教习以及高等科学员,一个个跑得精光,只剩了些寻常科的学生,在那里鸦飞雀乱。”
30、风激电飞形容势猛。《三国志 蜀志 郤正传》:“云合雾集,风激电飞,量时揆宜,用取世资。”
31、魂飞目断形容十分心向往之,不能自持。《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远看时意散心惊,近睹者魂飞目断。”
32、魄荡魂飞形容惊恐万状。《黑籍冤魂》第三回:“到如今烟鬼满天下,闻得国家要行禁烟的命令,都吓得魄荡魂飞。”
33、魂飞魄荡同“魂飞魄散”。《后水浒传》第六回:“那马上的官人,忽见楼窗中一位美貌妇人,生得标致非凡,不胜惊喜……那官人在马上,一时看得魂飞魄荡。”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三卷:“说不尽百媚千娇,魂飞魄荡。 ”
34、红飞翠舞红、翠:指服装的色彩,泛指各种各样的颜色。形容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真是十分热闹。”
35、掞藻飞声掞:发舒;藻:辞藻;飞:飞扬;声:声誉。指施展文才,声誉远扬。唐·萧颖士《赠韦司业书》:“今朝野之际,文场至广,掞藻飞声,森然林植。”
36、魂飞魄飏同“魂飞魄散”。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7回:“雪白玉体透帘帷,禁不住魂飞魄飏。”
37、举步如飞举:抬起。形容走得很快。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42回:“宗保举步如飞,向马后赶上,踊身一跃,跳上了马。”
38、伯劳飞燕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玉台新咏 古词〈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39、飞沿走壁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40、龙飞凤翥形容笔势雄奇飞动。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玩具·秦玺始末》:“其文龙飞凤翥,不足拟其势。”
41、雨散云飞比喻离散。唐·白居易《五年秋病后独宿香山寺三绝句》之二:“饮徒歌伴今何在,雨散云飞尽不回。”唐·司空图《游仙诗》之二:“刘郎相约事难谐,雨散云飞自此乖。”
42、飞灾横祸意外的灾祸。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4卷:“每日如此,魂不离人左右,飞灾横祸,恶鬼凶神,不能为害。”
43、有翅难飞长着翅膀也飞不出去,形容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明·无名氏《杏林庄》第三折:“暗埋伏猛军四面围,纵然他有翅难飞。”
44、比翼双飞比翼:翅膀紧靠翅膀;双飞:成双地并飞。借比翼鸟的双宿双飞;比喻夫妻形影不离心心相印。《尔雅 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45、行走如飞行:走路。走路的步子快捷如飞。清·李斗《扬州画舫录》第九卷:“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高视阔步,行走如飞。”
46、六出纷飞六出:雪花六角,因别称“六出”。大雪纷纷。汉·韩婴《韩诗外传》:“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47、满天飞形容到处都是。亦作“满空飞”。宋 张元《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九回:“风威卷荷叶满天飞,火势燎芦林连梗断。”
48、飞鸟依人依:依恋。飞来的小鸟依偎在人的身边。比喻依附权贵。亦比喻小孩、少女娇小柔顺,可亲可受的情态。宋·阙名《宋季三朝正要·二·理宗淳祐四年》:“今嵩之父死如路人,方经营内引,摇尾乞怜,作飞鸟依人之态。”
49、飞檐走壁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
50、飞霜六月旧时比喻有冤狱。唐 张说《狱箴》:“匹夫结愤,六月飞霜。”
51、一人得道,鸡犬飞升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鲁迅《二心集·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但作者一转方向,则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何况神仙的遗蜕呢。”
52、云涌风飞见“云涌飙发”。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其年《瑞龙吟·春夜见壁间三弦子是云郎旧物感而填词》后半云:‘记得蛇皮弦子,当时妆就……’游丝落絮之情,云涌风飞之笔,亦一时之雄也。”
53、飞土逐害抛掷土丸以逐禽兽。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孝子不忍见其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害’之谓也。”
54、魂飞胆落同“魂飞魄散”。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回顾元营,火光四起,愈觉得魂飞胆落。”
55、策马飞舆指驾马车疾行。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车驰人走,越王策马飞舆,遂复宫阙。”
56、飞土逐肉见“飞土逐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夫飞土逐肉,儿戏之常。”
57、魂飞天外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形容惊恐到极点。元 李文蔚《张子房圮桥进履》:“听说罢,魂飞天外,好教我心惊失色。”
58、鸿飞冥冥冥冥:遥空。大雁飞向远空。比喻远走避祸。汉 扬雄《法言 问明》:“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59、步履如飞形容行进很快。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5回:“那道人步履如飞,一直往西去了。”
60、佻身飞镞只身射箭杀敌。形容杀敌英勇,视死如归。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瓒誓命沈城,佻身飞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