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吹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吹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吹毛索疵同“吹毛求疵”。《后汉书·杜林传》:“及至其后,渐以滋章,吹毛索疵,诋欺无限。”
2、惩羹吹虀羹:浓汤;虀:通“齑”,咸菜。被热羹烫过的人,吃凉菜也要吹一吹。比喻鉴于以往的教训,遇事过分小心,该做的不敢做或举措失当。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而瑰玮特绝之徒,益惩羹吹虀,羞与哙伍。”
3、大吹法螺比喻空口说大话。《妙法莲华经 序品》:“今佛世主,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
4、日炙风吹太阳烤,烈风吹。形容长途跋涉之苦。亦作“日炙风筛”。明·无名氏《锁白猿》第一折:“万里驱驰,二年经纪,非容易,受了些日炙风吹,今日个才盼得还乡地。”
5、吹气如兰见“吹气胜兰”。清·陈裴之《汀烟小录·闰湘居士序》:“个侬吹气如兰,奉身如玉。”
6、两部鼓吹鼓吹: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两部器乐合奏。特指蛙鸣。《南齐书·孔稚珪传》:“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欲为陈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何必期效仲举。’”
7、东风吹马耳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8、风吹马耳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克非《春潮急》二五:“我嘴皮都磨起茧巴,他都当成风吹马耳。”
9、风吹草动微风一吹;草就晃动。比喻轻微的动荡或变故。《敦煌变文集 伍子胥变文》:“偷踪窃道,饮气吞声。风吹草动,即便藏形。”
10、吹吹拍拍阿谀逢迎,过分称颂、赞许。邓小平《骄傲自满是团结的大敌》:“反而觉得那些拉拉扯扯、吹吹拍拍的人对他很好,对他有温暖,而这种东西就是一种腐蚀剂。”
11、雨打风吹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唐·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12、吹毛求瑕同“吹毛求疵”。《三国志·吴志·步骘传》:“擿抉细微,吹毛求瑕。”
13、吹毛求疵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疤痕。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韩非《韩非子 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14、索垢吹瘢犹言吹毛求疵。清 心青《二十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 拒约》:“指望双星圆七夕,谁知银汉阻良姻。狰狞关吏多威陷,索垢吹瘢不放行。”
15、吹毛求瘢求:寻找;瘢:疤痕。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9回:“凡遇院中公牍,送府用印,孔辄吹毛求瘢,见有瑕疵可指,当即驳还。”
16、吹皱一池春水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宋 马令《南唐书 冯延巳传》:“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元宗尝戏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17、自我吹嘘比喻自我吹嘘、夸张。孙犁《芸斋琐谈》:“别人的客气话,一变而成了自我吹嘘。”
18、顺风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汉 焦赣《易林 井之临》:“顺风吹火,幸附骥尾,易为功力,因权受福。”
19、一吹一唱吹:吹嘘。唱:唱和。两个人说话,互相帮衬。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二人一吹一唱,说得颜氏心中哑口无言,心下也生疑惑,委决不下,把一天欢喜,又变为万般愁闷。”
20、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西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
21、风吹浪打狂风猛吹;巨浪拍打。比喻恶劣的环境;险要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磨难。清 洪昇《长生殿 埋玉》:“可怜一对鸳鸯,风吹浪打,直恁的遭强霸。”
22、吹吹打打指各种乐器的合奏。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种言行或事物,吸引别人注意。明 天然智叟《石头点 郭挺之榜前认子》:“忙忙与女儿说知,叫老妈央人相帮打点。早鼓乐吹吹打打,迎人村来了。
23、吴市吹箫吴:古国名。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比喻在街头行乞。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
24、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擂:打鼓。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
25、撞钟吹螺螺:法螺,佛教乐器,用海螺壳制成。形容做佛事。唐·韩愈《华山女》:“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廷。”
26、吹灰之力比喻极轻微的力量。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27、吹唇唱吼形容喧闹喊叫。《南史·侯景传》:“丑徒数万,同共吹唇唱吼而上。”
2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不能烧尽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9、大吹大擂吹:吹嗽叭;擂:打鼓。原指用劲地吹喇叭和敲锣打鼓;表示庆贺。现比喻大肆宣扬;过分地夸张或吹嘘。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四折:“赐你黄金千两,香酒百瓶,就在丽春堂大吹大擂,做一个喜庆的筵席。”
30、凤吟鸾吹比喻极为美妙的歌声。《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忽听得歌声嘹亮,凤吟鸾吹,不足喻其美。”
31、自吹自捧自我吹嘘,自己捧场。鲁迅《花边文学 化名新法》:“‘除了万不得已之外’,‘我希望’一个文人也不要化为‘社’,倘使只为了自吹自捧,那真是‘就近又有点卑劣了’。”
32、吹角连营角:古代军中所吹的乐器。指整个军营响着进攻的号角。宋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3、吹毛索垢同“吹毛求疵”。清·顾炎武《记与孝感熊先生语》:“一入此局,即为后世之人吹毛索垢。”
34、胡吹海摔胡吹胡来,不负责任。
35、弄玉吹箫弄玉:秦穆公之女。比喻男欢女悦,结成爱侣,共享幸福。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7回:“萧史教弄玉吹箫,为《来凤》之曲。”
36、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离店家不上五六里之地,只是后面鼓吹喧阗,回头观看,灯火烛天。”
37、你吹我捧指互相吹嘘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
38、吹毛数睫比喻目光短浅,只注意微末细节。《明史·黄道周传》;“自古迄今,决无数米量薪,可成远大之猷;吹毛数睫,可奏三五之治者。”
39、吹网欲满对网吹气,欲使之满。比喻不可能。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佛印了元禅师》:“后世学者,渔猎文字语言,正如吹网欲满,非禺即狂。”
40、吹影镂尘镂:雕刻。吹影子,刻尘土。比喻工艺精细到不见形迹。《关尹子 一宇》:“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镂尘,圣智造迷,鬼神不识。”
41、吹叶嚼蕊①谓吹奏、歌唱。②引申指反复推敲声律、词藻。唐·李商隐《柳枝》诗序:“柳枝,洛中里娘也……吹叶嚼蕊,调丝擫管,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
42、因风吹火因:顺着。顺着风势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常用作谦词。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因风吹火,用力不多,一发搭了他去。”
43、吹鼓手旧时婚丧礼仪中吹打乐器的人,比喻专为别人捧场的人。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2回:“叫班吹鼓手,壮观壮观。”
44、风吹日晒狂风吹,烈日晒。形容无所遮挡。梁斌《红旗谱》二十七:“你风吹日晒地辛苦一年,连个痛快年也过不上。”
45、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吹竹调丝,行炙劝酒。”
46、吹毛洗垢吹开皮上的毛而洗去所藏的污垢。比喻一意寻找他人的过失或缺点。《北齐书·酷吏传·宋游道》:“游道禀性遒悍,是非肆口,吹毛洗垢,疮疵人物。”
47、吹箫乞食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后指沿街乞讨。《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
48、鸾歌凤吹指笙箫等乐曲声。
49、镂尘吹影吹影子,刻尘土。比喻工艺精细到不见形迹。《关尹子·一宇》:“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镂尘,圣智造迷,鬼神不识。”
50、胡吹乱嗙嗙:自夸,吹牛。形容乱说大话,信口吹牛。曾朴《孽海花》第22回:“老实告诉你说吧,别花言巧语了,也别胡吹乱嗙了,要我上你家里去老虎头上抓毛儿,我不干!”
51、引风吹火比喻从中煽动,挑起事端。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坐山看虎斗','借刀杀人','引风吹火'。”
52、风吹雨打风雨侵袭。原指风雨对花木的摧残或建筑物侵蚀。比喻某种力量的打击或锻炼考验。唐 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何忍醒时雨打稀。”
53、吹毛取瑕瑕:玉上的疵点,缺点,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是以世人为文,竞于诋呵,吹毛取瑕,次骨为戾。”
54、吹毛利刃将毛、发置于刀或剑刃上,用力一吹即可削断毛发。形容刀剑极为锋利。
55、吹牛拍马吹嘘奉承。鲁迅《伪自由书·后记》:“我想假如曾某能把那种吹牛拍马的精力……用到求实学一点上,所得不是要更多些吗?”
56、吹胡子瞪眼睛形容生气、发怒的样子。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00回:“随州的差役到他家催钱粮,也照着催别的百姓那么一样,下来咧,吹胡子瞪眼睛的。”
57、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二折:“居士,如今那高楼上吹弹歌舞,饮酒欢娱,敢管待那士大夫哩。”
58、风吹云散比喻事物的消失、完结。康濯《春种秋收》:“这事儿是风吹云散,往后谁也不许提啦!”
59、大吹大打谓鼓乐齐作。《西游记》第六四回:“文武多官,满城百姓,伏龙寺僧人,大吹大打,送四众出城。”
60、吹糠见米比喻见效快。《人民日报》1975.7.8:“有人提出:多派些人到外地搞副业,抓现钱,说这个办法‘吹糠见米’,收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