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愁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愁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绿惨红愁指妇女的种种愁恨。绿、红,指黑鬓红颜。宋 罗烨《醉翁谈录 小说开辟》:“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战;论闺怨遗佳人绿惨红愁。”
2、愁潘病沉晋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南朝梁沉约因病而瘦减腰围。因以“愁潘病沉”泛指烦恼和疾病。
3、旧恨新愁新的愁苦和以前未排解的苦闷。宋 向滈《如梦令 道人书郡楼》词:“旧恨新愁无际,近水远山都是,西北有高楼,正好行藏独倚。”
4、酒病花愁指因贪恋酒色而引起的烦愁元 乔吉《扬州梦》第二折:“今日心中闷倦,故来此翠云楼游玩。小官只为酒病花愁,何日是好也呵。”
5、悲愁垂涕垂:垂下。涕:泪。因为悲哀、愁苦而落泪。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6、愁海无涯涯:边际。忧愁像无边的大海一样。形容十分悲愁唐·孟郊《招文士饮》:“醒时不可过,愁海浩无涯。”
7、愁眉锁眼锁:紧皱。愁得紧皱眉头,眯起双眼。形容非常苦恼的样子。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对人前巧语花言,背地里愁眉泪脸。
8、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清·无名氏《都门竹枝词·教官十首》:“盘费全无怎去家,穷愁潦倒驻京华。”
9、消愁释闷消:消除;释:解除。消除愁闷,使身心愉快。《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九夏名花,遍地亭而照灼。足可消愁释闷,悦畅心神。”
10、排愁破涕排:推开;涕:泪水。排除忧愁,收起泪水。形容变忧愁为欢悦。《周书·王褒传》:“且当视阴数箭,排愁破涕,人生乐耳,忧戚何为!”
11、坐愁行叹坐着发愁,走着叹息。形容终日愁苦,郁郁寡欢。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12、愁眉啼妆愁眉:使眉细而曲折;啼妆:轻轻地擦去目下的粉饰以作啼痕。形容妇女的妖态。《后汉书·五行志一》:“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所谓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饰目下,若啼处。”
13、远愁近虑形容过多的忧虑。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他这远愁近虑,不抗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
14、转愁为喜由忧愁转为欢喜。明 陆采《怀香记 池塘唔语》:“解双眉转愁为喜,订芳期欢声和气。”
15、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姑娘身上不大好,还得自己开解着些。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16、云愁雨怨喻指离情别愁。宋·孙光宪《何满子》词:“歌袖半遮眉黛惨,泪珠旋滴衣襟。惆怅云愁雨怨,断魂何处相寻。”
17、愁云惨淡惨淡:暗淡。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8、新愁旧恨谓对现状和往事都感到烦恼和怨恨。极言愁恨之深。唐·韩偓《三月》诗:“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19、泪眼愁眉带泪的眼,发愁的眉。形容极为痛苦哀伤的样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20、今愁古恨古今的恨事。形容感慨极多。唐·白居易《题灵岩寺》诗:“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21、借酒浇愁用酒来浇灭郁积心中的气愤或愁闷。明 李开先《后冈陈提学传》:“只恁以酒浇愁,愁不能遣,而且日增。”
22、工愁善病指很容易发愁得病。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君工愁善病,顾健饮啖。”
23、愁眉不展展:舒展。心里忧愁;双眉紧锁;不得舒展。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也作“愁眉紧锁”。唐 姚鹄《随州献李侍御》之二:“旧隐每怀空竟夕,愁眉不展几经春。”
24、云愁雨恨指男女间离别之情。宋·柳永《安公子》词:“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
25、鬼哭神愁形容惊恐忧愁。明·陈汝元《金莲花·释愤》:“我想做丞相时威灵震主,权势倾朝。手指一挥,两班里鸟惊鱼骇;眉头半锁,满朝中鬼哭神愁。”
26、愁眉蹙额因发愁而紧皱眉头。茅盾《血战后一周年》:“内地的小商人为了上海‘钱庄不通’而愁眉蹙额。”
27、愁山闷海忧愁如山,苦闷似海。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俺又不曾弄月嘲风,怎揽这场愁山闷海。
28、愁潘病沈泛指烦恼和疾病。晋 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南朝 梁 沈约因病而瘦减腰围。
29、天愁地惨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惨。形容极其悲惨(多用作渲染气氛)。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
30、愁长殢酒愁长:愁闷的心肠;殢:困扰。心肠愁闷容易病酒。唐 韩偓《有亿》:“愁肠殢酒人千里。
31、多愁善感善:容易;好(hào);感:伤感。容易发愁、伤感。形容人感情脆弱。茅盾《幻灭》二:“是同情于这个不相识的少妇呢,还是照例的女性的多愁善感,连她自己也不明白。”
32、愁肠九转谓重重忧愁萦绕心怀。明·邵璨《香囊记·得书》:“我终日里愁肠九转,到如今尺素空传,越教人中心惨然。”
33、闲愁万种闲愁:说不出的烦恼。莫名的烦恼极多。形容思想空虚,多愁善感。也形容愁情满怀。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真乃是消磨了闲愁万种。”
3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35、愁眉泪眼皱着眉头,掉下眼泪。形容愁苦悲伤的样子。元 方伯成《端正好 忆别》套曲:“我痛着迷不似今番,愁眉泪眼。恨别离最易,恨见应难。”
36、闷海愁山忧愁如山,苦闷似海。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元 施惠《幽闺记 三十二缨闺拜月》:“听说罢姓名家乡,这情苦意切,闷海愁山将我心上撇,不由人不泪珠流血。”
37、愁红惨绿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宋 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宋 辛弃疾《鹧鸪天 赋牡丹》词:“愁红惨绿今宵看,恰似吴宫教阵图。
38、愁肠殢酒愁长:愁闷的心肠;殢:困扰。心肠愁闷的人容易病酒。唐·韩偓《有亿》:“愁肠殢酒人千里。”
39、红愁绿惨比喻愁思满怀,容易伤感。元·无名氏《村乐堂》第四折:“我则见绿惨红愁减了精神,为何因,背地里将啼痕来揾。”
40、焦眉愁眼形容忧虑愁苦的表情。艾芜《山峡中》:“野猫子作出焦眉愁眼的样子,一面就摸着她的足,叹气。”
41、云愁雾惨愁苦凄惨的云雾。因心中愁惨,看外景也带上了情感色彩。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福州林阳山峰院志端禅师》:“云愁雾惨,大众呜呼。”
42、愁眉苦目愁眉:紧皱眉头。愁苦的样子。形容人忧愁苦恼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2回:“只见一个人在那里和亮臣说话,不住的嗳声叹气,满脸的愁眉苦目。”
43、雾惨云愁指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元·安熙《仲冬初吉归途即事》诗:“雾惨云愁结暮阴,游方客子正悲吟。”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诸国将皆来助战,喊杀处雾惨云愁。”
44、消愁破闷消除忧愁,破除郁闷。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但观其事迹原委,亦可消愁破闷。”
45、愁云惨雾形容暗淡无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忧愁苦闷的局面。瞿秋白《乱弹 一种云》:“如果是惊天动地的霹雳,那才拨得开满天的愁云惨雾。”
46、愁红怨绿见“愁红惨绿”。宋·范成大《窗前木芙蓉》诗:“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47、愁颜赧色赧:羞惭脸红。面带愁容和愧色。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0回:“宋江、卢俊义出内,卸了公服檏头,上马回营,面有愁颜赧色。”
48、雨泣云愁泪下如雨,愁多如云。形容忧愁深重。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虽然道姻缘不偶,我可一言难就,有多少雨泣云愁。”
49、多愁多病经常忧愁就会体弱多病。旧时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状态宋 柳永《倾杯》词:“早是多愁多病,那堪细把旧约前欢重省。”
50、愁绪如麻愁绪:忧愁的心绪。麻:乱麻。忧愁的思虑像乱麻一样。形容烦愁之极。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三回:“心儿里愁绪如麻,把个活动动的人儿,都困做了笼中之鸟。”
51、旧愁新恨愁:愁苦;恨:遗憾。原有的愁苦;新增的遗憾。形容不愉快的事相继而来。南唐 冯延巳《采桑子》词:“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独立花前,更听笙歌满画船。”
52、鬼哭天愁形容悲惨凄凉。高旭《五月十九日和巢南韵即寄越中》:“鬼哭天愁冷雨斜,黄龙晋酒恨徒赊。”
53、万恨千愁千、万:形容多。指忧愁怨恨很多。宋 王诜《蝶恋花》:“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摧,世事何时了。万恨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54、消愁解闷消除忧愁,解除烦闷。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搽旦云]我不和你撒赖撒痴的,断了酒者![正末唱]教我断消愁解闷瓮头香。”
55、独坐愁城愁:忧愁。独自坐在忧愁的城中。比喻独自为忧愁所包围。汉·李陵《答苏武书》:“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56、愁肠九回指悲愁频频在腹中萦绕,难于排遣。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唐·崔橹《春日长安即事》:“玉楼春暖笙歌夜,肯信愁肠日九回。”
57、千愁万绪许许多多忧愁和思绪。宋·柳永《女冠子》:“好天良夜,无端惹起千愁万绪。”
58、鼍愤龙愁鼍:扬子鳄。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宋·苏轼《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诗:“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
59、遣愁索笑消愁求乐。清孙原湘《<履园丛话>序》:“履园主人于灌园之暇,就耳目所睹闻,着《丛话》二十卷,间以示予曰:‘吾以是遣愁索笑也。’”
60、日坐愁城愁城:比喻为忧愁所包围。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宋·范成大《次韵代答刘文潜》诗:“一曲红窗声里怨,如今分作两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