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愁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1、愁颜不展 | 展:舒展。心里忧愁,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 | 明·沈采《千金记·省女》:“奈我丈夫每日只是攻文习武,衣食艰苦,颇觉失望,以此愁颜不展。” |
| 2、愁肠殢酒 | 愁长:愁闷的心肠;殢:困扰。心肠愁闷的人容易病酒。 | 唐·韩偓《有亿》:“愁肠殢酒人千里。” |
| 3、坐愁行叹 | 坐着发愁,走着叹息。形容终日愁苦,郁郁寡欢。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
| 4、愁眉不展 | 展:舒展。心里忧愁;双眉紧锁;不得舒展。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也作“愁眉紧锁”。 | 唐 姚鹄《随州献李侍御》之二:“旧隐每怀空竟夕,愁眉不展几经春。” |
| 5、绿惨红愁 | 指妇女的种种愁恨。绿、红,指黑鬓红颜。 | 宋 罗烨《醉翁谈录 小说开辟》:“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战;论闺怨遗佳人绿惨红愁。” |
| 6、愁肠九回 | 指悲愁频频在腹中萦绕,难于排遣。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唐·崔橹《春日长安即事》:“玉楼春暖笙歌夜,肯信愁肠日九回。” |
| 7、千愁万绪 | 许许多多忧愁和思绪。 | 宋·柳永《女冠子》:“好天良夜,无端惹起千愁万绪。” |
| 8、消愁破闷 | 消除忧愁,破除郁闷。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但观其事迹原委,亦可消愁破闷。” |
| 9、云愁海思 | 见“云悲海思”。 | 唐·李白《飞龙引》之一:“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
| 10、红愁绿惨 | 比喻愁思满怀,容易伤感。 | 元·无名氏《村乐堂》第四折:“我则见绿惨红愁减了精神,为何因,背地里将啼痕来揾。” |
| 11、玉惨花愁 | 形容女子忧愁貌。 |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玉惨花愁,追思傅粉,巾袖与枕头都是泪痕。” |
| 12、悲愁垂涕 | 垂:垂下。涕:泪。因为悲哀、愁苦而落泪。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
| 13、愁多夜长 | 因心情愁闷而夜不成寐,感到时光悠长难遣。 |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慓!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宋·华岳《翠微南征录·秋意次项子礼韵》:“诗尽时尤阔,愁多夜更长。” |
| 14、新愁旧恨 | 谓对现状和往事都感到烦恼和怨恨。极言愁恨之深。 | 唐·韩偓《三月》诗:“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
| 15、愁潘病沉 | 晋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南朝梁沉约因病而瘦减腰围。因以“愁潘病沉”泛指烦恼和疾病。 | |
| 16、愁肠百结 | 忧愁缠结在肠内。 | 《敦煌变文集 王昭君变文》:“日月无明照覆盆,愁肠百结虚成着。” |
| 17、消愁释愦 | 指消除烦闷,愉快身心。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杂艺》:“弹棋亦近世雅戏,消愁释愦,时可为之。” |
| 18、愁眉苦脸 | 苦:痛苦。忧愁得眉头紧锁;哭丧着脸。形容愁容满面的样子。也作“愁眉苦眼”。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气的愁眉苦脸,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 |
| 19、酒病花愁 | 指因贪恋酒色而引起的烦愁 | 元 乔吉《扬州梦》第二折:“今日心中闷倦,故来此翠云楼游玩。小官只为酒病花愁,何日是好也呵。” |
| 20、愁颜赧色 | 赧:羞惭脸红。面带愁容和愧色。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0回:“宋江、卢俊义出内,卸了公服檏头,上马回营,面有愁颜赧色。” |
| 21、借酒浇愁 | 用酒来浇灭郁积心中的气愤或愁闷。 | 明 李开先《后冈陈提学传》:“只恁以酒浇愁,愁不能遣,而且日增。” |
| 22、愁云惨淡 | 惨淡:暗淡。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 |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 23、愁肠九转 | 谓重重忧愁萦绕心怀。 | 明·邵璨《香囊记·得书》:“我终日里愁肠九转,到如今尺素空传,越教人中心惨然。” |
| 24、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 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姑娘身上不大好,还得自己开解着些。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
| 25、鳌愤龙愁 | 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 |
| 26、今愁古恨 | 古今的恨事。形容感慨极多。 | 唐·白居易《题灵岩寺》诗:“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
| 27、愁眉锁眼 | 锁:紧皱。愁得紧皱眉头,眯起双眼。形容非常苦恼的样子。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对人前巧语花言,背地里愁眉泪脸。 |
| 28、排愁破涕 | 排:推开;涕:泪水。排除忧愁,收起泪水。形容变忧愁为欢悦。 | 《周书·王褒传》:“且当视阴数箭,排愁破涕,人生乐耳,忧戚何为!” |
| 29、雨恨云愁 | ①感觉上以为可以惹人愁怨的云和雨。②喻男女间离别之情。 | 宋·王禹偁《点绛唇·感兴》词:“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宋·柳永《曲玉管》词:“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忌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
| 30、雨愁烟恨 | 烟雨所引起的人的惆怅哀愁。 | 宋·史达祖《隔浦莲·荷花》词:“西湖游子,惯识雨愁烟恨。只恐吴娃暗折赠。耿耿。柔丝容易萦损。” |
| 31、愁长殢酒 | 愁长:愁闷的心肠;殢:困扰。心肠愁闷容易病酒。 | 唐 韩偓《有亿》:“愁肠殢酒人千里。 |
| 32、鬼哭天愁 | 形容悲惨凄凉。 | 高旭《五月十九日和巢南韵即寄越中》:“鬼哭天愁冷雨斜,黄龙晋酒恨徒赊。” |
| 33、多愁善感 | 善:容易;好(hào);感:伤感。容易发愁、伤感。形容人感情脆弱。 | 茅盾《幻灭》二:“是同情于这个不相识的少妇呢,还是照例的女性的多愁善感,连她自己也不明白。” |
| 34、愁红惨绿 | 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 宋 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宋 辛弃疾《鹧鸪天 赋牡丹》词:“愁红惨绿今宵看,恰似吴宫教阵图。 |
| 35、消愁释闷 | 消:消除;释:解除。消除愁闷,使身心愉快。 |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九夏名花,遍地亭而照灼。足可消愁释闷,悦畅心神。” |
| 36、愁红怨绿 | 见“愁红惨绿”。 | 宋·范成大《窗前木芙蓉》诗:“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
| 37、闲愁万种 | 闲愁:说不出的烦恼。莫名的烦恼极多。形容思想空虚,多愁善感。也形容愁情满怀。 | 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真乃是消磨了闲愁万种。” |
| 38、愁肠寸断 | 忧愁得肠子一寸一寸地断裂。 | 唐 张鷟《游仙窟》:“泪脸千行,愁肠寸断,端坐横琴,涕血流襟。” |
| 39、遣愁索笑 | 消愁求乐。 | 清孙原湘《<履园丛话>序》:“履园主人于灌园之暇,就耳目所睹闻,着《丛话》二十卷,间以示予曰:‘吾以是遣愁索笑也。’” |
| 40、雾惨云愁 | 指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 | 元·安熙《仲冬初吉归途即事》诗:“雾惨云愁结暮阴,游方客子正悲吟。”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诸国将皆来助战,喊杀处雾惨云愁。” |
| 41、愁山闷海 | 忧愁如山,苦闷似海。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 |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俺又不曾弄月嘲风,怎揽这场愁山闷海。 |
| 42、旧恨新愁 | 新的愁苦和以前未排解的苦闷。 | 宋 向滈《如梦令 道人书郡楼》词:“旧恨新愁无际,近水远山都是,西北有高楼,正好行藏独倚。” |
| 43、愁眉苦目 | 愁眉:紧皱眉头。愁苦的样子。形容人忧愁苦恼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2回:“只见一个人在那里和亮臣说话,不住的嗳声叹气,满脸的愁眉苦目。” |
| 44、消愁解闷 | 消除忧愁,解除烦闷。 |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搽旦云]我不和你撒赖撒痴的,断了酒者![正末唱]教我断消愁解闷瓮头香。” |
| 45、愁绪如麻 | 愁绪:忧愁的心绪。麻:乱麻。忧愁的思虑像乱麻一样。形容烦愁之极。 |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三回:“心儿里愁绪如麻,把个活动动的人儿,都困做了笼中之鸟。” |
| 46、鼍愤龙愁 | 鼍:扬子鳄。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 宋·苏轼《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诗:“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 |
| 47、远愁近虑 | 形容过多的忧虑。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他这远愁近虑,不抗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 |
| 48、雨泣云愁 | 泪下如雨,愁多如云。形容忧愁深重。 |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虽然道姻缘不偶,我可一言难就,有多少雨泣云愁。” |
| 49、百结愁肠 | 指愁绪如结无法解开。 | 宋 蒋兴祖女《减字木兰花 题雄州驿》词:“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 |
| 50、万恨千愁 | 千、万:形容多。指忧愁怨恨很多。 | 宋 王诜《蝶恋花》:“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摧,世事何时了。万恨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
| 51、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 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
| 52、愁眉蹙额 | 因发愁而紧皱眉头。 | 茅盾《血战后一周年》:“内地的小商人为了上海‘钱庄不通’而愁眉蹙额。” |
| 53、愁潘病沈 | 泛指烦恼和疾病。 | 晋 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南朝 梁 沈约因病而瘦减腰围。 |
| 54、愁眉苦眼 | 见“愁眉苦脸”。 | 《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只见那张太太愁眉苦眼的向他道:‘姑奶奶,你别闹了。’” |
| 55、闷海愁山 | 忧愁如山,苦闷似海。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 | 元 施惠《幽闺记 三十二缨闺拜月》:“听说罢姓名家乡,这情苦意切,闷海愁山将我心上撇,不由人不泪珠流血。” |
| 56、云愁雨恨 | 指男女间离别之情。 | 宋·柳永《安公子》词:“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 |
| 57、惨绿愁红 | 绿:绿叶;红:红花。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 | 宋 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
| 58、愁海无涯 | 涯:边际。忧愁像无边的大海一样。形容十分悲愁 | 唐·孟郊《招文士饮》:“醒时不可过,愁海浩无涯。” |
| 59、多愁多病 | 经常忧愁就会体弱多病。旧时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状态 | 宋 柳永《倾杯》词:“早是多愁多病,那堪细把旧约前欢重省。” |
| 60、独坐愁城 | 愁:忧愁。独自坐在忧愁的城中。比喻独自为忧愁所包围。 | 汉·李陵《答苏武书》:“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