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吃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吃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比喻贪心不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这一年来的时候,他为香菱儿不能到手,和姑妈打了多少饥荒。”
2、穿衣吃饭指人的基本需求邓小平《军队要整顿》:“军队的人数增加很多,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的比重增大,把很多钱花费在人员的穿衣吃饭上面。”
3、多吃多占凭权势或用不正当手段侵占国家或集体利益,捞取额外收入。古华《芙蓉镇》第二章:“要清理基层干部的贪污挪用,多吃多占,还要清查弃农经商、投机倒把分子的浮财。”
4、大鱼吃小鱼比喻以强凌弱,以大吞小或层层剥削。老舍《赵旺与荷珠》:“这样,既能显出剧情的有机发展,也增加了大鱼吃小鱼的一层阐明。”
5、好吃好喝指很好的饮食招待或爱好吃喝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0回:“那骗子骗了一年多的好吃好喝,恐怕一旦失了,遂造起谣言来。”
6、省吃俭用原指减少粮食消耗;节省费用开支。后指吃的用的都很节俭;形容过日子非常节省。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虽不及得富盛之时,却是省吃俭用,勤心苦胝,衣食尽不缺了。”
7、抓拿骗吃招摇撞骗。
8、吃硬不吃软好言好语不听从,态度一强硬,反使屈从了。形容人的外强中干,欺软怕硬。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戴大理嘱咐他的一番话,说胡统领的为人,吃硬不吃软。
9、吃软不吃硬对态度强硬者,绝不屈从,对好言好语,可以听从。形容个性顽强,不怕强硬。清 醉月山人《狐狸缘全传》第三回:“从来小孩爱戴高帽儿,吃软不吃硬。
10、好汉不吃眼前亏俗语。指聪明人能识时务,暂时躲开不利的处境,免得吃亏受辱。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好汉不吃眼前亏,且让他一步,再作道理。”
11、缺吃少穿指衣食困乏。亦作“缺吃短穿”。
12、湖吃海喝放肆地大吃大喝
13、兔子不吃窝边草比喻坏人不在当地干坏事。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6章:“兔子不吃窝边草,我这老虎单吃回头食。”
14、肥吃肥喝放肆地大吃大喝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有的中农,原先是省吃俭用的,现在也都肥吃肥喝了。”
15、缺吃短穿指衣食困乏。同“缺吃少穿”。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三:“赤贫户缺吃短穿,多分粮食和衣裳,还得分劈硬实的牲口。”
16、短吃少穿指衣食困乏。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穷人起早贪黑,手不离活,成年溜辈,短吃少穿,你说这不是命是啥?”
17、半夜敲门不吃惊比喻没有做过什么亏心的事,心里很踏实。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日间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18、争风吃醋因忌妒而明争暗斗(风:风韵;吃醋:常指在男女关系上产生嫉妒情绪)。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月香好副嘴脸,年已长成。倘或有意留他,也不见得。那时我争风吃醋便迟了。”
19、吃喝嫖赌嫖:狎妓;赌:赌博。指男人不务正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9回:“单是这一个最坏,才上了十三四岁,便学的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了,在家里还时常闯祸。”
20、坐吃山空只消费不生产;财物堆积如山也会耗尽。元 秦简夫《东堂老》:“自从俺父亲亡过十年光景,只在家里死丕丕的闲坐。那钱物则有出去,无进来的。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21、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俗语。比喻少了某人或某种条件,照样能办好事情。
22、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弄得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那是要坏名气的。”
23、令人吃惊让人感到惊讶。臧克家《以耳代目之类》:“这种以耳代目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
24、白吃干饭只会吃饭不会干活。巴金《探索集·探索》:“我从小就不安于现状,我总是在想改变我的现状,因为我不愿意白吃干饭混日子。”
25、吃人不吐骨头比喻又残暴,又贪婪。端木蕻良《曹雪芹》第27章:“但此人一肚子坏水儿,吃人不吐骨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能拉拢,不能得罪。”
26、癞虾蟆想吃天鹅肉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得到不能到手的东西。痴心妄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平儿说道:‘癞虾蟆想吃天鹅肉,没人伦的混帐东西,起这样念头,叫他不得好死。’”
27、吃醋拈酸拈:用指取物。比喻因嫉妒而产生不快情绪。指爱嫉妒别人。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2卷:“只怕你吃醋拈酸。”
28、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29、贪吃懒做谓又馋又懒。清·张南庄《何典》第七回:“看他如此贪吃懒做,真像有磨子在肚子里牵的一般。”
30、张公吃酒李公颠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宋 李棨《北里志 张住住》:“曲中唱曰:张公吃酒李公颠,盛六生儿郑九怜。”
31、省吃节用省:节约。形容生活非常节俭。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贫困山区的农民尽管眼下大都少吃缺穿,但孩子既然到大地方去念书,家长们就是咬着牙关省吃节用,也要给他们做几件见人衣裳。”
32、吃喝拉撒吃饭、喝水、拉屎、撒尿。指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清·石玉昆《小五义》第六回:“我看着王爷三天吃喝拉撒睡,可有取贵之处。”
33、吃不了兜着走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不可拿进园去,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34、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自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35、胡吃海喝无节制地大吃大喝。
36、拈酸吃醋产生嫉妒情绪。多指在男女关系上。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5卷:“怎奈静真情性利害,比空照大不相同,极要拈酸吃醋。”
37、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比喻吃东西狼吞虎咽,来不及细尝。也比喻看书做事贪多务得,实则无所收获。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这奴才,‘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38、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吃苦的事情走在别人前面,享受的事走在别人后面。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与群众同甘苦,不实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从组织决定,不接受群众监督。”
39、吃白食白吃别人的饭,光吃饭不工作,吃东西不付钱,也指不务正业专靠讹诈为生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8卷:“况列位在此,无有我不破钞,反吃白食的。”
40、寅吃卯粮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我们只吃一分口粮,哪里会有多少钱?就是我们总爷,也是寅吃卯粮,先缺后空。”
41、光棍不吃眼前亏指聪明人能识时务,暂时躲开不利的处境以免吃亏。清·无名氏《刘公案》第六回:“俗语说的好,光棍不吃眼前亏。”
42、哑子吃黄连歇后语。比喻有苦说不出。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三回:“正是哑子吃黄连,苦在自肚里,敢怒不敢言。”
43、争锋吃醋见“争风吃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可知是个贱骨头。”
44、敬酒不吃吃罚酒比喻对某些必须做的事不肯主动去做,结果却被迫去做。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黄抚台这个人,向来敬酒不吃吃罚酒,说不定这一来反倒对老裘另眼相看。”
45、吃一堑,长一智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与薛尚谦书》:“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
46、山吃海喝放肆地大吃大喝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
47、少吃缺穿缺乏衣食。比喻贫困。马烽《吕梁英雄传》第五回:“因此一个人养活一个人,年年还是少吃缺穿。”
48、狗吃屎身体向前仆倒在地。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待要走时,早已被叔宝一脚飞起,一个狗吃屎,跌倒在门边。”
49、张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唐 张鷟《朝野佥载》第一卷:“天后时,谣言曰:‘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
50、好吃懒做好:喜欢;贪图;懒:怠惰。指贪于吃喝;懒于做事。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为女妇人家,好吃懒做,嘴大舌长,招是惹非,不打他,打狗不成!”
51、吃闭门羹羹:流汁食品。比喻串门时,主人不在家,被拒绝进门或受其他冷遇。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11章:“哈哈,学生还愁着吃闭门羹哩!”
52、吃力不讨好讨:求得。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老实说,有了钱,与其这样化的吃力不讨好,我倒不如拿来孝敬点给叔公了。
53、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吃苦的事情走在别人前面,享受的事走在别人后面。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同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而同别人比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54、吃小亏占大便宜指暂时觉得吃亏,将来能得到大的好处。张平《抉择》:“哗众取宠、笼络人心;新官上任三把火;吃小亏占大便宜……”
55、吃吃喝喝指有目的的相互请吃饭,请喝酒。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年纪一大把,乐得看开些,吃吃喝喝,四处八方去逛逛,让我也开开眼界。”
56、吃哑巴亏自己遭受暗算或受损吃亏,不敢声张或无法申诉,只好自认吃亏。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四回:“且说苗家父子丢了银子,因是暗昧之事,也不敢声张,竟吃了哑巴亏了。
57、吃粮不管事只拿钱不做事。比喻工作不负责。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3回:“这些忘八羔子,一个都不在家!他们成年家吃粮不管事。”
58、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地面上爬着的癞蛤蟆想吃在天上飞翔的天鹅。比喻痴心妄想。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我直恁这般呆!癞蛤蟆怎想吃天鹅肉!”
59、吃苦耐劳耐:受得起;禁得起。能经受困苦的生活;也禁得起劳累。朱自清《新中国在望中》:“新中国虽然已在望中,可是得吃苦耐劳,才能到我们手里。”
60、吃喝玩乐谓过恣意享乐的生活。魏巍《路标》:“却有人认为糊糊涂涂地吃喝玩乐,那才算没有虚掷自己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