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称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称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割地称臣割让土地,臣服于对方。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若放我南归,愿为金邦细作,饶幸一朝得志,必当主持和议,使南朝割地称臣。”
2、拍掌称快称:称道。拍着手掌叫痛快。形容仇恨得到消除。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众人一齐拍掌称快。”
3、多言繁称讲话或写文章,浮词很多,不必要地大量引述。多指文风浮华不实。《韩非子 难言》:“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
4、南面称王南面:古代帝王临朝坐北朝南。指称王称帝《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信能右折燕齐,左振扶桑,凌轹沙漠,南面称王。”
5、繁称博引繁:多;博:广。指行文中的广泛援引。清·曾国藩《<湖南文征>序》:“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
6、交口称誉交口:大家一齐说;称誉:称扬赞誉。大家同声称赞。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我出门下,交口荐誉之。”
7、北面称臣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西汉 司马迁《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8、寸量铢称论寸来量,论铢来称。比喻点点滴滴地计量,烦琐不切实用。宋 苏洵《史论下》:“又欲寸量铢称以摘其失,则烦不可举。”
9、称柴而爨称了薪柴才去生火煮饭。比喻斤斤于细节而不识大体。同“称薪而爨”。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积财聚谷,日不暇给。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10、称兄道弟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见了同事周老爷一班人,格外显得殷勤,称兄道弟,好不热闹。”
11、南面称孤南面:面朝南;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朝南坐着,自称孤家。指统治一方,称帝称王。《庄子 盗跖》:“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
12、能不称官才能跟职位不相称。《汉书·刑法志》:“德不称位,能不称官。”
13、称功诵德称:称道;功:功绩;德:德行。颂扬功绩和德行。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但凡下人,肚肠极是窄狭,得了须微之利,便极口称功诵德,欢声溢耳。”
14、司马称好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不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
15、啧啧称赞啧啧:咂嘴声,表示赞叹。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回:“戴宗啧啧称赞道:‘好个留侯!’”
16、称功颂德称颂功德。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
17、称锤落井称:通“秤”,衡器;称锤:秤砣。比喻不见踪影,没有消息。宋·释晓莹《罗湖野录》第一卷:“福州资福善禅师:自此一别,称锤落井。”
18、道寡称孤谓自封为王,称霸一方。明·无名氏《陈仓路》第三折:“都待要分疆土,霸山川,寻战讨,相攻拒,出来的道寡称孤。”
19、缩屋称贞缩:减缩;贞:坚定。指在妇女危难时不加侵犯。《北齐书·废帝》:“颜子缩屋称贞,柳下妪而不乱,未若此翁白首不娶者也。”
20、称体裁衣称:适合。按照身材来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明·杨基《初春诗》:“踏青鞋袜平头制,试暖以上称体裁。”
21、逞强称能炫耀卖弄自己的才能和本事。端木蕻良《曹雪芹》第13章:“今后千万不可逞强称能,何况你既未读过多少诗书,更谈不上才气。”
22、称心满愿称心如意。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俺两个得成双,称心满愿。”
23、南面称尊南面:古代帝王临朝坐北朝南;尊:地位或辈分高。指称王称帝清·吴璿《飞龙全传》第46回:“今日成全了赵某大功,日后果能南面称尊,得遇令郎之日,义当重报。”
24、额手称颂同“额手称庆”。《野叟曝言》第五七回:“须臾,任公等喜孜孜的陆续了出来,诉说所以,没一个不咋舌惊叹,如醉如梦,额手称颂,欣喜欲狂。”
25、啧啧称羡啧啧:咂嘴声,表示赞叹。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亦作“啧啧称赞”。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八回:“那批热中朋友,谁不啧啧称羡。”
26、称物平施称:通“秤”,计重;施:给予。根据物品的多寡来平均分配。《周易·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27、称斤注两称:衡量轻重;注:专注。形容只注意小节而无大的气势。宋·朱熹《朱子语类·论取士》:“只看如今称斤注两,做两句破头,如此是多少衰气。”
28、计伐称勋谓计算、称扬自己的功勋。伐,功勋。宋·叶适《故朝散大夫周先生墓志铭》:“不以为高,所求者仁;异彼区区,计伐称勋。”
29、额首称庆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
30、山中无好汉,猢猻称霸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31、称名道姓称:称道。称呼姓名。《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今日两贼相逢,何用称名道姓,君为芦中之事,我为船上之人,意义足亦可知,富贵不须相忘。”
32、额手称庆额:头;称:说;表示;额手:以手加额;手拍额头。是把手放在额头上表示庆幸。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迅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文公至绛,国人无不额手称庆。”
33、远处夸称,近方卖弄夸称:夸奖。在远近各处夸奖、称颂,炫耀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6回:“全靠恩官作成,远处夸称,近方卖弄。”
34、称奇道绝觉得奇怪难得。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宝玉听了这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喜又悲,又称奇道绝。”
35、称赏不已赏:赞赏。不已:继续不止。连连称赞。《五代史平话 周史》:“讨论撰定,皆合事宜,威称赏不已。”
36、称薪而爨,数粒乃炊称:衡量;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数着米粒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计较,形容吝啬或贫穷。晋·葛洪《抱朴子·接疏》:“明者举大略细,不忮不求,故能取威定功,成天平地,岂肯称薪而爨,数粒乃炊,并瑕弃璧。”
37、称斤约两称:衡量轻重。计算轻重分量。比喻权衡轻重得失。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3回:“申耀宗也没睡着,他肚子里大大小小几杆秤,正在称斤约两的活动呢。”
38、称心满意称心如意。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称心满意,就死何恨。”
39、称薪而爨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40、名实相称指名声与实际一致。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2回:“妹子这个名字,叫做有名无实,那里及得尧蓂姐姐弹得幽雅,他才名实相称哩。”
41、拍案称奇奇:特殊的。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7回:“妙在机关线索,俱于前文布置已定,若读至此处,始为拍案称奇,便非明眼。”
42、称贤使能称:举;使:用。举用贤能人士,使其发挥所长。《逸周书·大聚》:“泉深而鱼鳖归之,草木茂而鸟兽归之,称贤使能、官有材而士归之。”
43、称德度功称:衡量;度:估量。对被任用的人既要考虑到他的品德,也要考虑到他的功劳。《管子·君臣下》:“称德度功,劝其所能。”
44、称体载衣称:适合。按照身材剪载衣服。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45、以铢称镒用铢同镒相比,表示力量极不相称,处于绝对劣势。《孙子·形》:“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王皙注:“言铢、镒者,以明轻重之至也。”张预注:“二十两为镒,二十四铢为两。此言有制之兵对无制之兵,轻重不侔也。”
46、称贤荐能称:称扬。指重视人才,推举贤能。唐·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接士,多可而有别,称贤荐能,未尝倦。”
47、无德而称①无何恩德可以称道。②谓德高不可言状。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48、称臣纳贡旧时指小国向大国臣服而年年进贡。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凡汉东小国,无不称臣纳贡。”
49、称孤道寡孤、寡:古代皇帝自称。自封为王。比喻狂妄地以最高统治者自居。《宣和遗事》前集:“天子道:‘咱八辈儿称孤道寡。’”
50、铢称寸量形容极精细地衡量、推究。明·唐顺之《与王龙溪郎中书》:“以尹之所乐者,尧舜之道也,而袛铢称寸量于一介取予之间。若硁硁小人然者,何也?”
51、称帝称王帝:帝王;王:君王。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狂妄自大。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52、称身裁衣称:适合。按照身材来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53、击节称叹节:节拍;击节:打拍子;叹:赞叹。指打着拍子欣赏诗文或艺术作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公期望基切,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及放榜时,依然铩羽。”
54、侔色揣称侔:相等;揣:估量;称:好。形容描写景物,恰到好处。南朝 宋 谢惠连《雪赋》:“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55、称雨道晴比喻说话说不到一块。明·邹善长《汇苑详注》卷十五:“县官甚不和,长官称雨,赞府道晴,终日如此不和也。”
56、纳贡称臣缴纳贡品,自称为臣下。后来也用以比喻心悦诚服,甘拜下风。《清史稿·太宗本纪》:“宜要其纳贡称臣,以黄河为界。”
57、称薪量水称:衡量轻重;薪:柴;量:测量。比喻持家节俭或过于吝啬。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安老爷虽是研究铸史的通品,却是个称薪量水的外行。”
58、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儒有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
59、铢两相称见“铢两悉称”。茅盾《大题小解》:“于是指出何者为适如其分,铢两相称,何者被强调了非特殊点而忽略了特殊点,何者甚至被拉扯为‘四不像’。“
60、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晋·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