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别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1、别生枝节 | 比喻另起事端或平添麻烦。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现在人心皆惑,稍一宣扬,诚恐别生枝节,当遵谕格外秘密。” |
2、离情别绪 | 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 | 宋 柳永《昼夜乐》:“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 |
3、别抱琵琶 | 别:另外。指移情他人或改嫁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四》:“故人情重,实不忍别抱琵琶。” |
4、别出新意 | 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 宋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大抵所利不能补其所伤,所得不能偿其所亡,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 |
5、别作良图 | 另作好的打算。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
6、分别部居 | 分别:分辨,区分;部居:按部归类。分类排列。 | 汉·史游《急就篇》卷一:“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 |
7、别鹤孤鸾 | 别:离别;鸾:凤凰一类的鸟。离别的鹤,孤单的鸾。比喻远离的夫妻。 | 晋 陶潜《拟古》诗之五:“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
8、别类分门 | 按一定标准分成门类。参见“分门别类”。 | 清 蒋士铨《临川梦 隐奸》:“将江浙许多穷老名士,养在家中,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 |
9、久别重逢 | 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公坊却好多年不见了,说了几句久别重逢的话,招呼大家坐下,书僮送上茶来。” |
10、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南朝 宋 裴松之注:“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11、离乡别土 | 同“离乡背井”。 | 唐·元稹《花栽》诗:“买得山花一两栽,离乡别土易摧颓。” |
12、生死永别 | 指活人与死人永远分离。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呜呼公瑾,生死永别。” |
13、临别赠言 | 分别时赠送勉励的话或忠告。 | 唐 王勃《滕王阁序》:“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
14、别具一格 | 格:格式;风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形容别致、新颖;与众不同的样子、风度等。 | 清 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
15、别风淮雨 | 别:指“列”的误写;淮:指“淫”的误写。用讹字以求新异 |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练字》“《尚书大传》有‘别风淮雨’,《帝王世纪》云‘列风淫雨’。‘别’‘列’‘淮’‘淫’,字似潜移。‘淫’‘列’,义当而不奇,‘淮’‘别’,理乖而新异。 |
16、怨离惜别 | 怨:幽怨。形容离别之际的愁绪和依依惜别的心情。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两下里怨离惜别,分外恩情,一言难尽。” |
17、离鸾别凤 | 比喻夫妻离散。 | 唐 李贺《湘妃》诗:“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
18、琵琶别抱 | 旧时指妇女弃夫改嫁。 | 唐 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19、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长:助长。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20、共枝别干 | 比喻一个教师传授下来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他们所注之书,或所见不同,各有所取;或师资相传,共枝别干。” |
21、男女别途 | 别:区分。男子与女子应有所区别。 | 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男女别途,举选上德。” |
22、别有风味 | 别:另外;风味:指特色。另有一种特色。 | 清 王韬《瀛濡杂志》一 六七:“蕹菜一种亦来自异域,茎肥叶嫩,以肉缕拌食,别有分味。” |
23、又作别论 | 见“又当别论”。 | 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又《无常》:“这自然是专就我的故乡而言,若是‘模范县’里的人民,那当然又作别论。” |
24、别有肺肠 | 别有:另有;肺肠:指思想。比喻人动机不良,故意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张。 | 《诗经 大雅 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郑玄笺:“自有肺肠,行其心中之所欲。” |
25、别具只眼 | 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比喻有独到的见解。 | 宋 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
26、别具手眼 | 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 | 清 钱谦益《<读杜二笺>序》:“德水于杜,别具手眼。” |
27、别别扭扭 | 说话、作文不通顺,彼此意见不投合。亦指争执之事。 |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五章:“但当他遇到另一对糟糕夫妻,别别扭扭过着憋气日子的时候,他对这件事就心凉了。” |
28、别无它法 | 没有任何别的办法。 | |
29、殊言别语 | 指方言土语。 | 章炳麟《论汉字统一会》:“今者音韵虽一致,而殊言别语,终会葆存。” |
30、别出新裁 | 指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 清 顾观光《武陵山人杂着 杂说》:“敖继公释《仪礼》,屏弃古注,别出新裁,于经文有难通处,不以为衍文,即以为脱简。” |
31、离鸾别鹤 | 见“离鸾别凤”。 | 《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三·胡笳十八拍》:“唐刘商《胡笳曲序》曰:‘蔡文姬善琴,能为《离鸾别鹤之操》。’” |
32、横驱别骛 | 纵横奔驰。 | 清·恽敬《与卫海峰先生同年书》:“本朝魏叔子,多结交淡泊奇玮之士,为寿序抑扬抗坠,横驱别骛,力脱前人之所为。” |
33、别有心肝 | 指另有打算。 | 茅盾《子夜》:“尽管你那么说,我总以为做标金做公债的人们别有心肝。” |
34、离乡别井 | 见“离乡背井”。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天情道理书》:“离乡别井,劳碌奔驰,不分蚤夜。” |
35、别居异财 | 指另立门户,各蓄家产。 | 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 光绪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子既娶妇,与父母别居异财,甚者不相闻问。” |
36、别树一旗 | 比喻与众不同,加成一家。 | 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唐义山、香山、牧之、昌黎,同学杜者;今年内其诗集,都有是别树一旗。” |
37、别有洞天 | 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 唐 章碣《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
38、别开蹊径 | 另辟新路;独创一格。 | 赵诚《中国古代韵书》第六章第一节:“惟其如此,他才更能重视实际,不为传统所因囿;同时也更富有革新精神,突破旧韵书的束缚,别开蹊径,编制了一部有革命意义的《中原音韵》。” |
39、别无二致 | 别:分出。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 郭沫若《海涛集 徐家埠》:“江西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 |
40、又当别论 | 应当另外作出评价。 |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世荫不同》:“至孙许之荫以锦衣,官二品三品,忠臣之后又当别论。” |
41、枝别条异 | 比喻头绪纷乱。 | 汉张衡《求合正三史表》:“臣伏见陛下思光先绪,以典籍为本,而史书枝别异,不同一贯。” |
42、别开生面 | 别:另外;开:开辟;开创;生面:新的面目。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一种新的风格式样。 | 唐 杜甫《丹青引》:“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赵次公注:“凌烟画像颜色已暗,而曹将军重为之画,故云开生面。” |
43、别置一喙 | 插一句嘴。比喻提出不同意见。 |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此等书不知出于何伧之手,乃托文章巨公之名,以诳世之聋瞽。人家子弟,辄奉以为圣经贤传,不敢别置一喙,闻人出一议,辄摇手闭目,以为侮圣人之言。” |
44、男女有别 | 指男女之间有所分别。 | 西汉 戴圣《礼记 昏义》:“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 |
45、生别死离 | 指亲人之间难以相见的别离和死的永诀 | 明·邵璨《香囊记·寻兄》:“未亡人衔哀惨凄,念一家生别死离,衷情诉与谁!” |
46、别具心肠 | 指另有打算和企图。 | 周恩来《在延安各界举行的“双十二”纪念会上的讲演》:“全国抗日高潮必然要走向抗战。……唯独蒋介石先生别具心肠,硬要在日寇进攻绥东之际,拒绝东北军请缨抗日,强迫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继续进行内战。” |
47、别鹤离鸾 | 比喻离散的夫妻。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四》:“君百计营求,归吾妻子,恒耿耿不忘。今君别鹤离鸾,自合为君料理。” |
48、分三别两 | 同“分星擘两”。 | 老舍《牛天赐传》二十:“更使他惭愧的是,他分三别两,谁的是谁的。” |
49、别有匠心 | 别:独特的;匠心:巧妙的心思。构思巧妙,与众不同。 | |
50、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 君:敬称对方;终:终究。送多远的路,终究要分别。 | 元 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哥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哥哥你回去。” |
51、天壤之别 | 天和地;一在极上;另一在极下;比喻差别极大。壤:地。 | 晋 葛洪《抱朴子 内篇 论仙》:“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冰炭之乘矣。” |
52、别无长物 | 长物:多余的东西。再也没有别的多余的东西。形容因贫困而空无所有或因节俭而东西极少。也作“身无长物”、“一无长物”。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
53、别具肺肠 | 比喻人动机不良,故意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张。 | 张难先《中华民国政府成立》:“维袁氏别具肺肠,不易为合理之解决。” |
54、分别门户 | 见“分门别户”。 | 清·戴名世《<齐讴集>自序》:“其于古人之诗,多能议论长短,分别门户。” |
55、别具炉锤 | 具:具有;炉锤:冶炼锻炼的工具。比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造诣。 | 易宗夔《新世说》序:“酷嗜临川王之书,以彼片语只辞别具炉锤。” |
56、依依惜别 | 依依:留恋且不忍分离的样子;惜别:舍不得分别。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 | 宋 陆游《舟中对月》:“百壶载酒游凌云,醉中挥袖别故人,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轮月。” |
57、别饶风致 | 别有一番风趣。 | |
58、万别千差 | 形容种类多,差别大。 | 《大唐善导和尚集 证集序》:“说一切诸法,千差万别,如来观音,历历了然。”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万别千差无觅处,得来元在鼻尖头。” |
59、霄壤之别 | 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 鲁迅《两地书 致许广平121》:“北平久不下雨,比之南方的梅雨天,真有‘霄壤之别’。” |
60、闲情别致 | 同“闲情逸致”。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2回:“我们是有公事来的,拿我们丢在一边,倒有闲情别致在里头替人家画画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