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别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别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又作别论见“又当别论”。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又《无常》:“这自然是专就我的故乡而言,若是‘模范县’里的人民,那当然又作别论。”
2、离鸾别凤比喻夫妻离散。唐 李贺《湘妃》诗:“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3、别有心肠别:另外。指另有打算和企图。鲁迅《朝花夕拾 <二十四孝图>》:“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4、琵琶别抱旧时指妇女弃夫改嫁。唐 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离乡别土同“离乡背井”。唐·元稹《花栽》诗:“买得山花一两栽,离乡别土易摧颓。”
6、别饶风致别有一番风趣。
7、万别千差形容种类多,差别大。《大唐善导和尚集 证集序》:“说一切诸法,千差万别,如来观音,历历了然。”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万别千差无觅处,得来元在鼻尖头。”
8、久别重逢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曾朴《孽海花》第三回:“公坊却好多年不见了,说了几句久别重逢的话,招呼大家坐下,书僮送上茶来。”
9、别开生面别:另外;开:开辟;开创;生面:新的面目。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一种新的风格式样。唐 杜甫《丹青引》:“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赵次公注:“凌烟画像颜色已暗,而曹将军重为之画,故云开生面。”
10、别籍异居指另立门户,彼此分居。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法律禁止兄弟在父母生存时别籍异居……朝廷宁愿放免丁役,不许无故析户分居。”
11、别有风味别:另外;风味:指特色。另有一种特色。清 王韬《瀛濡杂志》一 六七:“蕹菜一种亦来自异域,茎肥叶嫩,以肉缕拌食,别有分味。”
12、别作一眼谓另眼(相看)。
13、依依惜别依依:留恋且不忍分离的样子;惜别:舍不得分别。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宋 陆游《舟中对月》:“百壶载酒游凌云,醉中挥袖别故人,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轮月。”
14、别抱琵琶别:另外。指移情他人或改嫁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四》:“故人情重,实不忍别抱琵琶。”
15、朱紫难别朱:红色。古代以朱色为正色,紫色为间色,比喻正邪、好坏。形容善恶不辩。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董允传》:“丞相亮将北伐,住汉中,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以允秉心公亮,欲任以宫省之事。”
16、别置一喙插一句嘴。比喻提出不同意见。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此等书不知出于何伧之手,乃托文章巨公之名,以诳世之聋瞽。人家子弟,辄奉以为圣经贤传,不敢别置一喙,闻人出一议,辄摇手闭目,以为侮圣人之言。”
17、别有洞天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唐 章碣《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18、霄壤之别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鲁迅《两地书 致许广平121》:“北平久不下雨,比之南方的梅雨天,真有‘霄壤之别’。”
19、横驱别骛纵横奔驰。清·恽敬《与卫海峰先生同年书》:“本朝魏叔子,多结交淡泊奇玮之士,为寿序抑扬抗坠,横驱别骛,力脱前人之所为。”
20、别鹤离鸾比喻离散的夫妻。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四》:“君百计营求,归吾妻子,恒耿耿不忘。今君别鹤离鸾,自合为君料理。”
21、死别生离永久的离别或难期再见的离别。元·柯丹丘《荆钗记·见母》:“死别生离辞故里,经历尽万种孤栖。”
22、使心别气发脾气。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第12回:“可知有你这歪老货搬弄,致使我家一向使心别气。”
23、分门别户分、别:分辨、区别;门:一般事物的分类;户:门户。指在学术上根据各自的格调或见解划清派别,各立门户。金、元·尹志平《巫山一段云·劝世》:“不认忘名默悟,只解分门别户一朝合眼见前程,悔恨不圆成。”
24、临别赠言分别时赠送勉励的话或忠告。唐 王勃《滕王阁序》:“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25、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再也没有别的多余的东西。形容因贫困而空无所有或因节俭而东西极少。也作“身无长物”、“一无长物”。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26、别出机杼机杼:织布机,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宋 洪迈《容斋诗话》第四卷:“诗文当有所本。若用古人语意,别出机杼,曲而畅之,自足以传示来世。”
27、别开蹊径另辟新路;独创一格。赵诚《中国古代韵书》第六章第一节:“惟其如此,他才更能重视实际,不为传统所因囿;同时也更富有革新精神,突破旧韵书的束缚,别开蹊径,编制了一部有革命意义的《中原音韵》。”
28、别具一格格:格式;风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形容别致、新颖;与众不同的样子、风度等。清 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29、别出手眼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六章二:“卓吾所着书,于上下数千年之间,别出手眼,在思想界上势力甚大。”
30、分别门户见“分门别户”。清·戴名世《<齐讴集>自序》:“其于古人之诗,多能议论长短,分别门户。”
31、别具肺肠比喻人动机不良,故意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张。张难先《中华民国政府成立》:“维袁氏别具肺肠,不易为合理之解决。”
32、闲情别致同“闲情逸致”。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2回:“我们是有公事来的,拿我们丢在一边,倒有闲情别致在里头替人家画画儿!”
33、天壤之别天和地;一在极上;另一在极下;比喻差别极大。壤:地。晋 葛洪《抱朴子 内篇 论仙》:“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冰炭之乘矣。”
34、天差地别形容差别很大,相差甚远。
35、临别赠语分别时赠送勉励的话或忠告。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团组织的教导,教师的嘱咐,妈妈的叮咛,同学们的临别赠语,又记取了多少?”
36、别有肺肠别有:另有;肺肠:指思想。比喻人动机不良,故意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张。《诗经 大雅 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郑玄笺:“自有肺肠,行其心中之所欲。”
37、别具匠心别:独特的;具:具有;匠心:巧妙的心思。常指文学艺术上或其他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也作“独具匠心”、“匠心独运”。唐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38、爱别离苦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瑜伽师地论》第61卷:“何云何爱别离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
39、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长:助长。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40、天渊之别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鲁迅《书信集 致曹靖华》:“印在书内之插图,与作者自印的一比,真有天渊之别。”
41、生别死离指亲人之间难以相见的别离和死的永诀明·邵璨《香囊记·寻兄》:“未亡人衔哀惨凄,念一家生别死离,衷情诉与谁!”
42、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群众所接受,所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自作聪明,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那种贵族式的所谓‘政治家’。”
43、不辞而别辞:告辞;别:离别。没有打招呼;就离开了;或悄悄地溜走了。也作“不辞而行”、“不告而别”。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
44、男女别途别:区分。男子与女子应有所区别。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男女别途,举选上德。”
45、别出新意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宋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大抵所利不能补其所伤,所得不能偿其所亡,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
46、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君:敬称对方;终:终究。送多远的路,终究要分别。元 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哥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哥哥你回去。”
47、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48、别作良图另作好的打算。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49、别树一帜别:另外;树:建立。另外立起一面旗帜。比喻开创新路另成一家。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中国士人,又有一种岸然道貌,根器特异,别树一帜,以号于众者。”
50、别具手眼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清 钱谦益《<读杜二笺>序》:“德水于杜,别具手眼。”
51、别鹤孤鸾别:离别;鸾:凤凰一类的鸟。离别的鹤,孤单的鸾。比喻远离的夫妻。晋 陶潜《拟古》诗之五:“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52、别财异居指各蓄家产,另立门户。《宋史 太祖纪二》:“癸亥,诏:荆蜀民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孙不得别财异居。”
53、分门别类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志录集》:“《夷坚卷》原四百二十卷,今行者五十一卷。益病其烦芜芟之,分门别类,非全帙也。”
54、别生枝节比喻另起事端或平添麻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现在人心皆惑,稍一宣扬,诚恐别生枝节,当遵谕格外秘密。”
55、生死永别指活人与死人永远分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呜呼公瑾,生死永别。”
56、别无选择没有别的选择余地。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对那些企图投敌的巴彦,只能采取无情斗争的对策!”
57、别具炉锤具:具有;炉锤:冶炼锻炼的工具。比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造诣。易宗夔《新世说》序:“酷嗜临川王之书,以彼片语只辞别具炉锤。”
58、目别汇分指分门别类。明 宋濂《丽水黄府君墓铭》:“习五经约知其说,尤深于《易》,旁通诸家言,目别汇分,咸得其统绪。”
59、琵琶别弄见“琵琶别抱”。清·李渔《奈何天·计左》:“命短的,做了离魂倩女;命苦的,做了琵琶别弄。”
60、别具只眼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比喻有独到的见解。宋 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