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壁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壁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冷窗冻壁见“冷窗冻壁”。宋·陈师道《谢赵使君送乌薪》诗:“老身曲直不足言,冷窗冻壁作春温。”宋·杨万里《除夕前一日归舟夜泊曲涡市宿治平寺》诗:“冷窗冻壁更成眠?也腾疏蓬仰见天!”
2、四面碰壁比喻遇受阻碍或遭到拒绝。也指事情行不通或达不到目的。
3、断壁残璋壁:圆形扁平中间有孔的玉器;璋:象半个圭的玉器。残缺不全的璋壁。比喻虽然残缺仍然是很珍贵的东西。宋·孙觌《李茂嘉寄茶》:“蛮珍分到谪仙家,断壁残璋裹绛纱。”
4、帘窥壁听帘:布帘;窥:偷看;壁:墙壁;听:偷听。指窃听与偷看。宋 何坦《西畴常言》:“步远则有前导,燕坐则毋帘窥壁听。”
5、壁垒森严壁垒:古时军营周围的围墙;泛指防御工事;森严:整齐严肃。原指防守严密。后也比喻界限很分明。也作“森严壁垒”。明 于麟《清夜钟》:“临淮方出将,壁垒气森严。”
6、高壁深垒壁:营垒;垒:军营四周的堡寨。筑起高深的营寨。形容加强防御。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泰传》:“王经当高壁深垒,挫其锐气。”
7、铜壁铁墙铜铁做成的墙壁。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1回:“长弓硬弩护辕门,铜壁铁墙齐队伍。”
8、铁壁铜墙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0回:“果然是铁壁铜墙,端的是人强马壮。”
9、走壁飞檐在墙壁上走,在屋雄上飞。形容武艺高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我虽不会长枪大戟,不知走壁飞檐,也颇颇有些肝胆。”
10、破壁飞去传说梁代画家张僧繇在壁上画龙,点上眼睛后龙即飞云。比喻人突然有钱有势或官职地位一下子升得很快。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因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11、面壁功深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和尚面壁静修,道行很深。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诣很深。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12、森严壁垒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毛泽东《西江月 井冈山》词:“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13、家徒壁立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14、苍蝇碰壁壁:墙壁。比喻坏人走投无路,处处失败。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小小寰球,有几只苍蝇碰壁。”
15、室徒四壁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魏书·阳固传》:“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室徒四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焉。”
16、油壁香车称妇女所乘油壁车。
17、飞沿走壁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18、悬崕峭壁见“悬崖峭壁”。
19、尺壁寸阴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淮南子 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
20、深沟高壁沟:壕沟。深挖沟和高筑墙。指坚固的防御工事。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深沟高壁坚营,勿与战。”
21、家道壁立家道:家庭经济状况;壁立:空无所有。形容极其贫穷。《南史·徐孝克传》:“陈亡,随例入长安。家道壁立。”
22、壁上观壁:营垒。比喻坐观胜负而不帮助任何一方。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23、铜墙铁壁铜做的城墙;铁打的营垒。比喻坚固而不可摧毁的事物。也比喻坚固严密的防御。元 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24、闭壁清野犹言坚壁清野。是作战时采取的一种策略。《南齐书 曹虎传》;“部勒小戍,闭壁清野。”
25、杜门面壁谓闭门修养。宋·苏轼《答王幼安宣德启》:“杜门面壁,观六十年之非。”又《答廖明略》之二:“衰陋之甚,惟有归田,杜门面壁,更无余事。”
26、飞墙走壁飞:形容迅速如飞。指能飞越房檐,攀登墙壁。形容武艺高强,身体矫捷如飞。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5回:“拿出飞墙走壁的本事,进到庵中。”
27、银山铁壁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30卷:“元城在南都,似个银山铁壁。”
28、篱壁间物篱:篱笆,围墙。指家园内的平常物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德之休明,肃慎负其楛矢;如其不尔,篱壁间物亦不可得也。”
29、壁间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徒自惊扰。明 唐顺之《答王龙溪郎中书》:“若于此处稍参不破,则昔人所谓壁间蛇影,足以生疑而致病。”
30、高壁深堑壁:营垒;堑:护城河,壕沟。筑起高深的营寨,深挖壕沟。形容加强防御。唐·杜牧《上司徒李相公论用兵书》:“若以万人为垒,下窒其口,高壁深堑,勿与之战,忽有败负,势惊洛师。”
31、帘视壁听帘:布帘;壁:墙壁;听:偷听。指窃听与偷看。形容所得的情况证据不充分。明·郎瑛《七修类稿·芥隐笔记》:“《芥隐》之言,恐亦帘视壁听者耶?”
32、向壁虚构向壁:对着墙壁。即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不根据事实而凭空捏造。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
33、深沟坚壁沟:壕沟。深挖沟和高筑墙。指坚固的防御工事。《晋书·王鉴传》:“要害之地,勒劲卒以保之,深沟坚壁,按精甲而守之。”
34、凿壁悬梁凿:打孔,挖洞;悬:吊挂。形容刻苦读书。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展夕不休。乃至睡眠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35、向壁虚造向壁:脸朝着墙壁;虚造:弄虚作假。坐着面对墙壁凭空造作。形容没有事实根据地主观臆造。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
36、乡壁虚造即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无事实根据,凭空捏造。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
37、半壁河山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清 钮琇《觚剩 虎林军营唱和》:“昊《怀古》四首《咏岳忠武》云:‘将军野战最知名,半壁河山一力撑。’”
38、固壁清野固壁,谓加固壁垒,使敌不易攻击;清野,谓转移人口、物资,使敌无所获取。这是对付优势入侵敌人的一种策略。《北齐书·李浑传》:“社客(崔社客)宿将多谋,诸葛亮城各自保,固壁清野。”
39、铜山铁壁形容坚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宋史·李伯玉传》:“赵汝腾尝荐八士,各有品目,于伯玉曰:‘铜山铁壁。’立朝风节,大较似之。”
40、铁壁铜山比喻坚强可靠的势力。清·感惺《游侠传·侠圆》:“有这两位豁刺刺的大头脑做我的铁壁铜山,难道这小小官儿,不让我自由做做么?”
41、江山半壁江山:国土;半壁:半边。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42、凿壁借光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43、深沟壁垒犹深沟高垒。东汉·班固《汉书·黑京布传》:“汉王收诸侯,还守成皋、荥阳,下蜀汉之粟,深沟壁垒,分卒守徼乘塞。”
44、面壁磨砖比喻事不能成功。《景德传灯录 南岳怀让禅师》:“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乃取一砖,於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麽?’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能成镜邪?’(师曰):‘坐禅岂得作佛邪?’”
45、墙风壁耳墙透风,壁有耳。比喻秘密容易泄露。清·华伟生《开国奇冤·逮捕》:“你想墙风壁耳,万一传了出去,说我窝藏徐锡麟的党羽,叫我如何吃得罪起?”
46、悬崖绝壁同“悬崖峭壁”。方纪《三峡之秋》:“爬上悬崖绝壁,听见虎豹的叫声。”
47、家徒四壁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48、半壁江山半壁:半边;江山:国土。指外敌大半入侵或内战割据所造成的国土分裂状态。清 蒋士铨《冬青树 提纲》:“半壁江山,比五季朝廷尤小。”
49、作壁上观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50、东南半壁半壁:半边。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以南的半边江山。元·施君美《幽闺记·虎狼扰乱》:“金朝那解番狼将,血溅东南半壁天。”
51、铜城铁壁见“铜墙铁壁”。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策略》:“民间之作寨堡者,亦饬令仿效为之,处之铜城铁壁矣。”
52、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53、呵壁问天呵:大声呵斥;问天:向天发问。形容文人不得志而发牢骚。汉 王逸《天问序》:“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懑,舒泻愁思。”
54、到处碰壁比喻遇受阻碍或遭到拒绝。也指事情行不通或达不到目的。浩然《艳阳天》第30章:“可惜他偏偏赶上了解放,到处碰壁,直碰得头破血流。”
55、深壁固垒犹深沟高垒。《晋书·蔡豹传》:“宜顿兵所在,深壁固垒,至秋不了,乃进大军。”
56、扶墙摸壁抚摸着墙壁。比喻言论主张比较软弱平庸。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回:“这两个鸟男女,正在缸里扶墙摸壁扎挣。”
57、凿壁偷光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58、颓垣断壁残垣断壁茅盾《归途杂拾》:“月光照着那些颓垣断壁,除了脚下格格的瓦砾碎响,更没有别的声音。”
59、飞檐走壁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
60、半壁山河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李光《集诗述感》:“半壁山河话战争,布衣空负鲁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