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薄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薄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才轻德薄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同“才疏德薄”。元 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想小官生居寒门,长在白屋,才轻德薄,智穷量浅,有劳先生不弃相探也。”
2、日薄虞渊犹日薄西山。虞渊,神话传说中日入之处。《淮南子·天文训》:“扞日呴至于虞渊,是谓黄昏。”庄逵吉校:“《太平御览》作‘薄于虞渊’。”《淮南子·天文训》:“扞日呴至于虞渊,是谓黄昏。”庄逵吉校:“《太平御览》作‘薄于虞渊’。”
3、厚今薄古厚:推崇,重视;薄:轻视,怠慢。重视现代的,轻视古代的。多用于学术研究方面。吴晗《灯下集·厚今薄古和古为今用》:“厚今薄古和古为今用是一句话、一件事情的两面。”
4、材薄质衰指才情资质薄弱。有时用为谦词。清 吴敏树《上曾侍郎书》:“敏树材薄质衰,不敢图附青云。”
5、西山日薄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宋·洪咨夔《风流子》词:“世事几番新局面,看底欲高三著。况转首,西山日薄。”
6、薄寒中人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辩》:“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7、德薄望浅薄:轻微;望:名望,声望。品德低下,名望轻微。
8、帏薄不修亦作“帏箔不修”。《北史·毕众敬传》:“诸毕当朝,不乏荣贵,但帏薄不修,为时所鄙。”
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躬:自身;责:责备,责问。多严于律己,少苛求别人。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0、得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11、穷家薄业指家底薄,没什么积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1章:“再说,咱这穷家薄业,就爸爸一个人拉扯着你们,没个帮手不行啊!”
12、道微德薄道行和才能都很差。多作谦辞。《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贫僧道微德薄,不堪为师。”
13、轻傜薄赋见“轻繇薄赋”。
14、尖酸克薄说话带刺伤人,待人冷酷无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5回:“你多给了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太太就不依你?分明太太是好太太,都是你们尖酸克薄。”
15、轻浪浮薄轻:轻佻;浮薄:不庄重。形容行为放荡不庄重。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填词觅句,无所不能,便是弄管调弦,也无所不会,是个第一等轻浪浮薄子弟。”
16、薄技在身薄:微小。指自己掌握了微小的技能。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17、孤军薄旅旅:军队。指势力孤弱的军队或其他力量。
18、色厉胆薄色:神色。厉:严厉、凶猛。薄:脆弱。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19、寒门薄宦
20、高义薄云天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同“高义薄云”。《宋书 谢灵运传论》:“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21、临深履薄履:践;踏。面临深渊;脚踩薄冰。形容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唯恐稍一不慎就出问题。《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2、薄祚寒门祚:福;寒:寒微之家。指贫贱低微的门第。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纵然生于薄祚寒门,甚至为奇优,为名娼,亦断不至为走卒健仆。”
23、分浅缘薄分:情分,缘分。指缘分浅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身未到,心先到,分浅缘薄,有上梢没下梢。”
24、小眼薄皮比喻爱占小便宜。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78回:“你娘与我些什么儿?他还说我小眼薄皮爱人家的东西。”
25、绵里薄材力量小,没有什么才能。常用作谦词。《汉书·严助传》:“且越人绵里薄材,不能陆战。”
26、根孤伎薄势力孤单,才智浅薄。南朝·宋·鲍照《侍郎报满辞阁疏》:“日晏途绕,块然自丧,加以无良,根孤伎薄,既同冯衍负困之累,复抱相如痟渴之疾。”
27、身微力薄谓地位低下,财力不足。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七卷:“自惜身微力薄,不能拔之风尘,所以怜而与游。”
28、薄命佳人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元·洪希文《书美人图》:“可怜前代汗青史,薄命佳人类如此。”
29、尖酸刻薄说话带刺,待人冷酷。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来分辨,随他说去。”
30、寡情薄意缺少情意。《水浒传》第一一○回:“公孙胜道:‘若是小道半途撇了仁兄,便是寡情薄意。今来仁兄功成名遂,只得曲允。’”
31、高义薄云薄:迫近。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宋书 谢灵运传论》:“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32、材轻德薄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宋 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33、浇风薄俗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唐 陈黯《辩谋》:“得之则逸身丰家,不得则嫉时怨命,噫,此真浇风薄俗者之心也。”
34、广种薄收薄:少。种植的面积很大,但单位产量却很低。比喻实行的很广泛,但收效甚微。明·康海《秋兴次前韵》:“凭着这广种薄收百亩庐,有甚踌躇?”
35、激薄停浇形容振作人心,挽回不良的社会风气。《梁书 明山宾传》:“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
36、轻口薄舌见“轻嘴薄舌”。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这酸子轻口薄舌,专会做词。”
37、义薄云天正义之气上扬迫近青天。极言义气之盛;也指义理之高妙。《宋书 谢灵运传论》:“屈平、宋玉,导清源于前,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38、薄情无义薄:淡薄。感情淡薄,没有情义。常指对于生离死别的事无动于衷。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宝玉听了自思道:‘谁知这样一个人,这样薄情无义呢!’”
39、德浅行薄行:德行、品行。指品德、操行浅薄。明·朱权《冲模子》第二折:“道窈然难言哉,恐子德浅行薄,何以克当?”
40、轻薄无行谓轻佻浮薄,品行不好。《晋书·华表传》:“恒为州大中正,乡人任让轻薄无行,为恒所黜。”
41、刁钻刻薄刁钻:狡猾奸诈。形容人狡猾奸诈,待人苛刻薄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2回:“一则里头有贵妃照应,二则故旧好亲戚多,三则你家自老太太起至于少爷们,没有一个刁钻刻薄的。”
42、德薄能鲜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43、口轻舌薄形容说话刻薄尖酸。《天雨花》第25回:“小小年纪无厚道,口轻舌薄诮谁人?”
44、轻繇薄赋减轻徭役,降低赋税。
45、分薄缘悭分:情分,缘分;悭:欠缺。指缘分浅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啄木儿》:“岂料分薄缘悭不到头,闷中闷,愁上愁。”
46、官情纸薄官场上的人情像纸一样薄。指官场尔虞我诈,人情淡薄。《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把当时贫交看不在眼里,放不在心上,全无一毫照顾周恤之意,淡淡相看,用不着他一分气力。真叫得‘官情纸薄’。”
47、德薄望轻薄:轻微;望:名望,声望。德行不足,声望低微。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玄宗》:“大义不可易,显道不可诬,苟且因仍,无能改者,不容终隐于人心,而不幸发自德薄望轻之口。”
48、尖嘴薄舌形容说话尖酸刻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你既要骗我酒吃,又斗我围棋,偏有这些尖嘴薄舌的话说!”
49、轻嘴薄舌形容说话轻佻刻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闲时常倚门靠壁,不三不四,轻嘴薄舌的狂言挑拨。”
50、悉索薄赋见“悉索敝赋”。《淮南子·要略》:“武王继文王之业,用太公之谋,悉索薄赋,躬擐甲胄,以伐无道而讨不义。”
51、变贪厉薄指改变、劝勉贪图财利、行为轻薄的人使之廉洁忠厚。《孟子 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宋 孙奭疏:“此章言伯夷、柳下惠变贪厉薄,千载闻之,犹有感激。”
52、片长薄技微小的特长,浅薄的技能。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乃后世概以工匠轻之,以舆隶概之,以片长薄技鄙数之。”
53、功薄蝉翼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汉·蔡邕《让高阳乡侯章》:“臣事轻葭莩,功薄蝉翼。”
54、恶衣薄食衣:衣服;薄:淡薄;食:事物。形容生活清苦。《文中子 事君》:“恶衣薄食,少思寡欲。”
55、厚往薄来在交往中施予丰厚而纳受微薄。《礼记·中庸》:“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孔颖达疏:“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如此,则诸侯归服。”
56、力薄才疏薄:轻微;疏:粗疏。力量和才能都很有限。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初世为人,便要结识天下好汉,奈缘力薄才疏,不能接待,以遂平生之愿。”
57、才薄智浅薄:浅薄。形容人的才智浅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某才薄智浅,不称其职。”
58、绵力薄材力量小,没有什么才能。东汉 班固《汉书 严助传》:“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
59、刻薄成家刻薄:冷酷无情。用残忍刻薄的手段发家致富。清·朱柏庐《治家格言》:“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60、肉薄骨并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并。形容战斗的激烈。《元史 郝经传》:“且鄂与汉阳分据大别,中挟巨浸,号为活城,肉薄骨并而拔之,则彼委破壁孤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