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之不恭的成语故事
拼音 què zhī bù gōng
基本解释 却:推辞;谢绝。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却之不恭的典故
战国时期,孟子的学生万章向孟子请教人际交往的问题,孟子认为对人应该恭敬。万章说:“一再推却,拒绝别人的礼物是不恭敬的,为什么?”孟子说:“高贵的人送东西给你,你如果拒绝就是不恭敬的,因此你应该接受。”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犯而不校 |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
| 蝉衫麟带 | 唐·温庭筠《舞衣曲》:“蝉衫麟带压愁香,偷得莺簧锁金缕。” |
| 以备不虞 | 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浚池》:“旱年蓄水以资灌溉,水年藏水以备不虞,深者养鱼为利,浅者种荷为利。” |
| 滚雪球 | 刘玉民《骚动之秋》第三章:“咱们没那个胃口,但可以群策群力滚雪球。” |
| 嘁哩喀喳 | |
| 通权达理 | 汉·王粲《弹棋赋》序:“因行聘志,通权达理,六博是也。” |
| 精疲力尽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已筋疲力尽,不能行动。” |
| 枯杨生稊 | 《周易 大过》:“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 |
| 取精用宏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
| 刻章琢句 | 宋 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刻章琢句献天子,钓取薄禄欢庭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