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之不恭的成语故事
拼音 què zhī bù gōng
基本解释 却:推辞;谢绝。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却之不恭的典故
战国时期,孟子的学生万章向孟子请教人际交往的问题,孟子认为对人应该恭敬。万章说:“一再推却,拒绝别人的礼物是不恭敬的,为什么?”孟子说:“高贵的人送东西给你,你如果拒绝就是不恭敬的,因此你应该接受。”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智勇兼备 |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49回:“此人智勇兼备,善于用兵,主公即当调回,可以退敌。” |
喜出望外 | 宋 苏轼《与李之仪》:“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
善有善报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香肌玉体 | 明·杨慎《洞天玄记》:“我这里自揣,竡划,稳步决,尽平生手段神灵大,夺了你香肌玉体却归来。” |
相映成趣 | 朱自清《“子夜”》:“写冯云卿等三人作公债而失败,那不过点缀点缀,取其与吴赵两巨头相映成趣,觉得热闹些。” |
传爵袭紫 | |
苦心经营 | 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四回:“但专制政体不除,任凭你君相恁地苦心经营,民力是断不能发达的。” |
水泄不通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德山门下,水泄不通,佛事门中,风行草偃。” |
安分守己 | 宋 袁文《瓮牖闲评》第八卷:“自以为一己之能,万一人主见喜,则超臘奋迅何事不可为,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
临时抱佛脚 | 唐 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