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旗息鼓的成语故事


拼音 yǎn qí xī gǔ

基本解释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偃旗息鼓的典故

《三国志?蜀志?赵云传》中记载:在一次战斗中,蜀将黄忠杀死了曹将夏侯渊,并夺取了战略要地。曹操非常恼火,把米仓移到汉水旁的北山脚下,亲率20万大军向阳平关大举进攻。黄忠、张著商议趁夜烧劫魏军粮草。临行前赵云和他们约定了返回时间,过期不归就带兵出寨接应,正与曹操亲自统率的部队相遇。赵云同曹军厮杀起来,把曹军打得丢盔弃甲,救回了黄忠和张著。

曹操没有善罢甘休,指挥大队人马追杀赵云,直扑蜀营。赵云的副将张翼见赵云已退回本寨,后面追兵来势凶猛,便要关闭寨门拒守。赵云下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准备放曹军进来;一面又命令弓弩手埋伏在寨内外,然后自己单枪匹马站在门口等候敌人。

生性多疑的曹操追到寨门口,心想,寨门大开,必有伏兵,即匆忙下令撤退。就在曹操调头后退的时候,蜀军营里金鼓齐鸣,杀声震天,飞箭如雨般向曹军射击。曹军惊慌失措,夺路逃命,自相践踏。赵云趁势夺了曹军的粮草,杀死了曹军大批兵马,得胜回营。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灿若繁星
危于累卵 《战国策·秦策四》:“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后汉书·申屠刚传》:“国家危弱,奸谋不禁;六极之效,危于累卵。”
邪书僻传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原来宝玉自幼生来有一种下流痴病,况从幼时和黛玉耳鬓厮磨,心情相对,如今稍知些事,又看了些邪书僻传……”
雕心鹰爪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他待使些雕心鹰爪,安排下龙韬虎略。”
龙荒朔漠 《宋书·武帝纪》:“遂乃三浮伪主,开涤五都,雕颜卉服之乡,龙荒朔漠之长,莫不回首朝阳,沐浴玄泽。”
不分彼此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我想叫他们今后不分彼此,都是一样。”
矜智负能 宋 陆九渊《与包显道书》:“此理苟明,则矜智负能之人,皆将失其窟宅。”
认影为头 《景德传灯录·月轮禅师》:“所以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认影为头岂非大错?”
慌手慌脚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这时候我看着也是吓的慌手慌脚的了。”
驹光过隙 清 吴趼人《痛史》第21回:“先生,何必自苦!人生如驹光过隙,总要及时行乐,方是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