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为谋的成语故事


拼音 bù xiāng wéi móu

基本解释 谋:商讨。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出处 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不相为谋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鲁国,主事的季康子嫌他太老,没有重用他。他认为与季康子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闲居起来,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等。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万箭钻心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那安卿说到此处,好如万箭钻心,长号数声而绝。”
狗恶酒酸 汉 韩婴《韩诗外传》:“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长,然至酒酸而不售。问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辄迎而吠之,是以酒酸不售也。’”
悔不当初 唐 薛昭纬《谢银工》诗:“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当初学冶银。”
如指诸掌 《论语·八佾》:“或问褅之说。子曰:‘子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胸怀磊落
舍我其谁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缄口不言 《明史 何遵传》:“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
丰取刻与 荀况《荀子 君道》:“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于民。”
荒唐无稽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那个神字,原是野蛮世界拿出来哄着愚人的话,如今科学大明,这些荒诞无稽的谬说,那里还能立足呢?”
目眦尽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