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马放牛的成语故事


拼音 guī mǎ fàng niú

基本解释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出处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归马放牛的典故

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度,百姓怨声载道。周武王率领大军把商都包围起来,商纣王登上鹿台放火自杀。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让士兵回家从事农业生产,把征用的牛马全部退还,让全国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千姿百态 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迫在眉睫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求知若渴
供过于求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凡物之所在市也,供过于求,则价格下落。”
胆大心雄 明 杜睿《初闻灯船鼓吹歌》:“船中百翁梁溪酒,胆大心雄选锋手。”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计算,过后一场空。”
懵里懵懂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6回:“人瑞惊觉,懵里懵懂的,睁开眼说道:‘呵,呵,信写好了吗?’”
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 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举案齐眉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能说会道 元 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