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读书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í nián dú shū

基本解释 谓长期努力于学业。

出处 《宋书·沈攸之传》:“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多所谙忆,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十年读书的典故

南北朝时期,刘宋朝廷内部发生争斗,导致骨肉相残,忠良贤臣被害,人们整天提心吊胆。大臣沈攸之时受信任为忠臣,时而遭排挤成逆贼。他心灰意冷,就潜心攻读《史记》、《汉书》,经常感慨地说:“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中流底柱 宋·朱熹《与陈侍郎书》:“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立若中流之底柱,有所恃而不恐。”
桀傲不恭 《二程遗书》附录《门人朋友叙述并序》:“人有不及,开导诱掖,惟恐其不至。故虽桀傲不恭,见先生,莫不感悦而化服。”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
月夕花朝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则待要爱纤腰,可便似柔条,不离了舞榭歌台,不俫更那月夕花朝,想当日个按六幺,舞霓裳未了,猛回头烛灭香消。”
包藏祸心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仁言利博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
为国捐躯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9回:“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
如痴似醉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石洞雷火》:“其人如痴似醉,莫知所以然。”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自从西宫阁下,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久不临朝。”
循名校实 《晋书·刘弘传》:“皆功行相参,循名校实,条列行状,公文具上。”
打恭作揖 明·李贽《因记往事》:“嗟乎!平居无事,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