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相当的成语故事


拼音 qí gǔ xiāng dāng

基本解释 旗鼓:古时作战以摇旗击鼓指挥进退。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隐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旗鼓相当。”


旗鼓相当的典故

西汉末年,成纪(今甘肃秦安地区)隗(wěi)嚣组织武装力量反抗王莽统治,攻占陇西、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后刘秀任隗嚣为西川大将军。为阻止占据成都的公孙述势力向外发展,刘秀写信给隗嚣,希望他阻击公孙述的侵犯。信的大意是:如公孙述进兵汉中,图谋长安,我希望借重将军的兵马旗鼓抵挡之。如你能这样做,我就算得到上天的赐福。人们由刘秀信中“愿因将军兵马旗鼓相当”引申出“旗鼓相当”,比喻势均力敌或力量不分上下。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忙上加忙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9回:“凤姐儿自不必说,忙上加忙。李纨宝钗自然和婶母姊妹叙离别之情。”
不知所以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 购兰亭序》:“遽见追呼,不知所以。”
风华正茂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天下大乱 《后汉书·曹节传》:“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常侍侯览多杀党人,公卿皆尸禄,无有忠方者。”
无懈可击 先秦 孙武《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注:“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张大其词 唐·韩愈《送杨少尹序》:“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
年富力强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 宋 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石心木肠 宋·苏轼《谢失察妖贼表》:“布衣蔬食,或木死于饥寒;石心木肠,誓不忘于忠义。”
洋洋洒洒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 凡例》:“故成此一百五十余回洋洋洒洒文字。”
拱揖指挥 战国·赵·荀况《荀子·富国》:“上下一心,三军同力,名声足以暴炙之,威强足以捶笞之,拱揖指挥,而强暴之国莫不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