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草木的成语故事
拼音 bā gōng cǎo mù
基本解释 将八公山的草木视为敌人。形容心情极为紧张和恐惧。
出处 《晋书·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八公草木的典故
东晋时期,前秦国王苻坚企图消灭东晋,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分兵三路夹击秦军。苻坚登上寿阳城,看见晋君阵容整齐有些畏惧。晋军用计围攻苻坚的秦军,秦军大败,在溃逃的过程中看到八公山上草木的阴影,都以为是追兵。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虚怀若谷 | 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春秋 孔子《论语 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 一星半点 | 老舍《四世同堂》:“他以为也许言语之间得罪了她,而她以为即使有一星半点的顶撞也犯不着这么客气。” |
| 浓抹淡妆 |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照台。” |
| 一不压众,百不随一 | |
| 慌手忙脚 | 老舍《小坡的生日》:“嗗拉巴唧向小姑娘一点头,慌手忙脚的跑出去。” |
| 不赞一词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
| 画虎画皮难画骨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
| 面誉背毁 | 隋·王通《中说·关郎》:“亲朋有非义者,必正之曰:‘面誉背毁,吾不忍也。’群居纵言,未尝及人之短。” |
| 皓齿蛾眉 | 汉·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