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形骸的成语故事


拼音 tǔ mù xíng hái

基本解释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出处 《晋书 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土木形骸的典故

晋朝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身高七尺八寸,风度翩翩,善于行文。他的形体如同土木一样自然,不需要刻意修饰。他为人桀骜不逊,善于弹琴,终因与世俗不容而被杀害。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事在必行 宋·苏轼《东坡志林·养生说》:“如孙武令,事在必行,何卜之有?”
食不念饱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今虽已老,而复‘戒之在得’,故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
双拳不敌四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常言道,双拳不敌四手。”
归正返本 晋·常璩《华阳国志·李特雄寿势志》:“上书劝寿归正返本,释帝称王。”
养虎为患
村野匹夫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马超曰:‘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拿刀动杖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今昔的情形不同,不怕她远走高飞,拿刀动杖。”
欺以其方 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上》:“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丢卒保车 京剧《龙江颂》第一场:“为了堵江救旱,我们是会损失一些,这照我们下棋的说法,就叫做‘丢卒保车’。”
南船北车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六回:“但恐宦海萍踪,南船北车,又在不定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