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砖的成语故事
拼音 qiāo mén zhuān
基本解释 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出处 明 西湖居士《春游》:“这是敲门砖,敲开便丢下他。我们既作了官,做诗何用。”
敲门砖的典故
古代科举考试,往往要考八股文,应考的人把八股文的套路练熟,以便在考场上应用。如果没考中,就说“撞太岁”,冒险撞运气;如果考中了,就把八股文的那一套程式称之“敲门砖”,进了门完全可以扔掉敲门的砖头。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舞文巧法 | 汉·王充《论衡·程材》:“长大成吏,舞文巧法,徇私为己,勉赴权利。” |
| 文无点易 | 《南史·谢脁传》:“时荆州信去倚待,脁执笔便成,文无点易。” |
| 燮和天下 | 《尚书·顾命》:“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 |
| 尹邢避面 | |
| 恕己及物 | 唐·白居易《策林一·王泽流,人心感》:“夫恕己及物者无他,以心度心,以身观身,推其所为以及天下者也。” |
| 箝口结舌 | 宋·司马光《乞改求谏诏书札子》:“是诏书始于求谏,而终于拒谏也,臣恐天下之士益箝口结舌,非国家之福也。” |
| 坐吃享福 | |
| 先为之容 | 汉·邹阳《于狱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
| 斐然可观 | 朱自清《经典常谈·尚书第三》:“这方面努力的不少,成绩也斐然可观。” |
| 深文巧劾 | 《周书·苏绰传》:“今之从政者不然。深文巧劾,宁致善人于法,不免有罪于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