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ī zhī háo lí,chà zhī qiān lǐ

基本解释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出处 《大戴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重始也。”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典故

西汉时期,赵充国奉汉宣帝之命去平定西北地区叛乱,见叛军军心不齐,就采取招抚的办法,使得大部分叛军投诚。可汉宣帝命他出兵,结果出师不利。后来他按皇命收集军粮,造成叛乱,他感慨地说:“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进退出处 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
尸鸠之平 《诗经·曹风·鸤鸠》:“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毛亨传:“鸤鸠之养其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平均如一。”
繁花似锦 曹靖华《点苍山下金花娇》:“我们坐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听她谈起沙村公社来。”
蓬赖麻直 《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生拉硬拽 李晓明《平原枪声》:“杨百顺便指挥那两个伙计一齐动手,生拉硬拽地把她弄走了。”
歧路亡羊 《列子 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肝胆楚越 庄周《庄子 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以意逆志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跋山涉水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事实二》:“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
大步流星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他在爬犁的近边,大步流星地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