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的成语故事
拼音 mèng mǔ sān qiān
基本解释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出处 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孟母三迁的典故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鹤骨霜髯 | 宋·苏轼《赠岭老人》诗:“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
| 口传心授 | 明 解缙《春雨杂述 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
| 岁不我与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
| 缺月再圆 | 明·无名氏《南牢记》第一折:“他既断弦再续,俺也缺月再圆。” |
| 不劳而食 | 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二部:“我们掌柜的说,解放了不应当不劳而食。” |
| 千遍万遍 |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11章:“不管人们在此之前曾经怎样千遍万遍地谈论战争,还是被战争恶魔的突然到来震惊了。” |
| 沥胆抽肠 | 《梁书·王僧辩传》:“世受先朝之德,身当将帅之任,而不能沥胆抽肠,共诛奸逆,雪天地之痛,报君父之仇。” |
| 进退路穷 | 《晋书·苻坚载记》:“丕进退路穷,乃谋于群僚。” |
| 时移势迁 | 元·施惠《幽闺记·招商谐偶》:“说甚么宦室门楣,寒士寻常,望若云霄;时移势迁,为地覆天翻,君去民逃。” |
| 亿万斯年 | 《诗经 大雅 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