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的成语故事
拼音 mèng mǔ sān qiān
基本解释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出处 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孟母三迁的典故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隐鳞戢翼 | 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在昔晦明,隐鳞戢翼。” |
| 事过景迁 | 马南邨《燕山夜话·“放下即实地”》:“到了事实完全弄清楚的时候,有些问题又事过景迁了,心里感到十分懊恼。” |
| 竿头一步 | 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勇猛精进,竿头一步。” |
| 璇霄丹阙 | 宋洪迈《夷坚志补 礼斗僧》:“吾比者夜礼北斗,若有感遇,今神识所游,盖钧天紫府中,至所受用,乃天浆甘露,其去璇霄丹阙不远矣。” |
| 无瑕白玉 | 清·孔尚任《桃花扇·奇扇》:“得保住这无瑕白玉身,免不得揉碎如花貌。” |
| 重床迭屋 | |
| 陷身囹圄 | 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此次奉令北移,突被亲日派阴谋袭击,力竭负伤,陷身囹圄。” |
| 讬骥之蝇 | |
| 五侯九伯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
| 一饭之先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越语》:“寡人礼先壹饭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