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知之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ēng ér zhī zhī
基本解释 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
出处 《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生而知之的典故
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被人们认为天生的聪明,自从娘胎里出来就能对天下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学生把这种说法告诉孔子。孔子说世上没有生而知之的人,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与研究才会懂得那么多的道理的。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绳枢瓮牖 | 《魏书·逸士传·李谧》:“绳枢瓮牖之室,华门圭窦之堂,尚不然矣。” |
殉义忘生 | 唐·陈子昂《为苏宏晖谢表》:“臣等殉义忘生,报恩惟死,不任感激庆戴之至。” |
晓行夜宿 |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但愿你晓行夜宿无辞惮。” |
戎马劻勷 | 明·胡应麟《诗薮·遗逸中》:“而《通考》所据晁陈二氏,丁宋末造,戎马劻勷之际,疑其散佚愈众也。” |
聒聒噪噪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走到一个土冈子上,丛丛杂杂,有些树木,就林子里睡到天明,心中忧闷,只听得树枝上喜雀聒聒噪噪。” |
良莠混杂 | |
大动公惯 | |
敬老怜贫 |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
宋才潘面 | 清李渔《奈何天 虑婚》:“我辈居先,常笑文人偃蹇,本自有守才潘面,都贫贱,争似区区,痴顽福分徼天。” |
不咎既往 | 春秋 孔子《论语 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