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的成语故事


拼音 bù qiú shèn jiě

基本解释 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多指学习、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了解。

出处 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不求甚解的典故

陶渊明十八岁那年为自己写了一篇文章,取名《五柳先生传》。陶渊明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作为自己的号了。先生喜爱闲静,不多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很喜欢读书,似对所读的书不执着于字句的解释;每当对书中的意义有一些体会的时候,便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爱喝酒,可是因为家里贫穷,不能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我这个情况,所以时常备了酒邀我去喝。而我呢,到那里去总是把他们备的酒喝光。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打野鸭子 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第一章:“你再这样可不行哟!伤口没好就出来打野鸭子。”
东翻西倒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回:“因先入厨房,搜寻食物,那知这庙中,竟无隔宿之粮,东翻西倒,只有一个腌菜坛。”
潜德秘行 明·宋濂《陈府君墓志铭》:“其绩用昭著者,易于言;而潜德秘行者,难于形容也。”
激薄停浇 《梁书 明山宾传》:“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
烈女不更二夫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夫人怒欲悔亲,依旧要将莺莺与郑恒,焉有此理?道不得个‘烈女不更二夫’。”
汪洋自恣 明·袁中道《李温陵传》:“且夫今之言汪洋自恣,莫如《庄子》,然未有因读《庄子》而汪洋自恣者也,即汪洋自恣之人,又未必读《庄子》也。”
骚人逸客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湖山幽境,风月遨游,实骚人逸客之常情。”
铁树开华 《续传灯录·或庵师体禅师》:“淳熙己亥八月朔示微疾,梁翰别郡守曾公。逮夜半书偈辞众曰:‘铁树开华,雄鸡生卵,七十二年,摇篮绳断。’掷笔云寂。”
时不再来 《国语 越语下》:“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贪官污吏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一应贪官污吏,准许先斩后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