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鸡口,毋为牛后的成语故事


拼音 nìng wéi jī kǒu,wú wéi niú hòu

基本解释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出处 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的典故

战国时期,苏秦来到韩国游说韩宣惠王抗秦,他说:“韩国地理位置优越,拥有最先进的弩机,士兵十分勇敢,可以一当面。如此强盛的国家却要向秦国称臣屈服让人耻笑,俗话说:‘宁可当鸡的嘴巴不要当牛的肛门。”宣惠王同意抗秦。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愀然无乐 《荀子 修身》:“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怫然而怒 战国·宋·庄周《庄子·德充符》:“我怫然而怒。”
乘桴浮海 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泰然居之 宋·陈亮《王珪确论如何》:“太宗方奋然有运天下豪杰之心,使新进叠用事,而玄龄泰然居之,不以进退自嫌。”
退避贤路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8章:“张怀芝皓电请各省联名电劝李‘退避贤路’。”
钦贤好士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闻王钦贤好士,吐握不倦,苟有一介,莫不毕至。”
百尺无枝 汉 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超古冠今 《宋书·羊玄保传》:“弈棋之妙,超古冠今。”
不肯一世 宋·黄庭坚《跋范文正公帖》:“往时苏才翁笔法妙天下,不肯一世人。”
精神涣散 汉·焦延寿《易林》第14卷:“精神涣散,离其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