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的成语故事
拼音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基本解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情况紧急;采取某种行动已成为必然之势。
出处 三国 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箭在弦上的典故
东汉末年,袁绍为了攻打曹操,让陈琳写一篇《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列举曹操的罪状,大骂曹操祖宗三代。袁绍官渡之战败给曹操,陈琳也趁机投靠曹操。曹操问陈琳为什么写那篇檄文,陈琳说那时箭在弦上被袁绍所逼而写。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阿顺取容 | 《金史 本纪第六世宗》:“以辅朕之不逮,慎毋阿顺取容。” |
| 安坐待毙 | 明 李贽《焚书 复邓鼎石》:“惟是世人无才无术,或有才术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趋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毙。” |
| 敦世厉俗 | 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欲兴利除害,则无其人,欲敦世厉俗,则无其具。” |
| 楼台亭阁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5回:“除了楼台亭阁之外,单是厅堂,就有三十八处。” |
| 分花约柳 | |
| 不识好歹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
| 摩肩擦踵 | |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 白山黑水 | 《金史 世纪序》:“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
| 风云际会 | 唐 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社稷经纶地,风云际会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