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利人和的成语故事
拼音 dì lì rén hé
基本解释 地利:地理条件优越;人和:得人心;人心齐。地理环境和人事关系方面的条件都很有利。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地利人和的典故
战国时期,有人问孟子怎样做才能算圣主明君。孟子说只有用仁政来治理天下,因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拿打仗来举例,敌人会利用地势与天气等优势据城抵抗,如果城内居民讨厌暴政,他们会纷纷起来反抗,开门迎接对方。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巧偷豪夺 | 宋·苏轼《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诗:“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
国之存亡,匹夫有责 | |
智名勇功 | 西汉·司马迁《史记·自序》:“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 |
活形活现 | |
纳污藏秽 | 宋·叶适《东嘉开河记》:“故大川浅不胜舟,而小者纳污藏秽,流泉不来,感为疠疫,民之病此,积四五十年矣。” |
刀俎余生 | 清 昭槤《啸亭杂记录 记辛亥败兵事》:“余刀俎余生,受君恩乃不死,今得以马革裹尸幸矣!” |
上竿掇梯 | |
独行独断 | 郭希仁《从戎纪略》:“彦彪令各营于肩章均添‘四标’字样,官长进谒皆称邱大帅,俨然以兵马都督自居,调遣布置,独行独断。” |
游目骋观 | 汉·蔡邕《汉津斌》:“于是游目骋观,南援三州,北集京都。” |
青衣乌帽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忠烈青衣乌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