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利人和的成语故事


拼音 dì lì rén hé

基本解释 地利:地理条件优越;人和:得人心;人心齐。地理环境和人事关系方面的条件都很有利。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地利人和的典故

战国时期,有人问孟子怎样做才能算圣主明君。孟子说只有用仁政来治理天下,因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拿打仗来举例,敌人会利用地势与天气等优势据城抵抗,如果城内居民讨厌暴政,他们会纷纷起来反抗,开门迎接对方。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鱼与熊掌 语本《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牛头马面 《楞严经》:“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矟,驱入城门。”
油然而生 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
溜须拍马 浩然《艳阳天》第128章:“跟在李乡长的屁股后边,溜须拍马,可神气啦。”
一语道破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但这位姑娘,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语道破,必弄到满盘皆空。”
不足之处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言归正传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1回:“和尚一看不对头,赶紧言归正传,预备说完了好告辞。”
移山倒海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6回:“善能移山倒海,惯能撒豆成兵。”
攻城略地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恶迹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