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善其身的成语故事
拼音 dú shàn qí shēn
基本解释 善:弄好。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独善其身的典故
战国时期,孟子劝宋勾践到别国去游说仁学。宋勾践向孟子请教如何游说。孟子说:“尊崇儒道,乐于仁义。君子为人,穷困时不要失掉仁义,得志时不要失去理智,这样穷困时能独善其身,自得其乐,得志时能兼顾天下的利益。”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跃跃欲试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一席说,说得唐儿乱子心痒难抓,跃跃欲试。” |
| 西学东渐 | 《尚书·禹贡》:“东渐于海。” |
| 惊心悼胆 | 清 章炳麟《新方言 释言》上卷:“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悼胆。” |
| 末大必折 | 《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
| 声驰千里 | 晋·皇甫谧《高士传》:“段干木贤者也,不趋势力,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驰千里。” |
| 经国之才 | 晋 葛洪《抱朴子外篇 自叙》:“一时莫伦,有经国之才。” |
| 湖海飘零 | |
| 欲速则不达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 踉踉跄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龟。” |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14出:“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