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在后的成语故事
拼音 huáng què zài hòu
基本解释 (螳螂准备捕蝉)黄雀在后面准备啄螳螂。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黄雀在后的典故
春秋时期,吴王寿梦要攻打楚国,并禁止大臣提反对意见,有一个大臣的儿子听说后,带上弹弓到王宫花园去打鸟。吴王问他干什么,他说在看螳螂捕树上的蝉,而黄雀在后面等着吃螳螂。吴王觉得自己的处境同螳螂差不多,就只好取消计划。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荼毒生灵 |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德祐表诏》:“庶免大军前去,荼毒生灵。” | 
| 满腹珠玑 | 唐·杜牧《樊川文集》三:“一杯宽幕席,五字弄珠玑。”宋·吴处厚《表箱杂记》卷八:“只知外貌之粉泽,谁料满腹填珠玑。” | 
| 女织男耕 | 宋 罗泌《路史 后纪十二 夏后氏》:“男耕女织,不夺其时。” | 
| 进退跋疐 | 《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 
| 管窥之说 | 鲁迅《集外集·<穷人>小引》:“陀思妥夫斯基的人和他的作品,本是一时研究不尽的,统论全般,决非我的能力所及,所以这只好算作管窥之说。” | 
| 南山可移 | 《旧唐书·李元纮传》:“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终无摇动。” | 
| 调弦品竹 | 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只听的调弦品竹,甚的是论道经邦。” | 
| 天资雄厚 | |
| 老蚌生珠 | 《北齐书·陆印传》:“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 | 
| 田夫野老 | 《北齐书·王琳传》:“当时田夫野老,知与不知,莫不为之歔欷流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