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的成语故事
拼音 jǔ yī fǎn sān
基本解释 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的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的典故
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熊罴百万 | 宋 王迈《观猎行》:“汝不闻去岁淮甸间,熊罴百万临危堞。” |
杼柚之空 | 语出《诗 小雅 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郑玄笺:“言其政偏,失砥矢之道也。谭无他货,维丝麻尔,今尽杼柚不作也。” |
睹微知著 | 《三国志·吕布臧洪传》:“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睹微知著,窃度主人之心。,岂谓三子宜死,罚当刑中哉。?” |
慎终如初 | 晋·卢谨《赠刘琨》:“温温恭人,慎终如初。” |
指日成功 |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觑曹操易如反掌,克日而破,指日成功。”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与我谨守堤岸,不可渗泄,指日成功,共享其利。” |
先下手为强 | 《隋书 元胄传》:“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 |
暗室逢灯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回:“天幸遇著相公,如暗室逢灯,绝渡逢舟,从此读书作文,俱可望有门径矣!” |
餔糟歠醨 | 语出《楚辞 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文选》酾作“醨”。吕向云:“餔糟歠醨,微同其事也。餔,食也。歠,饮也。糟、醨,皆酒滓。”洪兴祖补注:“醨,薄酒也。” |
生死关头 | 明·高攀龙《讲义·仁远乎哉章》:“此一转念,是生死关头,千圣都从此做成。” |
头足倒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