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长补短的成语故事


拼音 qǔ cháng bǔ duǎn

基本解释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出处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取长补短的典故

战国时期,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还要他截长补短,发挥地区优势,以仁政来治理天下,滕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国。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爱理不理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9回:“黄二麻子爱理不理的,问他什么事。”
绸缪束薪 《诗经 唐风 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妆聋做哑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一个悄悄冥冥,一个絮絮答答。却早禁住隋何,迸住陆贾,叉手躬身,妆聋做哑。”
挨打受骂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我们这些奴才白陪着挨打受骂的。”
所当无敌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道在人为 《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净云:不打紧,道在人为,你见那里又一位王勃殿试来了。”
盛况空前 陆文夫《为读者想》:“只有把厅堂挤得满满,才算得上是盛况空前。”
漏瓮沃焦釜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且救赵之务,宜若奉瓮沃焦釜也。”
休休有容 《尚书 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只是她也是个女孩儿。俗语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