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有将的成语故事
拼音 jiàng mén yǒu jiàng
基本解释 旧指将帅门第也出将帅。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尝君列传》:“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将门有将的典故
战国时期,齐威王的小儿子田婴任齐国相国十多年,捞取不少家产,小儿子田文向田婴进言:“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田婴觉得儿子有眼光,让他主持家事,接待宾客。田文后继承父亲的爵位,成为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昭然在目 | 《魏书·杨播传》:“若率众一临,方寸各乱,人人思归,则郡围自解。不战而胜,昭然在目。” |
马迟枚疾 | 清·陈祖范《寄沈归愚》诗:“鹤怨猿惊怀故地,马迟枚疾斗新篇。” |
钟鼓之乐 | 汉·贾谊《论时政疏》:“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 |
古肥今瘠 | 唐·张远彦《书法要录》卷二:“无常谓之古肥,子敬谓之今瘠。古今既殊,肥瘦颇反。” |
纵横决荡 | 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
誓山盟海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四块玉·女相私>》:“顿忘了誓山盟海,顿忘了音书不寄来。” |
喜怒哀惧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凡例》:“艺之兵诗医算,情之喜怒哀惧。” |
顺时而动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 |
雪耻报仇 |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 |
峥嵘崔嵬 | 唐·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