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厥词的成语故事
拼音 dà fàng jué cí
基本解释 厥:其;他的。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含贬义;指人夸夸其谈大发议论;而且言不中肯。有时也指胡说八道。
出处 清 赵翼《殴北诗话 苏东坡诗》:“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大放厥词的典故
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字子厚。柳宗元自幼刻苦勤学,10 岁以后,他的诗文就受到人们的称赞。公元793年21岁的柳宗元,凭他的才华考取了进士。26岁担任集贤殿书院正字,替唐王朝编辑、整理图书,有机会阅读了许多书籍。他主张改革朝政,曾积极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的活动。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现在湖南省零陵县)司马,过了10年再贬为柳州(现在广西柳州市)刺史。公元819年,病死在柳州,年47岁。
柳宗元的散文丰富而多采。他的短篇寓言简练犀利,意味含蓄。他的山水游记形象生动,色彩鲜明。他的论说文缜密谨严,条理井然。他的诗风清朗疏淡,用功精细。他死后的第二年,即公元820年,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曾写了《祭柳子厚文》这篇文章,其中用了这样两句来赞扬柳宗元的文采才华:“玉佩琼琚,大放厥词。”意思是说文笔秀美,尽力铺陈词藻,美如晶莹净洁的玉石。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东壁余光 | |
高名上姓 | |
铿锵顿挫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了。” |
尧趋舜步 | 《宋史·乐志》:“皇帝降席,流云四开,尧趋舜步,下蹑天堦。” |
独行其道 | 《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扶危济急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墓记》:“君以一九三○年三月至沪……中遭艰巨,笃行靡改,扶危济急,公私两全。” |
变色之言 | 《汉书 匡衡传》:“朝有变色之言,则下有争斗之患。 |
奉令承教 | 战国 乐毅《报燕惠王书》:“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
奖拔公心 | 宋·王谠《唐语林·文学》:“李封州甘为文至精,奖拔公心,亦类数公。” |
知希之贵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17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