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夫所指的成语故事
拼音 qiān fū suǒ zhǐ
基本解释 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
出处 清 章炳麟《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千夫所指,其倾覆可立而期。”
千夫所指的典故
西汉末年,汉哀帝刘欣是个贪图酒色的荒淫无耻的皇帝,他贪图男色,看上侍御史董恭的儿子董贤,因为他漂亮,就让他做大司马,封高安侯,百官通过他才能奏事,董贤动不动就赏人1000两黄金。御史大夫王嘉上书指责他是千夫所指的罪人。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于思于思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于思于思,弃甲复来。” |
| 鸣鹤之应 | 《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 |
| 诲淫诲盗 | 《周易 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
| 胆小鬼 |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若被这种梭镖队吓翻了,那真是胆小鬼!” |
| 秋风落叶 | 宋·洪迈《夷坚志·齐先生》:“人言秋风落叶,此真是也。” |
| 不相上下 | 唐 陆龟蒙《蠹化》:“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 |
| 花花公子 | 清 翟灏《通俗编 卷一 俚语对句》:“好好先生,花花公子。” |
| 白首同归 | 晋·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
| 不可理喻 |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褐盖》:“要之,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
| 光辉灿烂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护驾龙虎官军二万五千,分为五对,每对五千,按青、黄、赤、白、黑五色,旗幡甲马,并依本色,光辉灿烂,极其雄壮。” |